谈核心素养下小学古诗词朗读教学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6期   作者:王艳杰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要求在小学语文学习的过程中,
        王艳杰
        (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实验小学  4751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要求在小学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让学生能够获得全面的发展。古诗词是语文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蕴含着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我们民族文化的印记,讲述着我国古代历史故事。在小学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朗读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教师要着重开展古诗词朗读教学,让学生能够既能够学好诗词文化又能够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古诗词;朗读教学

        前言: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境,好的古诗词需要学生进行大声的朗诵,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出诗人、词人所要表达出来的情感。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在开小学古诗词朗读教学,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当前的教育形式,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手段,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基于此,本文针对核心素养下小学古诗词朗读教学的意义、出现的问题以及教学策略进行探讨,以供更多的人学习和参考。
一、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意义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小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再加上语文本身具有非常强烈的人文因素以及情感性,所以课堂的氛围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一定的影响性。但是在以往很多教师并没有注重氛围的构造,导致教学效果有限。而落实核心素养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留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探索的空间,让课堂气氛真正活跃起来[1]。
(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是一门知识非常丰富的学科,学生除了语文教材之外,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上都能够学到语文知识。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只有学生能够学会;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才能够真正了解语文的内涵以及学习语文的价值,从而更好地提升语文素养。所以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朗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能够通过所学来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其能力的提升。
(三)培养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兴趣
        一个好的学习兴趣,往往能够引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让学生从内心出生出对于学科的积极学习情感。教师在教学中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朗诵教学现状
(一)学生朗读的时间欠缺
        学习古诗词,不只是要学习它的文化背景,掌握每一个句子的含义,并且剪纸背诵下来,朗读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阶段。要想让学生有较好的朗读此熬过,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足的朗读时间,促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2]。然而,在当前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并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其进行朗读,而是更侧重与让学生背诵古诗词,默写古诗词上,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对古诗词朗读理解存在误区
        学生学习古诗词一方面是语文语文学习的刚性需求,另一方面也能够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进而更好地学习和传承。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教学往往过于功利化,并不注重学生对于古诗词的朗读和鉴赏,只是一味的让学生进行背诵,导致教学课堂十分沉闷和枯燥。


三、核心素养下小学古诗词朗读教学的策略
(一)创设朗读情境,培养学生语言构建核心素养
        六年级的学生理解能力相对局限,对于很多古诗词并不能很好地进行理解,并且枯燥的教学方式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想从根本上提升小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喜爱,教师可以采取情景教学的方式为学生创设朗读情境,培养费学生语言构建核心素养。
        刘禹锡的《浪淘沙》是一首绝句,它是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于淘金生活的厌倦以及对于现实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湖,牛郎和织女生活的天河仿佛世外桃源,而淘金者在黄河边整天伴随着风浪泥沙。这样的对比太强烈。直上银河,同访牛女,寄托了淘金者们内心中对于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发,有一种朴素无华的美[3]。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们播放古乐伴奏,让学生们进行朗读,并且用自己的话来简述淘金者的美好憧憬,以此来感受语言构建的过程。
(二)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文化理解能力
        古人生活在很久远的时代,但是其所著的古诗词确真实地反应了他们当时的生活状态。其中蕴含了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为此,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朗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强化教学联系生活实际,从而培养学生文化理解能力核心素养。
        在学习《马诗》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去网上收集关于马文化的资料,带入到课堂中来,并且和大家一起进行探讨,以此来促进学生对于本课知识的理解。
(三)培养学生思维发散能力
        想要学好语文,对于学生的思维有一定的要求。为此在小学古诗词朗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多思考多探究,使其成为学生学习的常态,进而促进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教学内容的设计,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核心素养。
        例如,在学习《石灰吟》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大声地朗诵这首古诗,并且对学生进行提问,如,在中国白色有着什么样的象征呢?“吟”是什么含义呢?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探讨,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告诉运转。
(四)组织朗读活动,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
        审美鉴赏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审美核心素养,有利于学生对于所学的语文知识进行赏析,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在语文古诗词朗读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通过丰富的朗读内容,让学生更好地感知古诗词美的韵味,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核心素养。
        例如,教师在学生学过的古诗词中,选择一些比较优美的古诗词,让学生们组成朗读小组进行朗读,同时小组内部也对于古诗词的整体感情进行把握,最后由老师和学生作为评委,选出最由感情的一组,给予一定的奖励。在这样的活动中,既能够增加学生对于古诗词的记忆,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审美鉴赏能力。
结论:总而言之,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更好地学习古诗词,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朗读,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林海玲.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探索[J].华夏教师,2019(34):24-25.
[2]罗永康.核心素养下小学古诗词朗读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8):176.
[3]谭甲文,娄春.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9,41(03):125-1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