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宗莲
广西省钦州市浦北县福旺镇玉叶小学 535311
摘要: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明确提出小学语文教学要提高对学生主体性的重视,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鉴于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时刻以“以人为本”教学理念为主,灵活利用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对知识进行深入理解,有效提高自身语文水平。基于此,本文章对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
引言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学的效率会影响教学的质量。实现高效课堂是学校和教师的教学目的,这就需要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高效课堂做好准备。在新课改下,教师应该改变以往的权威性地位,在语文知识的讲授中,教师应该成为语文课堂中的组织者,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这样学生的学习地位才会得以提升,从而构建高效课堂。
一、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意义
在小学生学龄起步阶段,语文作为重点教育学科,对学生今后的人生观、价值观均会产生巨大影响。但实际教学过程中,语文更偏向于感性,内容相对晦涩难以理解,对小学生而言学习起来也较为困难,所以导致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不够高。而构建高效的语文学习课堂,能够从根本上改善小学生语文学习现状,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学习内容,更快地掌握所学到的知识。在构建高效语文课堂过程中,教师必须找准教学方向,不断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
(一)合理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语文教学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所有的教学方式顺利开展的前提就是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因此,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设置问题情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进而学生能够自主参与到课堂教学中,通过自身的学习和理解掌握语文。比如,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可以用问题的形式来引出课堂教学内容,这个问题的设置需要合理,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难,太简单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太难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教学的开展,教师要选择合适的问题,在学生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学生就能够掌握教学内容。
(二)培养学生兴趣,调动其参与积极性
语文高效课堂之所以一直无法完成构建,学生参与性不高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以人为本”教学理念下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时,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兴趣,调动其参与积极性。第一,在教学手段的选择上,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年龄特点。
换言之,在教学中,要依据学生特点和兴趣爱好来运用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第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以学生为主体,坚持让教学活动服务于学生,充分刺激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教学活动进行得更加顺利,推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
(三)师生互动,创设游戏教学
开展游戏教学模式,通过与学生互动游戏的方式达到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以更好提升学生思维运转能力、动手能力等。该学龄段学生本身性格好动,课上小动作比较多,这种行为很容易造成学生注意力分散,且注意力分散后再次集中起来就很难。教师应当格外注意学生这一普遍特点,找出更能提高学生注意力的教学模式。游戏教学针对学生爱玩的天性,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深受孩子喜爱。游戏过程中,学生注意力会因游戏的方式而变得相对集中,心态也较为放松,同学之间的相互竞争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因此,游戏教学不光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更能起到拉近师生关系的作用。
(四)应用小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为了构建高效课堂,除了上述有效策略外,教师还应采用小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意识。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能力、兴趣、性格、背景、教学内容的特点等,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减少学生相互交流中的心理障碍。教师在课堂中合理应用小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对课堂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不但可以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可以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的同时,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以确保学生核心素养的稳定发展。
(五)热情授课,发展个人风格
教育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和鼓舞。教师应该注重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课堂中,发展教学艺术。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知识。教师应该意识到营造良好学习环境的价值,并找到一些与学生交流互动的方法。比如,在语文知识的讲授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高效课堂。教师要从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出发,激发学生的情感,发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让学生喜欢上语文知识,积极参与到语文课程中。教师要用自己细微的表情影响学生,笑容、掌声、问候、关心都可以对学生形成激励,影响学生的发展。教师和学生应该互相尊重理解,这样才会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做好准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转换教学思维,进行教学模式的优化和调整,选择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来展开授课,增强学生们在课堂上的能动性。同时,在日常教学阶段,教师也需要观察学生的个性差异,不断创新,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赵慧花.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47):47.
[2]蔡志鹏.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J].黑河教育,2019(12):63-64.
[3]杨洁.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中华少年,2019(35):14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