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课堂高效教学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6期   作者:王娟
[导读] 众所周知传统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积累,
        王娟
        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   637600
  摘要:众所周知传统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积累,教师讲得多,学生记得多,于是出现“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由于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一堂课下来,学生记住了的、理解了的东西甚少,教学效果较差。面对“一言堂”“满堂灌”造成的困局,本校积极开展了“高效课堂”教学改革活动。经过两年来的大力实践,本校各年级各科成绩有较大的提高,学习风气更浓,高效课堂教学取得初步成功。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和反思,谈谈如何实现初中生物教学的“高效课堂”。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高效、策略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是农、林、牧、副、渔、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及其他有关应用科学的基础。”面对这么一门具有基础性、重要性、广泛性和特殊性的学科,积极构建高效课堂尤为重要。因此,作为初中生物教师,应想方设法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自觉参与学习活动,主动发挥主体作用,进而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效率,构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
        一、改革教学理念,树立“以人为本”教学体系
        随着科学发展的理念不断深入,同时也在教育教学中适用。在新的教学体系中,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使二者相互结合、相互帮助,才能使课堂教学的角色本质性的变化,使学生主动的去探索生物学科的奥妙、成为课堂上的主人、活跃课堂氛围,共同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最终在教学的过程中,使教与学相互结合、相互增长,全面推动学生素质教学的新理念。
        二、设置有趣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心智还不够成熟,有时候会显得课堂自制力不强。对于他们觉得单调乏味一点的内容,就很难集中精神和注意力,容易走神。所以,教师在讲课时,应该多多利用现有的教学多媒体设备,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创造他们感兴趣的情景。初中的教学内容很多都是来源于生活,故教师在设置情境的时候,要多多联系生活,学生也会更有热情。同时也让他们知道学好生物对他们日常生活也是有帮助的。
        举个例子,我在讲授伴X隐形基因遗传病时,我就给同学们设置了如下的情境:一对中年的夫妇是健康的,但是妻子的妹妹是一个色盲,于是他们就去医院咨询医生,假设你们就是医生那么你会给他们生孩子以什么建议?生男孩还是女孩患色盲的概率相对较低,为什么?这就是一个典型的联系生活的例子,既能涵盖教学内容,也能极大的吸引学生的乐趣,他们就会主动的去思考答案。


        三、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现代信息技术集图像、文字、声音、数据于一体,其容量大,表现丰富,形象直观,便于教师创造一个丰富多彩的课堂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消除学习的疲劳感和紧张感,
        有效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可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时,若单靠传统的板书形式展现给学生,学生得到的只是抽象的、一知半解的生物知识,被动接受理论知识的灌输,没有真正体验整个学习过程,学习效率大打折扣;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则能把变态发育的整个过程一一呈现在学生面前,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形象,化呆板为活泼,使学生从始自终兴趣盎然,轻轻松松地理解并掌握变态发育的知识,学习效果显著。
        四、分层教学,注重学生的差异性
        一个班级内有几十名学生,这些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学习能力以及基础水平情况各有差异,因此他们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其理解和吸收能力也各不相同。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必须要有所认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依靠分层教学的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注重后进生的学习情况,提高优异生的学习能力,给学生充分的尊重,将课堂还给他们,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进步和提升,进而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
        例如,我在实际教学时将学生分为A、B、C、D四个层次,分别为各个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及课后练习作业,对于C、D层次的学生,在课下开展不同程度的辅导和帮助,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从学习上和生活上给予帮助,要求他们牢固掌握初中生物的基础知识,从而达到基本的学习目标;对于A、B层次的学生应当让他们广泛阅读,针对生物实验和理论等知识不断扩展,从而让他们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总之,分层教学方法需要我们在教学中融入更多的耐心,这样才能够让这种教学模式真正发挥其作用。
        五、实施有效训练。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
        我们都知道,没有练习训练的课堂教学是苍白的,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因为通过训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与理解,还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练习训练,容易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学生对学科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而要实施有效训练,绝不是教师随便找本练习册,布置大量的题目让学生去搞题海练习,而是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选择或者自编与教学内容结合紧密的作业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有效训练。
  总之,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初中生物教师,一定要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在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有计划、有目的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才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宝玉.中学生物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探析[J].才智,2015(9).
        [2]尹新海.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生物技术世界,2015(4).
        [3]毕思怡.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构建生物高效课堂[J].学周刊,2015(3).
        [4] 魏波. 新课改环境下初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 2017(47).
        [5] 曹燕英. 新课改下初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J]. 青年时代, 2017(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