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情感教育的意义与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26期   作者:班顺子
[导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更加重视学生们的阅读教学
        班顺子
        黑龙江省大庆石化第一小学  163711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更加重视学生们的阅读教学,因为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够培养学生们的语文情趣,让学生学习更多的语文知识,更能从中看出学生的思考过程,培养学生思考事物的多角度性。而在阅读中运用情感教育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们的感受器官,丰富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本篇文章对在小学语文中运用情感教育有效开展阅读教学,希望让学生们在更直观的情境下,进行相关的语文阅读,使得学生的体验感更强,在这其中既能发挥体验教学的优势,又能有效提高学生们进行语文阅读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情感教育;意义和策略
        引言
        语文阅读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方面,并且阅读对于小学生是丰富学生阅历与开阔视野的最佳途径。在这个时期,学生们的价值观、人生观逐渐形成,而阅读能够帮助学生分辨好坏,获取正确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因此在小学进行课外阅读是非常有必要的,随着教育的创新改革,阅读教学方法也在更新换代,本文对于小学阅读的教学方法进行了相关探讨,运用情感教学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质量和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阅读中情感教学的意义
        情感教学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在阅读过程中通过给学生们,营造相关的情绪、态度、氛围,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感受文章情感,从而达到一定的阅读标准。情感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情感协调能力,让学生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学习中,也能够感受到语文教育带来的情感体验。以小学课文《十里长街送总理》为例,通过让学生们进行深情的阅读,能够让学生们体会到人们送走总理时的不舍与悲恸,进而感受总理生前爱人民的慈祥。通过让学生们深情朗读课文,加强学生的共情能力,在心灵深处与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达成一致,提高学生的语文欣赏水平。
        二、当前小学阅读中情感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普及,我国的教学方式也应随之改革创新,但是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方式可谓“换汤不换药”。只是在形式上稍加变化,但是实质上还是没有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仍旧是课堂的主体,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方式也比较单一。而当前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课堂教学内容,过分强调教师的教学技巧,却掩盖语文教学中对情感教育的缺乏,使得学生对阅读中情感教育学习的匮乏。
        三、丰富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情感教育的策略
        (一)品味重点词语,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要因材施教,阅读也同样,对于目的不同的阅读活动,可以为分为精读与略读两大类。在精读中教师们就要着重让学生们,分析文章里的每个句子、字词,让学生与文章融为一体,用心体会作者笔下的每一个字符每一个标点,体会作者的情感,使学生在精读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阅读能力与阅读思维。

汉语语言精炼,通过很短的篇幅就可以表现出丰富的内容,尤其对于古诗词来说更是如此,几个字甚至一个字就可以创造出美妙的意境。以小学教材中王安石《泊船瓜洲》为例,其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就表现出春意盎然,意境美不胜收。在学习这首诗时,教师可以试着让学生把“绿”字换成别的字,体会一下更换之后的效果,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绿”字的传神,帮助学生入景、入情。
        (二)激活教学过程,陶冶学生情操
        教会学生们在阅读中自行体会文字带来的景与情,但由于小学生性格活跃,思维跳脱,耐不下性子进行较长时间的阅读,很可能读着读着就会被窗外的小鸟吸引,又或是被某个打瞌睡的学生吸走注意力。因此教师要利用各种手段让学生持续的呆在阅读中,借助大声朗读就可以很好的规避这一问题,学生在大声朗读的过程中,能够集中注意力,在度的过程中自然就会在大脑中形成对这些文字的理解,从而进行有效高质量的阅读。
        此外教师也可以在情境中进行阅读,提高学生对文章的兴趣。比如:进行与自然有关的课外阅读之前,最好有条件带领学生们观赏日出,让学生们在阅读文章之前首先切身感受真实的大自然,通过观看真实的日出,有对大自然的初步印象再进行相关阅读,或许更能从中发现作者笔下更多的妙趣横生。
        (三)完善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评价学生们阅读的方式有许多种,可以让学生们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比如:可以通过写读后感的方式,了解学生们在进行完课外阅读后的感受,从学生的每一句话当中,就可以感受到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也可以察觉到学生的写作水平是否提高;还可以让学生们在自己阅读的书籍,旁边做批注并边读边写,随时记录内心的感受,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质量。
        传统的阅读评价大多都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读后感进行测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对学生们的阅读测评方式也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创新,综合学生本身,增多测评的主体,学生、家长、老师以及学生都可以做学生阅读的测评人。学生本身可以通过填写测评表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对自己的定位有较清晰的认知,也能够更好的进行下一个书目的阅读,家长能够了解到学生在家的阅读情况,从阅读深度与时间上评价学生的阅读状态。
        四、结语
        综上,本文主要分析小学语文中运用情感教学及情感阅读的意义和策略,为语文阅读教学,寻找更加有效的进步方式。在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最主要的知识来源,教会学生们阅读的好习惯,会对学生将来的人生大有帮助,语文教学不断创新,相关的阅读教学方式也不断得到优化、改革创新。在小学中有效进行课堂阅读需要学生、教师、家长的共同努力,尤其是教师,要积极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发挥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让学生能够在每一本书中都能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胡燕军.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十三卷)[C],2017:245-246.
        [2]陈建华,殷和平,张骁,陈丽,雷霞.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九卷)[C],2017:198-2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