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雪莲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乐群乡中学150121
【摘要】近年来,由于我国的不断发展,许多城市发展很好,但是许多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不佳,更多的年轻人进入了大都市,农村地区的许多孩子只能与祖父母和老人一起生活。这个未成年人的特殊群体被称为“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陪伴和家庭教育而导致许多孩子的成就相对不满意,甚至某些孩子的道德素质没有得到很好的指导,导致不良的道德素养和品格。本文主要解决留守儿童和班级管理问题,希望为留守儿童建立一个温暖的班级群体,以便留守儿童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 隔代教育 班级管理
引言:
现代城市经济促进了农村人口的就业,农村劳动力开始大量转移到城市,农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然而,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已成为国民教育发展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流逝,农村留守儿童的隔代教育问题变得更加突出,留守儿童的教育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当前,有必要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隔代教育问题,促进新时期农村教育的发展。
一、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的定义
在本文中,对农村留守儿童的隔代教育明确暗示了一个事实,即父母都进城工作并把孩子留在农村老家,这样孩子就不能与父母同住并获得父母的有效监护,而是把孩子的监护权交给了家里老年人,这种教育和管理现象称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隔代教育。
二、隔代教育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不良影响
在隔代教育过程中,祖父母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保护和照顾孩子。由于他们的血缘关系,他们认为帮助照顾孩子是他们的责任和义务,与此同时,他们能够与孙子生活在一起,会享受很多乐趣。但是,随着老年人看护者年龄的不断增高,身体缺乏体力和精力,不仅妨碍了儿童的监护,而且无法照顾孩子,更多的还需要孩子来照顾。同时,老年人的旧思想和受教育程度的限制不能与新时代孩子的思想很好地交流。而且,很多老人由于隔辈亲的关系,过多地宠坏了孩子,并容忍了许多不良习惯的出现和延续,从而会对孩子的将来出现更严重的自我和社会问题。
三、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
1、监护质量不高。首先是生活质量不高,因为受过几代人教育的祖父母习惯于过着艰难而节俭的生活,因此只能保证其孩子的饮食。其次,由于祖父母年纪大,常常不能做很多体力劳动和家务活,孩子还需要照顾他们。最后,孩子的祖父母往往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没有足够的能力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辅导,因此不能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质量。
2、孩子学习状况差
根据许多研究和发展,留守儿童的隔代教育模式继续削弱学习主动性和热情,常常未能完成家庭作业,导致学习成绩持续下降。同时,还有一些孩子在父母上班后表现明显下降。这个阶段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老师和父母的指导,但是由于父母的缺乏和其他原因,大多数孩子对学校感到厌倦。在校学习的留守孩子中,有很多的学生处于这种情况。
3、孩子心理健康问题
家庭环境是教育的重中之重,对中学生有巨大的影响。由于知识和能力的不足,隔代教育只是谋生教育的一种方法。永远不会关注孩子长大后所产生的心理变化。因此,当孩子遇到心理问题时,他们的祖父母无法提供及时的心理疏导,这会阻碍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父母对孩子成长生活缺少责任感,导致父母与孩子之间缺乏互动,孩子无法产生信任。
4、缺乏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
在隔代教育的过程中,监护人也接受了中国传统的美德教育,但是由于时代的飞速发展,隔代监护人的思想无法与时代完全融合,难以为儿童提供正确的思想道德教育。这给孩子的行为带来了许多道德问题。另外,外出的父母不能长时间陪伴孩子,因此他们总是感到内疚,就对孩子给予物质上的满足,他们不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当这种关系减弱时,父母干预教育将不会取得实际的结果。
5、自制力比较差
很多孩子与祖父母一起长大,因此他们被宠坏了,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没有父母陪伴,也没有人去正确地指导他们,孩子在面对不良诱惑时会感到难过。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容易犯错误。它可以小到考试作弊,大到刑事问题。因此,班级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注意对儿童的正确指导,以免发生重大错误。
6、儿童团结意识薄弱
自从童年以来,大多数惯用左手的孩子都很有责任感,例如照顾自己,做家务和照顾年幼的兄弟姐妹,有些孩子还必须照顾祖父母。由于他们没有时间关注外交,因此在参加课堂活动的过程中,这些孩子会发现他们不愿参加小组活动并且对小组的意识较弱。这种现象对学生的未来成长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会让孩子变得孤立,这是因为父母长时间在外面工作。甚至性格内向的父母也很难与他们沟通,全班也没有积极参加某些小组活动。后来,就会对游戏着迷,或在网吧住,有时在麻将馆里,对学习不太感兴趣,情况非常令人担忧。
四、留守儿童的班级管理策略
1、中学阶段是人类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学校是中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在学校教育中,老师应充分注意学生的成长,而不是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首先,学校可以组织教师成成留守儿童教育小组,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成长问题,发现儿童的心理变化,并及时与孩子的父母沟通。老师和父母共同重视教育孩子们的心理和道德教育。其次,班主任老师注意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以便家长可以通过详细了解孩子的课堂状况,特别是孩子的家庭状况,是否来准时回家等问题,这需要通过电话或其他聊天工具及时与父母沟通。第三,学校必须与隔代监护人建立联系。如果发现孩子有问题,又无法与父母联系。那么隔代照顾者需要更多地联系。最好面对面地沟通,以便隔代监护人可以保护自己的孩子。最后,学校必须根据新的课程改革坚持素质教育,在课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使所有的孩子都能享受美好的校园生活。
2.学校需要改变教育形式,以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学校是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孩子接受教育的重要渠道。因此,学校应该转换扮演农村留守儿童的领导角色,把仅专注于获得知识的应试教育的唯一衡量标准转变为提高儿童的整体素质教育和增加课堂学习乐趣,引导留守儿童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3、开设联系学生家长的渠道
学校可以考虑教师与家长之间缺乏联系,可以与地方政府联系以寻求支持,并可以在学校内设置公用电话或邮箱以使学生更容易与家长联系,这将帮助学生成长。并减轻父母对子女生活的负担。缺勤次数越多,孩子与父母沟通的能力就越强,以解决他们内心的不良情绪,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4、增加师生交流的机会
对于留守儿童而言,班主任是最大的精神支柱,因此班主任老师,应该对学生的成就感兴趣,以便与学生更多地交流,了解孩子的状况并促进学生的成长。及时与他们沟通,改变他们的学习态度,与他交谈后,孩子的性格就会发生很大变化,性格会更加开朗,成绩会有明显提高。因此班主任应注意师生之间的交流。
5、指导学生建立三种正确的观点
对于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适当指导,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树立正确的榜样。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为了帮助学生提出正确的三种观点,教师们参加了诸如雷锋之类的公益活动,并适时开展各种活动来帮助学生发展有用的人格,例如帮助村里的老人做家务和组织事情等。
总结:
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地区的留守儿童问题已得到基本解决,但在许多农村地区,班级教师仍然需要更多地关注留守儿童和学生。作为班主任,必须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时刻关注学生的情况,并及时提供帮助,以促进后代的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玉秋.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班级管理[J].现代交际,2015(02):174.
[2]黄一清.农村留守儿童的班级管理策略研究[J].中国西部,2017(03):296.
[3]陈智,朱成科.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隔代监护的教育困境及解决路径.[J].江苏教育研究,2013.4: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