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唯物史观来看农民群体在法国大革命中的作用 ——以法国旺代叛乱为例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6期   作者:陈超萍
[导读] 史学素养的核心的唯物主义,用这种观点才能正确的解读历史事件
        陈超萍
        (萍乡中学,江西萍乡,337000)

        摘要:史学素养的核心的唯物主义,用这种观点才能正确的解读历史事件。旺代叛乱是法国大革命中的一次重要事件,这一“叛乱”又与农民群集有着紧密联系,由农民与市民构成的第三等级是推动大革命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大革命、农民与“叛乱”三者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研究这三者的关系对于理解大革命的进程更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唯物史观;法国大革命;农民
一、叛乱的源起
        法国是当时欧洲典型的封建国家。当英美两国进行资本主义革命时,法国却仍旧处于专制的压迫中,尤其是社会底层群众和农民。当时法国的农村深受军役税的压迫,两个世纪以来,几乎全靠农民的血汗,军役税增加了十倍。这个军役税的摊派非常混乱,而且这个税收是不稳定的,随时都会变动,这种不确定的军役税对农民来说则是超出他们缴纳能力之外的,军役税让这片地方农民难以忍受,不过最令旺代农民难以忍受的还是共和国政府的征兵令。在旧制度下,军队是为保卫国王的荣誉和财产而存在的,而非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参军是一种特权,而非公民的义务。但大革命以来,人民被要求以民族利益为重,为捍卫国家独立而奋斗。闭塞的旺代农民,根本无法理解巴黎政治家们高喊的爱国主义口号,不愿履行共和国政府强加给他们的种种义务,更反对远离家门参军打仗。
二、叛乱的过程
        起义军一开始的是成功。旺代叛军在战斗时高呼“国王万岁”,对共和国深恶痛绝,宁可身死也不呼喊“共和国万岁”。旺代战争主要打击的是共和官员,旺代起义军看起来就像是保王党人,其实,可以说旺代战争是保王主义反革命的一部分,但一般不说旺代战争就是保王党运动的一部分。
        战争开始于一系列对城镇小规模攻击,这里是政府的所在地。在1793年春天开始,到12月23日旺代军被彻底击溃为止,历时9个月,辗转了旺代、曼恩—卢瓦尔、普瓦图、布列塔尼、诺曼底等广大地区。这场战争惨烈而又悲壮,愚蠢却又辉煌,最开始的两个月中,旺代地方的共和派都被消灭了,旺代整个乡村地区都掌握在这些旺代起义者手中。他们没有秩序,也没有纪律,也没有经过任何形式的训练,他们厌恶有军官骑在马上对他们发号施令。他们自己没有武器,但他们缴获了400门大炮。到四月底,其人数估计达到了10万人,战斗人员与人口之比,只有美国内战时期才达到过。从没有武器到后期装备精良,这种巨大的变化很大一部分取决于起义军领袖的个人军事才能,这种变化不仅在体现在武器装备上,在战术上同样也是,一开始只能进行偷袭和夜间发动战争,一碰到敌人就四散逃走,后来转变为能够打败法兰西共和国最出色的将军指挥的军队。


        7月底,一场灾难性疫情袭击了法国军队,普鲁士军队占领了芒茨,瓦朗西安纳斯很快也落入了奥地利军队手中。他们的精锐部队尽管不能应付外国军队,却能对付国内的敌人。旺代起义到了最关键时刻。在托尔富战役中,保王党人取得了惊人的战果。虽然这次战役胜利了,但是后期因为起义军内部严重的内讧,缺乏协调,他们本应该在卢瓦尔河两岸的高地上建立坚固的堡垒,但他们不懂得防御,在多尔、昂特兰等地取得最后的胜利外,再也难逃覆灭的厄运了。白军有过两次沉重的溃败,这两次溃败大大折损了起义军势力:3月25日、26日在莱萨布勒一多朗,随后是吉伦特派垮台后6月29日在南特。此外,国民公会派到莫尔比昂省的议员比约一瓦雷纳和塞韦斯特尔曾成功地击溃农民武装,遏制住了布列塔尼地区的叛乱活动。
        旺代战争的最后结束是在土伦的一次战争,10月共和派军队就开始围攻这座城,因为土伦濒临海洋,当时对土伦港附近的一个要塞莱居伊勒特的争夺很激烈,因为只要控制这一要塞,就能遏制出海口,而出海口则是战争胜利与否的关键。一方是共和派的军队,另一方由土伦的保王党人招来的一支由英国人和西班牙人组成的精锐部队,并配备有良好的武器。12月18日,战争一触即发,先是由法国军队发动,且不久后就占领了要塞,土伦最后还是被共和派军队占领了。此时的英国人则迅速摧毁了他们无法带走的法国船只,冒着枪林弹雨,飞快的撤出港口。至此,土伦战争结束了,同时旺代战争也结束了,之后,除了在大西洋附近的沼泽地方,沙雷特成功的抵制了一次次进攻,并成功的与共和派签订停战协议外,国民公会成为了整个法国的统治者。
三、革命的反思
        旺代叛乱的影响巨大而深远。首先,叛乱的范围广,席卷了整个西部各省,还涉及到布列塔尼和诺曼底等广大地区;其次是叛乱的规模大,白军一度发展到10万人,共和国一再增兵易将,艰苦作战,难以平息这次起义;第三,叛乱的时间特别长,将近10余月,一些叛军将领还在旺代省和下夏郎德省的马雷地区继续作战,一直延续到1795至1796年;第四,叛军的危害深,它是对共和国财政权构成的最严重威胁的一场内战,共和国军队损失惨重,同时又有外敌入侵,使共和国陷入腹背受敌的险境。
        综上所述,旺代战争始于农民反对征兵,他们是忠于国王的,他们的宗教信仰也与共和派也是格格不入,他们对教士很敬重,所以一开始教士在起义的爆发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起义军首战告捷,随后因为内讧和不协调而一路败北。整个旺代战争以土伦战役的失败为标志结束了,而那些取得胜利的共和分子又疯狂报复这些曾经令他们颤抖的勇敢的人们,同样的暴行在法国历史上并不少见。对于旺代叛乱失败的反思,能使我们更好的理解大革命期间,农民对于战争态度的变化过程是怎样的,这种探索非常有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养冲,王令愉. 法国大革命史[M].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4.
【2】阿克顿. 法国大革命讲稿[M]. 商务印书馆, 2012.
【3】托克维尔. 旧制度与大革命[M]. 花山文艺出版社, 2013.
【4】张芝联. 法国史论集[M]. 三联书店, 2007.
作者简介:陈超萍(1993—),女,江西萍乡人,就职于江西省萍乡中学,中小学二级教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主要研究方向是世界近代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