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洪阳
荣成市上庄镇上庄完小 山东荣成 264303
摘要:对于大多数小学生而言,尚未掌握真正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一味的采用常规方法开展课堂教学工作,不仅难以收到理想的教学质效,更不利于小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形成与完善。为此,本文结合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相关内容,针对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进行了专项研究,希望所提出的观点建议可以有效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整体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引言:在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教学肩负着更多的教学任务与教学使命,教师要在传递课本的知识的同时,同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情感表达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素养。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发展需要以及兴趣喜好构建起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以便于顺利实现新课改的相关要求,为小学生将来成为一名具有较强语文核心素养的优秀人才打下坚实可靠的基础。
一、教师发挥引导作用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按照教学大纲的相关要求,为了保证教学进度列出相应的教学计划,之后按部就班的进行课堂讲解。至于学生的接受理解程度如何,是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或者是否掌握住正确的学习方法,似乎与课堂教学无关。但事实上,这些方面不仅与课堂教学质效息息相关,更与小学生今后的学业发展、人生道路、前途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在当代小学语文教师中,教师一方面要认清自身的责任使命,致力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另一方面要及时调整自身的职能定位,尽快从以往那种教学主导者转变成教学引导者。二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后者更加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凡事都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和兴趣喜好,在此基础上,制订教学目标、拟定教学计划、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让小学发自内心的喜欢上语文课堂,形成愈加浓厚的学习兴趣,为构建起真正意义上的高新课堂提供先决条件。
二、采用先进教学方法
要想构建起真正意义上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除了调整教学目标与教学重心以外,还要在教学方法上和教学实践策略上做出相应的调整。例如在学习《小英雄雨来(节选)》这篇课文时,一方面为了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及中心思想的理解,另一方面考虑到这篇课文故事情节性较强、涉及到人物角色众多,教师不妨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表演或者参看表演的过程中全身心的融入到事故情境之中,达到寓教于乐、促进课堂教学质效的双重目的。在正式进行角度扮演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精细化阅读,认真体会每一个人物的性格、心理活动、情绪变化以及人物关系,分析人物对话的特点。之后再根据角色数量对全班学生进行小组划分,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分配到相应的角色,参与到角色扮演活动当中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感与融入感。在小组当中,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喜好挑选角色,也可以选出一名组长进行角色分配,只要能够营造出一种团结协作的氛围即可。在表演的过程中,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人物性格特点和文章内涵的整体认知,又达到了培养团队精神、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的教学目的,使高效课堂得以顺利实现。除此之外,有些课堂还适合采用多媒体教学营造出相应的教学情境,例如在学习《观潮》《记金华双龙洞》《日出》这一类描写景物的课文时,或者年代较为久远的古诗词时,教师可以在多媒体大屏幕给学生们展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者视频,让学生体会到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促进课堂教学生动性、直观性和有效性的全面提升,更让小学生获得一个更加开阔的视野。
除了上述方法以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需求以及小学生的兴趣喜好和年龄特点引进故事教学、任务教学、竞赛教学等一系列新型教学手段,让小学生获得多样化的学习体验,从而促进语文课堂教学质效、学生学习兴趣和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三、培养学生思考能力
以往的小学语文课堂之所以谈不上高效课堂,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之中,不论是想象思维、逻辑思维还是推理思维都不够积极活跃。整堂课下来,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都比较有限。因此,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教师要多给学生创造一些开动脑筋、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机会,促进小学生思考能力的全面提升。例如在学习杜甫的《春夜喜雨》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有情感的朗读几遍这首古诗,并且鼓励学生一边朗读一边在头脑中想象作者所描写的场景与画面。之后,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们提供10分钟左右的时间,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对古诗内容进行翻译,最后比一比哪个小组翻译得既准确又快,还可以给获胜小组颁发一定的奖励。通过这种方式,既锻炼了小学生的思考能力,又提出了全体学生的时间观念、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同时达到了多重教学目的。此外,教师还可以帮助小学生掌握正确的课前预习方法,为高效课堂创造有利条件。例如在《乡下人家》这篇课文之前,教师让学生先仔细阅读课文,对课文内容产生一定的认知。还要在预习的过程中,圏画找出不认识的生字或者课文中的疑问之处,以便于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集中精力听讲,使这些问题一一得到解决。从而促进课堂教学质效、学生学习效率的显著提升,帮助小学生掌握住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课前预习、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四、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需要给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和学习环境。对此,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小学语文要主动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喜好和实际学习需求。这样既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又可以帮助教师开展个性化教学,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其次,教师要关于营造问题情境。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时常结合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好奇心、引发学生思考为目的提出一些问题,同时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构建起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例如在学习《春雨的颜色》这篇课文之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下雨虽然是一种自然现象,但是在春天里会经常下雨天吗?你印象当中的春雨是什么样子的呢?”伴随着学生们的积极发言,教师便可以顺势导入教学内容,开启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最后,适时开展生生互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如果教师一味的从头讲到尾,难免会让学生产生疲劳乏味之感。对此,教师不妨结合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开展一些类似于“成语接力赛”“古诗接龙”等带有游戏意味的小型活动。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打破沉闷压抑的课堂氛围,又可以促进小学生语文知识的增长,在生生互动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此外,还可以不定期开展“学习心得交流会”“好书推荐会”等交流分享活动,达到拓宽小学生思维、增长阅历、开阔眼界等目的,为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结语:
在新课程改革中,小学语文肩负着更多的教学职责与教学使命。在这种情境下,构建高效课堂存在较强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以此,教师要从更新自身教学理念入手,引时各种先进科学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习潜能,激发学习热情,同时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为其将来成为一名优秀人才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靳智瑜.浅谈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试题与研究,2020(33):71-72.
[2]赵瑞彬.浅析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2):4.
[3]陈瑞带.浅谈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11):8.
徐洪阳,1978年11月出生,性别:女,山东省荣成市,学历:大学,单位:荣成市上庄镇上庄完小,邮编:264303,职称:中学二级,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