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波
(重庆市巴蜀渝东中学 404600)
摘要:在全新的教育形势下,教师在进行授课时需要树立全新的思想观念,在针对基础文化内容进行渗透和讲解的过程中,还需要重点关注情感教育的深化落实。让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物理思维,并端正自身在物理学习领域的态度,提高整体的学习素养。下面,主要就情感教育在初中物理课教学中的实践落实进行合理分析。
关键词:情感教育;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前言:素质课改在不断落实的过程中,针对初中物理提出全新要求,教师需要强调情感教育深化落实,并以此为支撑在具体的育人思想和方法上进行创新。从而保证育人环境更加规范,所呈现的活动效果和质量更加突出。在进行物理授课的过程中,需要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气氛的营造,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并强化生活实践,让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责任意识,自主、深入地参与到物理课程探索和学习活动当中。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对于初中生来讲,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态度[1]。因此,在物理授课期间,教师为了有效贯彻情感教育,需要在师生关系方面进行有效协调,让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物理思维,并有效理解和内化基础的物理知识。首先,教师需要树立以生为本的思想,在进行课程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重点关注学生在物理课程方面所呈现的实际需求。并全面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上进行合理规划。同时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践行平等的观念,与学生之间进行有效的互动和交流,让学生在参与学习期间可以对教师建立起较强的情感认同,并以饱满的情绪状态参与到课程探索当中。
比如说,在就“光的反射”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则需要教师做好学情调研与分析,合理规划教学内容。之后,组织学生就生活中所具有的光的反射现象进行互动和交流,让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物理思维,并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对接下来的学习内容产生探索的积极性。此外,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落实情感教育,教师需要以身作则,发挥自身所具有的引领作用,保持着科学的探索态度和钻研精神,让学生能够以自己为榜样,在参与物理课程学习的过程中,端正学习态度,塑造良好的学习品质。
二、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在物理授课期间,为了有效渗透情感教育,教师需要在课堂氛围上进行优化[2。让学生对课程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发散学生的思维意识,让其可以更加饱满地参与到课程探索当中。
在营造课堂氛围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强教具的开发和使用。首先,针对对多媒体教具进行有效开发,将基础物理知识通过图片和模型的方式在课堂上进行生动呈现,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思维发散,有效克服基础知识学习难点和挑战,保证物理课堂更加高效,也能够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以“凸透镜成像规律”为例,在课堂上为学生直观展示具体的物理模型,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探究思维,助力学生对具体的物理规律进行深入探索。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通过设置微实验的方式对课堂环境和教学氛围进行优化和调整。比如说,在针对“光的折射”组织教学期间,为了让学生更加清楚地掌握这一概念,则可以合理设置微实验。准备好一根筷子和盛满水的容器,然后将筷子放入水中,可以发现水下筷子变弯,之后引导学生根据这一现象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物理思维意识。
三、培养自主探究的精神
在组织物理授课的过程中,作为教师需要积极强调情感教育深化落实,重点培养学生在物理学习方面的自主探究精神,让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科学探究品质,并以此为支撑,对具体的课程内容进行深入探究,从而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物理思维,让其能够有效地内化和吸收基础的物理知识内容,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
比如说,在围绕“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组织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探究精神,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合理设置探究任务,构建开放性的探究环境,引导学生思考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具有着怎样的特点?之后学生通过分组的方式进行假设,然后在小组内部通过实验操作与探究的方式,总结相关的实验规律, 让学生能够对实验背后所包含的化学知识形成深刻而全面的认识。
四、强化生活实践责任感
在进行物理授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联系生活积极组织实践活动[3]。让学生能够在实践参与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责任感,并以此为支撑,让学生能够对待物理课程产生积极的情感,提高学生整体的学习自主性表现。比如说,在针对“热量 比热容”组织授课的过程中,则可以引导学生就此部分的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进行实践探究,从而加深理解和体会。
结论:依前所述,在针对初中生开展物理授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调整战略思想,将情感教育有效地贯彻和落实下去,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全新的授课模式,打造新颖、高效的物理授课环境,让学生能够在物理课程探索和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思维意识,助力学生高效地掌握物理基础课程内容。
参考文献:
[1]秦彩萍.情感教育在初中物理教学的创新运用[J].农家参谋,2019(06):216.
[2]张建法.初中物理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实践模式研究[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7,46(04):9-10.
[3]陈协桥.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赤子(上中旬),2017(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