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凯丽1 李佳怡2
1.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山西太原 030006
2.英国莱斯特大学
摘要:当今时代是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充斥在我们的学习、工作及生活等各个方面,它给我们带来便利和机遇的同时,也伴随着出现了一些突出的问题。而互联网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一)时代发展的趋势
如今,互联网的发展已经遍布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对高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互联网这把双刃剑,在给我们的学习带来资源和便利的同时,也可能会给高校学生带来各种心理健康问题。这样的心理健康问题会对学生的学习及生活带来消极的影响,高校需要对此问题给予高度的重视,适应时代变化的需求的同时,加强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高校教师要在课堂上借助网络让学生们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对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自我调适,了解到过度使用网络的危害性,让学生能够自主避免,形成良好健康的人格,形成合理使用互联网的意识和能力。
(二)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高校大学生的心理仍然处于发展的过程中,进入大学后面临着突如其来的独立及自由、理想与现实等方面的冲突。当前我国高校教育改革和社会转型的影响下,各大高校选择利用互联网来进行教学,在无形之中也增加了大学生对互联网的依赖,极易造成学生的惰性思维,缺乏对问题的思考及创新,也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来自互联网的信息良莠不齐,大学生的辨别和自制能力不够完善,因此互联网的各种信息会加剧大学生不同的心理问题。
(三)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是高校学生成长的必要前提,同时也是保证良好学习质量的前提条件,更是我们高校培养优秀人才的基本要求,因此在高校内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的重要且必要。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同时也给师生们提供了很多学习资源,学生可以非常便利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去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发展,可以及时的去解决学生们的心理问题,及时的给出引导。
二、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支持条件薄弱
目前,国内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还不是很重视,学校的心理健康老师是由思政老师来兼任,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是较为肤浅,没有对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进行深究,对大学生们存在的问题认识不够,因此在展开教学中不能对症下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加之高校对多媒体教学用具等基础设备投入不够,对心理健康教育投资不足。
(二)教学观念陈旧,缺乏互联网素养
高校教师教学观念陈旧,缺乏互联网素养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造成影响。
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教师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兴趣及爱好,利用互联网引入到教育教学的而过程中,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让学生们自主地对心理健康进行学习,达到学校预设的教学效果。但现实中大部分教师恰好缺乏互联网的素养,教学模式没有及时转变,没能够利用互联网的优势,然而处于互联网背景下学生的思维及心理问题有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师生之间没有达到匹配,没能够帮助学生解决互联网下的心理问题。
(三)高校监管力不足,控制力弱化
高校的监控能力不足,对学生的控制力弱化为其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压力。在互联网背景下,每个人都是信息传播者。因此学生们的学习自主性得到提升,学校的权威性与传统相比有所削减,对学生的控制力有所弱化。以此同时,大学生也会接触到一些不良的信息,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教会增大。学校监管力不足,控制力弱化,无法对网络信息进行有效监管,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难度就会增大。
三、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改进对策
(一)建设教学设施,完善网络环境
在互联网背景的支持下,师生的交流方式也越来越多,学生能通过多种渠道向教师寻求及时的心理帮助,比如:微信、邮箱等,学校也可以通过网络对学生们进行实时的教学。因此,高校进行基础教育设备的建设和完善校园网络环境还是十分必要。高校需要加大对基础设备的投资,需要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及仪器。此外,学校应加大与各大运营商合作,对学校网络环境进行改善,实现学校的网络的全覆盖,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
(二)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提高教师网络素养
教师应该顺应互联网的时代发展,提高网络素养,从根本上发现学生们心理上存在的问题,确保及时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需要招聘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职教师,并且定期组织教师去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真正发掘学生的心理问题,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让学生们出现心理问题能够及时主动找老师进行排解。
(三)高校注重网络监管,完善网络法规
网络监管在我国仍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我国也有在逐步的完善中。但是完善的过程,给大学生带来的危害也有在减少,为了预防不良的后果,学校要加强对于网络系统的监管,对于校内网址进行绿化,尽可能让学生们对接触正能量及健康的网络信息。对于散播不良信息的人进行处罚,尽力净化网络环境。此外,我国的政府部门还要完善相关的网络法律法规,对于危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明确提出处罚力度。
四、结语
互联网的大背景下,给我们的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极大的快捷及便利,大力推动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同时我们对互联网的弊端带来的挑战做出预判,做好提前的准备,对可能造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提前干预,最大程度上减少这种危害的发生,各大高校应积极定期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利用好互联网的这一优势,推动其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林.试论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叶人文杂志,2006,(7).
[2] 程文帝.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挑战与应对策略[J].传播力研究,2019,3(10):169,171.
[3]郭彬.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7,(12).
[4]杨建洲,张秋月.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探索[J].考试周刊,201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