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语文教学策略路径探讨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26期   作者:刘春宏
[导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教育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刘春宏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  408000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教育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在国务院2019年颁布的“职教二十条”中要求高等职业学校要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可见国家非常重视未来劳动者大军综合素质培养,这就对当前高职语文教育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职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对于课堂理论文化知识学习兴趣不够强烈,而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具有工具性同时也有人文性,恰当的语文教学策略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审美能力,对于涵养学生工匠精神夯实人才培养基础能够起到明显助推作用。本人就如何提高高职语文教学质量,选取合适策略路径做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语文是一门语言艺术,也是一门实用工具,在新时代大发展背景下对未来职业大军的素质养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要学好语文,必须要让学生认识到学好语文的重要性,调动他们的兴趣,形成主动学习的意识。明确学习的目的,学习语文可以陶冶个人情操,提升自身修养,培养健康审美情绪,树立正确审美观念。引导学生认识进入高职院校学习,并非只是把专业知识学好就行,只强调规矩性质机械生产是粗糙的,没有灵魂的作品是无趣的,是不完美的,学好语文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职业能力,帮助学生成为受社会欢迎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作为高职语文教师,我们要改进教学方法手段,修正一些传统教学方法的固定模式套路,避免枯燥单调且缺乏针对性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对语文学习毫无兴趣。
        二、语文教学要突出实效性
        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重点首要目标是考虑满足学生个人成长和专业发展的需求,培养适应将来工作岗位所必要的听说读写以及审美能力。作为高职语文教师,如果在具体教学中不注重结合学生的个人素质、专业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不考虑有针对地选取教学内容,那么在专业匹配上就不能体现专业特色。

语言作为一门语言艺术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流方式,语文教学所涉及的内容极大地包含了古今中外所有学科,内容广泛无所不包,天文、地理、文史、音乐、体育、美术、农工商等等都与语文是有紧密结合的关系,比如我们常常讲到的“文史不分家”等等。语文教学独特的表达和对人心灵的熏陶是其他任何教育形式都无法比拟的。从语文教育的内容中能找到人类社会活动的点点滴滴,语文教育所具备的人文性,与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相结合就成为可以思考的问题。
        三、语文教学讲求职业性
        有过多年一线教学经历的同事都有一种感觉,就是有些高职语文教材内容陈旧,实用性不够,编写思路没有针对高职语文教学的特殊性进行个性化编写,通常是太突出文学赏析等方面,对实践运用帮助不大。我们所从事的教育它是“应用型”教育,不是“学术研究型”,与本科教学选用的大学语文教材应该是有所区分的。我们面对的学生将来会走上各个职业岗位,因此在教学方法手段选取上应该多些选择,少些“研究型”、“赏析型”的内容,着重突出实用性,讲的是够用好用,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选用教学内容也不尽相同。其次是教学用内容要专业化。孔子说过教育学生必须“因材施教”,面对专业背景不同学生教法也要灵活改变。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选用不同的文章突岀针对性。如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因为他们是师范专业,以后面对的都是些小朋友,应该多选取一些词句优美、富有美感的内容,同时可补充一些有关古代 的音乐知识方面的文章,用以陶冶情操。如对园林设计专业学生来说可选用李渔《闲情偶寄》,再增加一些园林方面的文章,增加学生的审美层次,在未来设计工作中能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等等,诸如此类的方法若都能付诸实施,那么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的专业特色在教学内容上就能够很好地体现出来。学生在课堂上既能够学到实用技能,又可以陶冶情操,学习兴趣必然会被调动起来,课堂互动也会活跃起来,最终教学效果也不会让我们失望。其次是教学内容要彰显“职业性”,教师的引导作用是非常明显的。这要求语文在教学过程中要紧紧围绕专业特点,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强调不同教学重点。如在师范类专业就要把教学方法手段、书法口才等内容作为教学重点。对市场营销专业、旅游等专业则更加强调口才沟通能力训练放在重要位置。最后是要高度重视应用文写作教学。由于高职学生文化素质不高,外加平时缺乏严格的训练,很多学生在实际写作就有中“挤牙膏”的感觉,连请假条都不写不好的情况比比皆是,更不说写其他文章,这样的情况一旦带入社会就业,这些学生是很难在竞争激烈的职业社会环境中脱颖而出的,因此我们在日常高职语文教学就要要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扎实开展这写作的训练,让学生会写求职信、应聘书、计划、总结、通知、报告、请示、函等,保证学生语文应用能力达标。
        综上所述,高职语文课程的内容其实非常丰富,认真研究起来绝不会有枯燥之感。因为学生素质不同和将来就业走向的差别也为我们研究因材施教提供了很多可能,对于如何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促进教学方法改革,实现语文教学的实效性与职业性更好地结合,是我们每位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