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中学古典诗词教学实践探析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6期   作者:陈 铭
[导读] 古典诗词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一种文字表达形式,
        陈 铭
        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颜锡祺中学  广东 潮州 515645
        摘要:古典诗词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一种文字表达形式,经过数千年的积累,我们国家的古典文学史上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古典诗词作品,在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中,古典诗词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教学理念的逐步深化,如何通过中学古典诗词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是许多语文教师都在研究的问题。本文将探讨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中学古典诗词教学实践方法。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学古典诗词;教学实践
        古典诗词是我国古代先哲文人思想结晶的具体体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学知识和深厚的情怀感悟,不仅彰显着我们国家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也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体现了我们国家传承千年的价值体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深入开展古典诗歌教学,不仅可以实现教学中的三维教学目标,而且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融入到中学古典诗歌教学中,采取多种手段提升教学效果。
        一、中学语文古典诗词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师对于核心素养的认识程度不够
        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古典诗词教学已经作为一种老的教学项目存在了许多年。很多教师在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时没有意识到古典诗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也没有意识到核心素养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教学实施只是按部就班的对诗词的意义进行逐句的讲解,对诗词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生平进行简要的介绍,认为这样做就基本上完成了教学任务,以致教学内容过于浅薄。即使满足了应试教育的要求,也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没有多大的帮助。
        (二)教学重难点模糊不清
        古典诗词教学因为教学重难点模糊不清,也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够用清晰的思路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我们传统的古诗词中包含了大量的典故和古代的语言习惯,所以,教师在进行古典诗词教学的时候,要是往往将古诗词的翻译和重点词语的讲解作为古典诗词的教学重点,就忽略了通过古典诗词教学来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能力,忽视了提升学生的情感与价值观,导致古典诗词教学过程中因为重难点模糊不清而影响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效果。
        (三)教学方式过于刻板
        中学,特别是在高中学段,学习科目比较多,教学内容也比较繁重。很多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依然采用传统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灌输,学生在下面被动的接受。刻板的教学方式其实影响了教学的效果,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对于古典诗歌的学习兴趣,就更谈不上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了。
        二、通过中学古典诗歌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
        (一)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首先,从认识层面上来讲。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核心素养培养对于学生个体发展以及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性。结合新课改要求和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古典诗词本身的特点和人文价值、历史价值,科学的手段将古典诗词教学和核心素养培养相结合,灵活地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其次,从专业技能的角度来讲。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做好古典诗词以及相关内容的积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便能够用更加丰富的古典诗词储备来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古典诗词教学。再者,教师还要善于利用线上学习、教研活动等多种途径向优秀的教师取经、获取优秀的教学案例,积累更加丰富的教学经验并运用到古典诗词教学中去。


        (二)感悟作者情怀,培养学生价值观
        在文化基础层面上,核心素养对于学生提出的要求是,经过学习学生必须具备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两方面的素养。我们的每一首古典诗词在进行创作的时候都融入了作者的个人情怀和文化素养,作者借诗言志,通过词中的寥寥数语,抒发了家国情怀和自己的理想抱负,甚至还包含了对所处时代现状的批判与质疑。因此,教师也可以通过古典诗词教学来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
        比如在学习高一语文上册曹操的名篇《短歌行》的时候,教师要详细地向学生讲解曹操在创作这首诗歌的时身处的是什么样的时代背景,并向学生介绍曹操的生平,在这些内容的基础上对诗歌中所体现的曹操想要抒发的个人情感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善于运用启发,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对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人文情怀进行探索和思考。这样,在潜移默化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
        (三)通过结构分析,感悟诗歌韵律之美
        古典诗词作品具有简单凝练,意蕴悠远的特点。我国的古代文人在历经千年的诗歌创作过程中形成了一套中华民族所独有的诗词结构体系。古典诗词就是按照这种结构体系创作而成的诗词,不仅对仗工整,简单凝练,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极富韵律之美。所以教师在古典诗歌教学中也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结构分析来体味古典诗词所体现出来的审美价值。
        比如在学习杜甫的《登高》,教师首先在备课的时候要对这首歌所展现出来的韵律之美应有深刻的了解和全面的掌握。《登高》是我国古诗中七言律诗的经典之作,也可以作为学生学习诗歌平仄韵律的样板。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时候,可以对这首诗歌的韵律进行重点分析,引导学生对我们国家古典诗词中的经典——七言律诗的写作方法进行学习。教师要善于结合实践练习,在授课结束之后选取同体裁的诗歌,让学生自行进行格律分析,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来感悟诗歌的韵律之美。这个教学过程同样也有利于培养核心素养中科学精神和学会学习方面的素养。
        (四)通过意境分析,培养学生联想能力
        虽然我们的科技很发达,但是依然不能让我们回到过去亲眼见证古人眼中的人文风物,但是我们却可以通过对中国古典诗词的学习,通过感悟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意境,重回作者所处的时代。因此,在古典诗歌教学中,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让学生通过联想对古典诗词所体现出来的意境之美进行分析,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
(五)通过内容分析,拓宽学生知识面
        我们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非常深厚广博的知识。对于我们国家灿烂的文化而言,学习古典诗词虽然只是管中窥豹,却已经很能让学生获益良多。教师在进行古典诗词教学的时候也要善于发掘诗词内容,通过古典诗词教学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锦瑟》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中的一首诗。李商隐在创作这首诗歌的时候引用了非常多的文学典故,也赋予了这首诗歌独特的文学魅力,这也考验教师和学生的语文知识功底。教师也可以以这首诗歌的学习为契机,引导学生深入的挖掘诗歌内容和作者所引用的典故以及典故本身的意义,以点带面、以面连片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三、结束语
        中学是学生综合素养形成的关键阶段,我们国家的古典诗词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而且体现了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的严谨态度与科学的手法,彰显作者情怀理念的同时又带给欣赏者以良好的审美体验。因此,中学语文教师要善于以古典诗词教学为契机,抓住不同诗词作品的特点,采用科学的教学手法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姚晨.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古典诗词教学实践探析[J].考试周刊,2019(01):43-44.
        [2]蒋思乾.浅谈中学古典诗词教学的现状及其对策[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7(09):108.
        [3]郁峰.中学古典诗词教学与学生人格培养[J].新教育,2015(14):93-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