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导向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6期   作者:戴少辉
[导读] 现代化互联网信息技术正在不断的高速发展过程中,

        戴少辉
        福建省南安市成功中学        362312
        摘要:现代化互联网信息技术正在不断的高速发展过程中,信息技术已经不断渗透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工作、学习过程中,给现代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于此,有关教育部门也对高中课堂教学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培养学生们的信息技术能力以及信息技术素养。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主要是以明确的教学目标为基本导向,提高高中生对于信息技术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本文就来研究一下目标导向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目标导向;高中课堂;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在新课标教学背景下,明确要求高中学生们要能够掌握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高中学生们能够借助信息技术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所以,高中老师必须要以目标导向为教学原则,科学、合理的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进一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但是在高中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良好发展,只有将这些问题解决掉,才能一步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师生缺少互动沟通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之间没有一个充足的时间进行交流对话,在老师和学生之间不能形成一种比较良好的沟通机制。部分高中老师表面看起来是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但是实际过程中,也仅仅是简单组织学生动手实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缺少有效的互动,教学氛围也比较枯燥、无趣。还有一部分信息技术老师是将电脑教学模式照搬到教室内部,在进行相关信息技术的软件教学过程中,大部分也都是口头教学,虽然有的时候也会进行上机操作,但是还是缺少和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技能,从而导致软件操作全部学习完成之后,学生们对其认知也只是停留软件的浅层次上,并不能深度了解具体操作,最终也不能独立完成一个作品的操作实施[1]。
        2.教学方式比较单一
        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大部分高中信息技术老师不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方式也比较单一,对于整个教学内容的实践性以及针对性的研究也不够充分,从而导致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比较单一,学生们对此也提不起任何积极性去学习。多数的高中信息技术老师比较偏向于“任务驱动法”的教学,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教材内容都适用“任务驱动法”,但是大多数教师却依然趋之若鹜,不管什么知识,什么教材内容,通通都利用“任务驱动法”,从而导致教学过程比较单一,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们仅仅是掌握了知识技能,但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却还是一筹莫展,不知道运用所学到的哪种知识去解决[2]。


        二、目标导向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1.明确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高中学生们所希望达到的一个理想结果,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以目标导向为基础,进一步提高学生们的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所以,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以目标导向为核心,根据当前的高中信息技术教材内容,以及学生们的实际学习情况,全方面、多角度的考虑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立。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目标旨在让高中学生们进一步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从而才会进一步培养高中学生们的信息技术的实践能力,老师要不断鼓励学生们要积极动手进行上机操作,通过上机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的解决,以此进一步提高学生们的综合处理信息的技能[3]。
        2.根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策略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以目标导向为主要依据,根据高中信息技术的不同教材内容,来进一步达到所规定的教学目标,再根据教学目标,从而优化教学策略。
        首先,讲授法教学策略。高中信息技术老师对于信息技术一些理论性的基础知识,可以借助讲授法进行课堂教学,只有这样,才能让高中学生们全面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深入了解信息技术的一些具体内容,从而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详尽的信息技术知识体系,更好的实现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其次,任务驱动法教学策略。高中信息技术老师对于一些上机操作的计算机软件类的知识,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策略。高中信息技术老师在上课之前做好一些任务问题,让学生们在任务、问题的驱使下,通过小组分组讨论、或者翻阅课本教材内容,来解决老师提出的任务、问题。运用任务驱动教学策略,能够开发高中学生们的思维模式,带动学生们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新知识,培养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再者,情境性教学策略。高中信息技术老师在进行教学一些价值观意识形态的教学内容,可以借助情境性教学策略。老师通过设计和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积极的鼓励学生们参与其中,在具体的教学活动过程中通过实践性操作来锻炼学生们的上机操作能力,进一步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质量。
        结束语
        总而来讲,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在学生们的教学发展过程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将目标导向应用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是顺应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发展的一种潮流趋势。作为一名高中信息技术的老师,借助目标导向来设立教学观念,建立系统、完善的教学体系,通过利用多样性的教学方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展良好的教学活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要求学生们掌握全面的信息技术知识,所以课程内容设置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参考文献
        [1] 傅胜宇. 目标导向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 幸福生活指南, 2019, 000(030):P.1-1.
        [2] 向志刚. 目标导向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 012(004):86.
        [3] 汪全报, 卜春梅.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产教融合——基于目标导向的特色化策略[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9, 316(03):28-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