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6期   作者:李仲晖
[导读]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对社会的发展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李仲晖
        (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第二小学  52600)
        摘要: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对社会的发展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在现阶段,信息素养的培养也成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使得信息技术学科的地位不断提升,如何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深思熟虑的重要课题。所以,在当前,小学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开展的过程中,也应该多措并举带动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使得学科的价值得到展现,为学生后续的发展起到铺垫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

        前言:在小学阶段的课程体系当中,信息技术学科课程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当前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已经成为培养学生计算机能力和信息素养的主要路径,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非常大的作用。因此,在当前,教师也应该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尽量让教学的开展变得更加有效和高质,使得理想的课程效果得到实现。
一、实行任务驱动,提高教学有效性
        在信息技术教学开展的过程中,要想促使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教师首先就应该对课程资源加强分析,应该结合学生当前的兴趣和认知特点对适合的学习方法进行选择。这样就可以使得学生产生兴趣和探究欲望。在此过程中,教师首先就可以结合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对梯度任务进行设置,使得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更加充分和适当,使得教学在实际开展中变得更加有效。例如,在讲解《留住网上精彩》一课的过程中,教师就应该秉持着从高到低的原则为学生任务:1.对网页突破和文字的保存方法进行掌握;2.对歌曲进行搜索和保存的方法进行掌握,以及对网页保存的操作方法进行获取;3.可以借助因特网对所需要的资源进行搜索、浏览和保存。对于这样的任务,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程度进行完成。保障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课程学习中最大化的获取知识和技能。避免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出现“吃不饱”、“不够吃”等情况,使得教学在开展的过程中更加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得教学的适当性得到不断的增强。
二、鼓励小组学习,提高教学有效性
        合作学习是新课改倡导的一种教育模式,可以使得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加有质量和效率[1]。

所以,教师在课程教学的开展中就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对学习小组进行分配,对学生信息技术的学习产生较大的推动作用,使得学生加深对于计算机知识的有效掌握,带动教学有效性得到持续和有效的提升。例如,在讲解《制作个性化日历》一课的过程中,当学生讲解完基础性的操作后,就可以对后续的实践任务进行设置。由于在讲解完毕后可能有部分学生仍旧在掌握和操作的过程中存在不足和问题,所以教师在后续教学的开展中就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及实践的方式实现互助学习。可以让学生一起制作,也可以在探讨后分工合作。最终进行呈现。借助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得学生的学习目标得到明确,并使得学生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实现资源互补,促使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不断的提高,达到理想的课程实施效果。
三、加强游戏辅助,提高教学有效性
        小学生对于游戏的喜爱往往是与生俱来的[2]。所以,在课程实践的开展中,教师也可以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加以游戏化的辅助。使得知识内容或实践任务在设置的过程中更加具备趣味性和娱乐性。使得学生可以边玩边学,使得寓教于乐在课程中得到实现。例如,在讲解《收发电子邮箱》一课的过程中,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就可以为学生设置游戏情节——“我是小小邮差”。在游戏开展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在构建信箱之外,选择自己想要发送的东西发送给想发送的人,或者帮助他人邮邮件。借助这样的方式使得学生在游戏中更好地锻炼自己的实际操作技能。使得学生的学习感受和体验得到不断的加深,促使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不断的提升。
四、完善评价体系,提高教学有效性
        课程评价是教育教学当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3]。所以要想促使有效教学的构建,教师在课程教学的开展中也应该追求评价体系的完善。使得学生在课程中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得到加强,使得教学在实际的开展中更加有趣和有效。例如,在讲解完《制作校园小报》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展示作品。在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教师除了一些操作的评价之外,也应该关注作品呈现的个性化和特色化。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也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自主或合作过程,关注学生在任务完成中的态度和表现。推动学生的综合发展,使得有效教学得到实现,达到理想的教育成效。
结论:总之,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小学教师在开展信息技术教学中深化对学科的重视,不断的推动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使得课程教学的开展更加符合小学生的兴趣,使得其在学习中更加积极和主动。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实行任务驱动、鼓励小组学习、加强游戏辅助、完善评价体系等,促使教学的开展变得更加有效,促使教育目标的达成。

参考文献:
[1]陈殷. 小学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探索[J]. 黑河教育,2020,(11):69-70.
[2]刘少杰. 微视频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J]. 河南教育(基教版),2020,(11):61.
[3]张明. 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体育高效课堂的构建探讨[J]. 田径,2020,(11):79-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