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6期   作者:陈辉
[导读] 九年级是初中阶段知识连贯性和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核阶段,
        陈辉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昆明实验学校{天娇校区}  650500
        摘要:九年级是初中阶段知识连贯性和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核阶段,中考是学生进入高中阶段的前提。面临着中考,九年级学生的复习策略和复习效果成为重点,道德与法制学科的内容繁杂,知识点多,复习量较大,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针对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的中考复习策略展开深入研究,以提高本学科的中考成绩。
        关键词:九年级学生;道德与法治教师;中考;复习
        引言:“思则有备,有备无患。”这句话教育我们不管做任何事情,都要多思考,多方面联想,提前做好准备,才能取得想要得到的结果。随着九年级的到来,面临中考,九年级学生的压力逐渐加大,学习内容增加,道德与法治的复习也开展起来,教师怎样提高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学习效率,让学生扎实的掌握知识点成为重点。
一、学生在九年级中考复习阶段存在的问题
        升入九年级之后,面临即将到来的中考,各科课程学习速度加快,九年级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等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一)稳定应对型
        在九年级进入复习阶段后,部分成绩理想的孩子在刚刚进入这一阶段后也会出现慌乱的情绪,因为知识量的加大和总复习的压力,让这部分孩子有点措手不及,但当他们发现自身面临的问题之后,这部分孩子是有能力自己处理问题的,他们往往有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就算处理不好,他们也会及时跟老师和家长沟通,解决掉当前问题。
(二)急于求成型
        一部分学生升学意愿强烈,急于提高成绩,但之前的学习方式已经不足以应对复习阶段的学习,一味求多求快,却无法提高成绩,甚至出现迷茫和焦虑的情绪,从而导致思想不稳定,会迷茫不前,逃避学习。
二、中考前道德与法治的复习策略
        在长时间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大部分的初中教师教学都是用固定的模式来传授知识。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是属于文科课程,要硬性记忆的知识点较多,涉及诸多理论知识,知识点复杂且题型多变。在九年级面临中考的这个特殊阶段,教师要通过科学的复习策略帮助学生系统全面的掌握知识,并灵活运用[1]。
(一)教师课前准备
        根据课改之后中考考查的重点难点知识和主要内容,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在课前针对教材内容和《考试纲要》进行细致全面的知识整理,对各个知识点进行不同程度的分析,给学生整理出一条清晰的复习思路。有了清晰的复习思路,能够安抚学生在面临复习时烦躁不安的心态。


(二)课上注重复习方法和知识梳理
        在政治与法治的课堂上,很多时候学习的内容是极其枯燥的,学生对这门课程提不起兴致,特别是到了九年级这个特殊阶段,学生很多时候无法沉下心来学习,不能扎实记忆,易忘。道德与法治老师可以在自己的教育方法上改变这一状况,先要带领学生横向梳理,根据不同年级、单元和标题的顺序,进行梳理。在带领学生进行知识梳理时,除了以提问的方式集中学生注意力,还可以应用举实例的方法讲解知识点,应用具体事例,加强学生对重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记忆是基础,理解是根本[2]。
        比如,八年级的政治知识点“责任和负责的含义”,社会身份不同,社会责任也不同。学生的责任是认真学习,教师的责任是教书育人,医生的责任是救死扶伤。以2020年新冠疫情为例,全国那么多的医护人员,不怕苦不怕累,面对死亡的威胁,赶赴疫区,救下一条条鲜活的生命,这是对工作负责的一种态度,这就是履行社会责任的一种伟大表现[3]。
(三)训练题型,加强知识点灵活运用
        通过对近两年中考试卷的观察,不难发现道德与法治考试题型的多变性和灵活性。道德与法治的中考题已经不再局限在课本内定义的语句当中,社会热点、时事和政策,都会出现在中考题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拓展学生的认知,不应仅局限于课本中的事例,应结合当今社会问题,社会时事,国家政策,不断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审题能力,同样的知识点,不同的题型和话述,要提高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举一反三活学活用。
(四)考后总结,针对性学习
        在九年级进行模拟考后,道德与法治教师应综合学生试卷,查缺补漏,根据错题,整理学生对哪些知识理解不透。但不应直接从错题开始讲解,应该让学生自己重新审题,尝试改正,如果修改不正确。教师再集中讲解薄弱点和易错点,反复练习,给学生加深记忆,把握重点,带领学生从深层次上理解和巩固知识。练习相似题型,使学生达到融会贯通。
(五)心理疏导
        每一次的考试结束,教师讲解完错漏知识点之后,应适当为九年级学生讲一下面对考试的正确心态。此时的学生,脑海里都是中考带来的压力,压力是动力,但过度的压力也会对学生考试时的心态产生影响。考前适度焦虑会提高学习效率和考试成绩,但过度焦虑就会适得其反。教师要做的就是考前给学生树立信心,可以通过心理暗示来加强九年级学生的信心,例如,“老师相信你们会取得成功,你们是最棒的!”以这样的言语激发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兴趣,舒缓学生的心理压力,促使学生下次考试时能沉下心来,稳定发挥。
结论:
        道德与法治课程对初中生今后的影响是巨大的,在中考面前,任课教师用心准备每一节课的内容,用科学的方法带领学生进行复习,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建立知识架构,在教学策略上开拓创新,抓住重点难点和学生的心理,采取有效措施让学生牢牢掌握知识,才能提高中考成绩。
参考文献:
[1]郭丽敏 .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策略[J].发展导报,2019(17).
[2]宰华平.初中道德与法治复习课增效策略[J].当代教育评论,2019(9):168-171.
[3]唐升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教学研究,2020(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