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
广东省中山市东升镇兆隆小学 528414
摘 要:识字教学是小学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们人民素质的不断提高,识字教育引起了社会,学校和学生家长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阐述了小学语文素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小学语文素养教育的主要课文教学策略提出了一些思考,以提高小学语文素养教育的质量,促进小学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识字教学;语文素养;教育;质量
汉语是最重要的交流工具,语文作为母语教育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根据中国的教育水平,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育被列为重中之重,为此,小学语文教师不断创新其语文教育水平,选择适合小学语文识字学习的策略,并为小学生学习语文识字技能以改善小学生的识字学习经验。
一、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现状
根据国语基础教育的标准,小学低年级的教育重点目前是素养教育,与此同时更应该去侧重提高学生们的学习以及识字和表达能力,在识字的过程中学生学习识字的能力很慢并且很感兴趣。非进阶者会影响学生的素养学习[1]。作为识字教育的指导,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较为传统。小学生一无所知,受到他们的教育目标的压迫,我认为语文教育的难度和数量在课程中会增加。如果没有充分考虑学习主题的情感,教育就不会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相结合,并且学生承受着很大的学习素养的压力,自然会失去对学习素养的兴趣。而且,大多数教师依靠中文教科书进行识字教育,它们没有结合与现实生活相关的文化背景。学生只是认出了这个词,却没有实际应用它。这使最终的语文素养培训效率降低,无法满足当前的新课程要求[2]。
二、关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主体参与教学策略的几点思考
1、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受传统教育观念束缚的汉语教师没有完全意识到学生是课程中课堂的主体,误认为自己是课堂的主体,并根据自己的思想盲目地教授汉语素养。小学生很年轻,但是由于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程度的主动性和自主权,因此教师应在扫盲课程中重点关注小学生的识字需求。作为教室的主题,学生具有主导的意义,他们有自己的行为习惯和爱好。中文老师加强了与小学生的沟通,了解了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和识字学习的需求,对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识字教育实际进行了识字教育。例如,当学习一年级的小册子时,当教单词“人”,“嘴”,“手”,“脚”,“金”,“树”,“水”,“火”时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建了与汉字有关的教育环境,并指导学生在上下文中学习汉字。教师可以使用诸如“金”,“树”,“水”和“火”的象形文字,向学生展示相关对象,指导学生图形阅读技能,并提高阅读效率。此外,教师可以将漫画和表演与“人物”,“嘴巴”,“手”和“脚”等人物结合起来,以鼓励学生观察和理解汉字的基本构成,从而激活气氛。
2、创设汉语文化教学情境、调动学生识字学习积极性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汉字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们包含着非常丰富的文化背景,是我们文明的文化使者。
小学生喜欢自然界中充满活力和活力的物体,并具有彩色生动的图像。中文老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小学生的人格特质,融合汉字文化,继而可以用故事情境的方法对小学生进行中国文化传统的识字教育,通过目前的诸多调查发现,大多数小学生都会对情景故事产生对其的浓厚兴趣[3]。这也是一个比较有兴趣的点,所以我们可以按照情境故事针对小学语文中的教学进行完善以及课程规范化,这样才能会让学生更加深入以及深刻的对其产生较为强烈的识字欲望,从而对语文识字抱有浓厚的兴趣。例如,当学习单词“友”时,会看到古代汉字“友”由两个字母组成,而“您”则像一只手。因此,“友”一词的意思是右手被握住,表达了当朋友见面时双手被握住的深刻感觉。作为另一个例子,当学习单词“ 法”时,单词“ 法”从古代字母“灋”演变而来,据说古代有独角兽。就像法官一样,它被用来通过区分是非来解决人们的问题。这只独角兽被称为“ 廌”,左边的三个点表明该定律像水一样残酷而笔直,用这个词,我们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广度和深度。
3、加强课堂互动、营造良好环境氛围
在一个新的小学识字时代,语文教学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导地位,提高参加该学科教育的能力。因此,在小学,应加强汉语阅读教育,并进行课堂上进行互相交流,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当然在这里提到的课堂互动也并非只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模式,更多的可能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模式,这样才能让课堂气氛尽可能的活跃起来,至于能够让学生抱有极大热情且课堂活跃起来的课堂才是最好的课堂形式。首先,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在识字班中,老师可以通过表演,讲故事,分组单词来写汉字,并通过各种评估方法来检查学生的识字能力。其次,老师积极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每个小组成员交流工作簿,通过小组合作进行“错别字纠正”,并讨论和交流,直到每个小组有差异时找到正确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增强学生对这个人的记忆和理解。此外,为了增加小学生的教育参与度,教师可以为每个小组分配作业。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诸如“流星” ——心跳,“一个箭头”之类的广告中收集“错别字”。一见钟情,例如——等。小学生正处于学习素养的初期阶段,教师需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4]。如今,广告空间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错别字”,如果教师不及时纠正它们,学生将会被误解为识字。这些小组合作作业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识字能力,还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地位,贯彻“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并立足于小学学生的全面发展。识字是小学生语言学习和其他学科的基础和前提。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科参与的作用,为小学生提供更多参与课堂的机会,并促进小学生的素养学习。
参考文献:
[1]廖美奕. 基于小学语文统编教材识字编排特点的教学策略研究[J]. 社会科学前沿, 2020, 009(005):P.726-732.
[2]冯君.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主体参与教学策略研究[J]. 新作文:教研, 2019, 000(011):P.1-1.
[3]王松林.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主体参与的实践研究[J]. 小学时代(奥妙), 2019, 000(007):44-45.
[4]唐开为. 小学语文识字写字的"语言游戏化"教学模式研究[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9, 000(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