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胜晨
山东省济南市丰齐小学 250116
摘要:随着我国的发展,人才竞争也日益加剧,因此人们对孩子的教育更加关注,希望将孩子培养成全面的高端人才。对于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来说,不仅能够提高小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也能通过合唱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心与团队合作意识,所以小学生合唱教学受到社会普遍关注。在小学生合唱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小学生合唱的兴趣,这样才能提高小学生合唱教学的效率。本文通过分析基于学生兴趣视角下小学生合唱教学策略,让教师能够高效地改善小学生合唱教学方式,提高小学生合唱学习的质量。
关键词:学生兴趣;合唱教学;策略;分析
前言: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进行了全面改革,但在小学生合唱教学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教师应该加强小学生合唱教学的改善[1]。当前小学生正处在少年阶段,性格与习惯没有完全形成,因此在小学生合唱教学中不能够集中注意力,也对合唱并不感兴趣,这严重影响了小学生合唱教学的效率。其次,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在小学生合唱教学时,只是一味地让小学生进行反复练习,这让小学生丧失了学习合唱的兴趣,同时也让小学生对合唱产生排斥感,进而使小学生合唱学习的效率大打折扣。无论是从小学生的性格特征,还是教师的教育理念出发,对小学生合唱进行改革最重要的就是小学生合唱的兴趣培养。
一、小学生合唱教学意义
小学音乐教学中小学生合唱占据着重要地位,因为小学生合唱教学不仅能让小学生在合唱过程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也能让提高小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小学生合唱教学的重要作用在于,首先让小学生在合唱中体会音乐节奏,掌握歌唱技巧,也能让小学生学习更多的音乐知识,提高小学生音乐综合能力。其次,小学生在合唱教学中,能够深刻感知音乐的美好,让小学生学会对音乐的鉴赏,进而让小学生感知美、发现美,陶冶小学生的情操,树立小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让小学生更加热爱生活[2]。最后,通过小学生合唱教学能够让小学生感受到团队的力量,培养小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小学生团队意识,进而让小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更好地发展,提高小学生综合能力。
二、小学生合唱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在素质教育不断的推行下,小学合唱教学要以小学生兴趣为主体,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对小学生进行合唱教学,因此教师需要接受严格的培训,让教师注重小学生合唱兴趣培养,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音乐水平,让教师拥有足够的能力,进而为小学生打造优质合唱教学条件。作者通过以下三点,对小学生合唱教学培养学生兴趣的策略进行分析。
(一)有效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合唱热情
在小学生合唱教学中,合理的引导可以让小学生对合唱产生好奇心,进而让小学生认真学习合唱,这也突出了引导在小学生合唱教学中的重要性,教师在对小学生合唱教学进行改善时,应该加强新课引导,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合唱的热情。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然后教师再通过观看合唱视频,让小学生能够基本了解合唱的方法,提高小学生学习合唱的欲望[3]。例如:在对小学生进行《冬瓜与南瓜》合唱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小学生看图片区分冬瓜与南瓜,然后教师再问小学生:“大家吃过南瓜与冬瓜吗,大家更喜欢吃那个呀。”通过这样的问题既能让小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这首歌中,也能让小学生对这首歌的学习产生一定渴望,然后教师再让小学生通过合唱的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合唱,并且感受合唱的魅力,进而激发小学生合唱学习的动力。
(二)渲染课堂合唱氛围,培养学生合唱兴趣
多数教师在进行小学生合唱教学时,让小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跟着教师一句一句学唱,这样让学生不能了解合唱的意义,让小学生在合唱时感到乏味,这样不利于培养小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合唱曲目制造一定的课堂氛围,让小学生充分了解歌曲内容,带着感情理解歌曲,这样才能在合唱时抒发自己的情感,让小学生进入合唱情境,提高小学生合唱学习的效率,提高小学生合唱的兴趣[4]。例如:教师在让小学生进行《甘洒热血写春秋》这首歌合唱学习时,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收集一些关于京剧《智取威虎山》的音频、视频、图片或者文献等,整理出来制作成课件,在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播放课件,让学生对京剧有所了解,也让小学生通过学习传统艺术,进而对《甘洒热血写春秋》这首歌产生兴趣,同时也能为这首歌的合唱铺垫一定的情绪,让小学生在合唱的过程中感受国粹的魅力,同时也能营造课堂氛围,让小学生在合唱时进入《智取威虎山》的情景之中,提高小学生对《甘洒热血写春秋》这首歌的理解,培养小学生合唱这首歌的兴趣,进而提高小学生合唱教学的效率。
(三)创新合唱方法,提高学生合唱积极性
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思维活跃,如果单一运用一定的合唱教学方法,会让小学感到厌倦,进而降低小学生合唱学习的效率,因此在对小学生进行合唱教学时应该不断的创新合唱的方法,让小学生不断拥有新鲜感。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歌曲分成两个部分,让小学生进行分组合唱,通过这样的对比教学,可以激发小学生进行良性竞争,进而提高小学生进行合唱的积极性[5]。例如:在学习《老鼠和大象》这首歌的合唱时,教师可以将小学生分成两个小组,再将《老鼠和大象》这首歌分成三个部分,唱大象是一部分让第一小组进行合唱,唱老鼠是另一部分让第二小组进行合唱,最后一部分让两个组一起合唱,这样可以让小学生分角色进行模拟动物进行合唱学习,让小学生在合唱中互动,提高小学生的合唱兴趣,也激发合唱的乐趣,进而提高小学生合唱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小学生音乐核心素养。
结束语:培养小学生的兴趣在小学生合唱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让小学生积极地学习合唱,也能让小学生感受合唱的愉悦,提高小学生音乐鉴赏的能力。因此教师应该通过改善小学生合唱教学的方法,提高小学生合唱的兴趣,让小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林琳.浅谈如何创新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方式[J].黄河之声,2020(03):123.
[2]朱磊.浅谈小学合唱教学的有效性提升途径[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2):230.
[3]王文姣.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现状及改善方法探究[J].中国农村教育,2020(03):51.
[4]姚燕.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方法浅析[J].北方音乐,2019,39(24):147-148.
[5]陆秋敏.谈如何开展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合唱教学[J].黄河之声,2019(1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