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深度思考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6期   作者:宁 森
[导读] 新的教育理念中强调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宁 森
        广西钦州市浦北县实验小学 535099
        摘要:新的教育理念中强调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这就需要教师积极转变自己在数学教学中的教育理念,并在开展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真正落实课程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深度思考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促进学生;深度思考
引言
        一说到数学,大家脑海里最先出现的就是枯燥的数字和各种计算公式,这些都是数学的特征,数学不能没有数字,同时也不能离开计算,但除了这两点,数学还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小学阶段,学生刚刚接触数学,他们的数学底子还太过薄弱,而且因为有太多抽象的概念性知识,所以学生学习起来也很吃力。为了能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可以更加游刃有余一些,促进学生进行深度思考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任何学习都离不开思考。而我们作为教师,要深刻的认知到深度思考对于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重要性,在实际的教学中通过不断的探索尝试,寻求促进学生进行深度思考的有效策略,来帮助学生更高效的学习好数学。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深度思考的意义
        人类的思维活动来源于人们对于问题的思考,那么学生自然也不例外。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想促进学生深入思考,那么必然要先教会学生怎么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成为学习活动中真正的探究者,积极主动地去进行数学学习,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而且因为要促进学生深入思考,教师会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提问上,这样的方式可以从根本上让学生的主动意识以及创新意识得到培养,以此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古代著名学者陆九渊曾经说过“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句话就是说在学习中如果没有问题就没有学习的兴趣,如果没有思维就没有创新。问题产生于怀疑,没有怀疑就不会出现问题,只有质疑才能敢于创新。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深度思考的策略
        (一)辨析内容:数学“深度思考”的根基
        从认识论的视角来看,学生的数学学习依赖于内外两种因素,其中外在因素是条件,内在因素是根据。外在因素诸如学习的内容、素材、工具等,内在因素诸如学生的数学感知、思维、记忆、想象活动等。在学习实践中,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是彼此交织、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激发学生的数学深度思考,首先必须引导学生辨析学习内容,即让学生正确表征、把握思考的对象,从而更加明晰“思考什么”。辨析学习内容,也就是要让学生明晰“思考对象”。

已故著名数学教育家张奠宙先生说,教什么永远比怎样教更为重要,因为教什么牵涉到学生学习的方向问题。如果在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内容不合适、不恰当,那么教师的教学就会陷入“南辕北辙”的尴尬。
        (二)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在激趣中促进学生发展
        新的教育理念中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一些新鲜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这一阶段学生的兴趣爱好等开展教学,可以合理创设生动形象的数学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好奇心与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深度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进一步在情境化问题中不断深入观察与思考,从而为开展数学深度学习活动打好坚实的基础。
        (三)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小学阶段,这个时候的学生还没有较强的自控能力,如果还采取以往枯燥的课堂模式,很难达到促进学生深入思考的目的,因为学生可能还没有听多少内容,思绪就被其他事物吸引走了,所以为学生创设课堂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更加专注地投入到数学课堂中,从而促进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因此,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日常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些生动有趣的情景来提高学生对于课堂教学兴趣的程度。教师可以将日常教学中的一些数学问题,编成各种形象生动的童话故事,并将学生也放在这些童话故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就提高了。
        (四)实践反思:数学“深度思考”的关键
        数学思考力是一种隐性的学力,是一种比较深刻、周全的思维活动。日本学者细野真宏认为,“数学思考力”是一种逻辑运用、本质关联、建立信息的能力。有深度的数学思考,不仅是指学生的正向性思考,还指学生的反向性思考(反思)。反思分为实践中的反思和实践后的反思,反思应当贯穿于学生数学学习的全过程。通过反思,学生的数学思考会更灵动、更敏捷、更深刻、更富有创造力。在数学教学中,通过数学反思,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数感、符号感,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等。数学反思,既是学生对自我学习的清晰体认,也是学生数学学习力生成、数学核心素养生成的重要标识、有效路径。反思的过程是一个自觉审视、追问、评价的过程。从这个层面上说,反思是一种高阶思维。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提高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深度思考的重视度,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理渗透文化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从而有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肖子富.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思考[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4(23):81-82.
[2]辛艳华.融入数学史料,促进深度思考[J].天津教育,2019(32):72.
[3]徐基艳.创设静默,打造深度思考的数学课堂[J].天津教育,2019(32):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