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琳
中国政法大学体育教学部 北京 102249
摘要: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的一项重要的任务,优秀的校园文化能够体现校园优良的校园风貌。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当中,学生作为主力军,自然应该以学生作为主体,开设学生较为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还能凸显校园文化。排舞作为一项全能的健身运动,其灵活性、多样性的特点,受到学生广泛的喜爱。因此,学校在建设校园文化时,可以在体育项目中融入排舞选项,提升学生在体育课程的主动性。本文以高校排舞选项课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为主要内容展开讨论。
关键字:高校排舞课;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引言:
在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展示学生的精神风貌是必不可少的。而校园文化的建设不能只是依靠着学生专业课的成绩,还要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因此,体育课程中的排舞选项课成为建设校园文化中的特色体育选项。排舞是一种新型的体育课程,结合了体育动作和舞蹈动作、音乐元素等为一体,不仅能提升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还能够对高校学生的身心成长提供一定的助力作用。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和现状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校园文化的体现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是学校的物质文化,主要是以高校师生的生活为基础。在高校建设的而过程中,通过师生之间日常活动所形成的独有文化,更多的是依靠地域的不同,所形成的风格;另一方面,就是学校的精神文化,精神文化主要体现在师生的精神层次,反映了师生的精神思想风貌。从精神风貌中,可以反映出高校的办校宗旨和特色。这两方面的发展,也正能体现出高校的发展。校园文化的建设是建校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独有的文化,优秀的校园文化,能够更为吸引学生,并提升学生对校园的热爱。而且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的校园文化建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随着时代在不断的发展,大部分高校对校园文化的建设工作已经逐渐的重视起来,但仍然有部分的高校并没有将建设校园文化作为一项工作。因在物质文化建设中资金的缺失,精神文化上认识不够到位,导致高校在建设校园文化时,认为其没有必要。校园文化的建设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也没有对学生的生活产生多大的影响,所以,没有必要开展校园文化;还有部分老师认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果大多体现的是精神层面的,没有给自身带来利益,所以也不用投入太多的精力再校园文化建设中。在这些观念的影响下,导致很多高校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并没有足够的重视,且认为是没有必要的工作。存在这样的想法,使得高校文化的建设停滞不前。
二、高校排舞选项课的概念和特点
(一)高校排舞课的概念
排舞课顾名思义是以舞蹈作为主要内容的体育课程,辅以音乐节奏,进行舞蹈动作以及队形的变换。学生在表演过程中要放松心情,本着锻炼身体的思想进行舞蹈。体育中的舞蹈选项,首先需要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较好,能够使舞蹈动作更为优美;其次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乐理知识,可以根据不同的音乐来完成舞蹈动作。排舞主要是以集体舞蹈表演为主,是一种观赏性较强,动作变换多,舞姿优美的体育项目。通过排舞,学生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还能增强学生对体育项目的热情程度。因此,体育课程中的排舞项目是高校建设校园文化重要的辅助项目。
(二)高校设置排舞选项课的特点
(1)排舞项目具有易学的特点。
学生在高校的阶段的体育学习中,因其年龄较小,思维活跃。因此,在选择排舞项目时,对学生而言难度小;而且舞蹈的活跃性和能动性,也深受学生的喜爱。排练的方式也较为灵活,学生可以选择独立表演,也可以加入集体的排练中,属于既独立又有团队性的体育项目。
(2)排舞项目充满活力
舞蹈的练习需要辅助相关的音乐,根据不同的舞蹈动作把握身体舞动的强度,使排舞项目中充满了活力。
在学生这一年龄阶段,更愿意选择有活力,充满激情的舞蹈项目。在享受音乐的同时,能够感受舞蹈的自由和曼妙,使舞者得到全身心的舒缓放松。
(3)排舞能够强健体魄
作为一项体育项目,排舞的特点少不了能够强健学生的体魄。良好的排舞动作不仅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降低学生紧张的情绪;还能让学生在排舞的过程中进行有氧运动,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有利于学生身体的健康。
三、高校排舞选项课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一)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的排舞课程属于公共的艺术课程,虽然名义上属于体育项目,但排舞课程与舞蹈之间的联系也让其充满艺术性。高校通过开设排舞选项课,课堂的学习模式是以学生作为主体开展的体育课程。学生在排舞的课堂中,不用学习理论知识,能够有效的减少课程的枯燥性,学生更为轻松的学习舞蹈动作。艺术性的演出能够极大地丰富学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在提升学生文化造诣的同时,帮助学校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
(二)增强校园活力,符合校园文化建设的需求
作为一项体育课程,排舞项目的出现,不仅丰富了体育项目,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校园文化的产生。排舞项目不需要占用大量的时间,简单有趣的特征,深受学生的欢迎,学生也更愿意参与其中去学习。健康积极的运动,学生的较高的参与度,能够轻松的达到建设校园文化的要求。对于高校来说,组织一些排舞表演。排舞练习等项目,能够提升整个校园的活力,使学校充满着学生的欢声笑语,有效的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还能增强校园的凝聚力。为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和谐校园,并逐渐发展成高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四、排舞在高校文化建设中的建议
(一)高校排舞选项课要结合学生的特点,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对于高校的排舞课程的选择,首先应该以学生作为课程的主体,结合学校内学生的特点进行合理化的规划。学校的学生身处于信息发达的网络时代,喜欢接受新鲜有趣的事物。高校的教师在开展体育排舞选项时,如果采用已经过时的曲目、舞蹈,会使学生逐渐失去对排舞项目的兴趣,不利于促进学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因此,教师在选择曲目和舞蹈时,可以以学生的喜好为出发点,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舞蹈曲目,进行练习和排舞。迎合学生的喜好,开设的排舞课程,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有效的提升学生学习的热情程度。在进行集体表演时,通过学生充满活力的演出,能够建设校园文化增光添彩,体现出校园优秀的校园文化。
(二)排舞课程教学模式多元化,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排舞的教学模式比较灵活,也符合学生思维活跃的特点。但是,如果长时间的只是以一种形式进行舞蹈练习,学生难免会出现枯燥、厌烦的心理。因此,体育教师在开展排舞项目时,可以添加多元化的排舞模式和表演方式,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变换不同的舞蹈风格,来观察学生对不同舞蹈风格学习的兴趣程度,选择大部分学生感兴趣的风格进行学习;教师在排舞时,也可以开展集体舞蹈和个人舞蹈的模式,让学生在学习时,能够有独自上台演出的实力;教师也可以定期的收集学生的意见,根据学生提出的想法,进行适当的改善,使排舞项目更符合学生的特点。教师对教学模式进行策略性的改善,能够让排舞更为符合学生多元化的需求,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同时,增强高校建设校园文化的建设。
五、结语
校园文化的建设离不开学校开展的教育方针,同时也离不开学生积极的配合。排舞这项全球化的运动项目,有活跃、简单、强身健体等多方面的优点。排舞项目的加入,不仅能够带动学生学习的热情程度,还能为建设校园文化添砖加瓦。因此,高效要把握排舞选项课与高校文化建设的联系,丰富校园文化,促进学校不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晶,任斌.排舞在高校开展的现状及其教学模式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26):60-62.
[2]曹茜.排舞运动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内容改革的作用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9):93-95.
[3]代娟.排舞运动在高校的兴起与发展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9(01):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