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莲
梅州市五华县新新学校 广东梅州514471
摘 要:语文课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而且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掌握语文丰富的人文内涵,并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德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观念,不仅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而且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提高综合素养。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学语文,就是学做人”。许多学生很自私,胸怀狭窄,不会与他人相处,不会分辨是非,但他们天真活泼,好奇心强,老师在教学中应抓住各种有利时机,运用各种手段有效地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品
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渗透;教育教学
引 言
小学语文新课标中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但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的成绩,忽略了德育教育的必要性,导致小学生出现一些不良的行为和习惯。教师要将德育教育渗透于教学中,就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模式,准确把握渗透的时机,充分掌握教材中有关德育的内容,并进行有效地利用,为学生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
让学生掌握分清善恶、明辨是非、懂得感恩的人生道理,在生活中规范自己的行为和习惯,从而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人生轨迹。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意义
德育又被称为道德教育,客观上来讲,主要是说在政治还有思想等方面对社会成员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影响活动。这种教育是素质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更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新时代下,学生的综合素质还有待提升,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将德育渗透进日常教学中,可以将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效提升上去。其次,这也是促进两个文明的重要保证。教师将德育教育渗透进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觉悟,从根源上改变当前不良的社会风气,通过德育渗透还能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具有积极推进作用。
二、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
2.1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视
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孔子在《论语》中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就是学生最直接的模仿对象,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着刚刚步入学校的小学生,教师的道德标准和行为举止也会成为学生衡量事物对错的最基本准绳。所以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提高自身的德育素质。教育工作者一定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做好学生的榜样。这样才能更好地依托学校这个教育平台,利用语文教学工作的独特文化魅力和特点,给学生们营造出积极向上、团结友爱、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让校园成为学生们的精神家园。
2.2正确把握好教材,找准德育切入点
老师在进行语文教学工作中最基本的工具就是语文教材,所以老师一定要重视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把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充分挖掘出来。这样的过程不但能够把语文基础知识传授给学生们,还能够把德育教育渗透进实际教学中。利用多样化和趣味性的教学内容来实现德育教育的渗透。首先老师在教学之前一定要充分准备教材内容,总结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比如说教材中有非常多描写父爱母爱的文章。通过这些文章的学习不但可以使学生们体会到文字之美,还可以把他们的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发出来,在这样的教材熏陶中久而久之自然能够受到德育的熏陶。比如说在进行《母亲的恩情》这篇课文学习的时候,课文以讲故事的形式,巧妙而自然地引出古诗《游子吟》,这篇文章具有非常浓重的情感色彩,赞美和展示了母亲的无私和母爱的伟大。在实际教学的时候,老师一定要把文中德育渗透点充分挖掘出来,从而激发学生内心对母亲的感激和报答之情。
2.3注重德育教育的目的性,强化融合
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渗透德育教育,以此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因此,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将这一目标作为中心,加强品德教育的融入,在实际教学的时候,积极采用科学有效的方式,将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进课堂学习中,通过师生之间的有效合作实现品德感知。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将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出来,通过高效的联动机制,以此达到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的双赢。例如,在进行教学《乌鸦喝水》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使学生初步了解这个故事,随后再对学生提出问题,当乌鸦出现口渴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感受呢?教师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象故事情节。接着,教师让学生根据课文对课堂对事件的发展进行推测,然后提出问题,如果你是文章中的乌鸦,当遇到了这样的困难会怎么办呢?教师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快速地融入进教师所设定好的故事情境中,以此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2.4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
语文老师不但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还可以在课后实践中把德育教育渗透进其中。通过多元化的课外兴趣活动,让学生们将掌握的语文知识应用进实践中,培养学生们的个性特点,还可以把他们升华文化素质和审美能力提升上去,最终把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出来。在对《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学习完之后,老师完全可以组织一些课外实践活动,像在课后进行一些相关的文章阅读,绘制以爱为主题的小报,或者是组织爱国主义的演讲活动等等。通过实践活动把学生们的语文应用水平提升上去,增强他们的人文素质和强化爱国主义,最终实现德育教学的渗透。
三、使学生作文写作、生字学习与德育教育相融合
3.1加强学生作文写作训练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之中,作文是渗透德育教育的良好途径。教师通过作文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抒发自己美好的情感,也可以引导学生辨别世间的好与坏。之后,教师可再及时地对学生进行课外活动的教学。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也可以让他们的思想受到良好的熏陶和培养。教师需要对课外活动的设计进行规划,选择适合他们年龄的活动,并选择一些积极向上,正面的活动,从而达到培养他们优秀品德和积极向上精神的目的。因此,在开展教学之前,教师要对此进行设计并提供相关的帮助,让他们通过学习来得到更好的德育教
育,从而培养其优秀的精神。例如,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写作的时候不仅需要明确语言使用技巧和规范,还需要自身拥有积极的、进步的思想和精神。在写作的时候,学生要结合自身的实际,表现出自己的写作热情。教师要通过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以及社会调查等方式来增加学生对社会的了解程度。教师要适当开展一些积极、正面的诗词朗诵会以及故事会,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教师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充分渗透德育教育,将语文能力的培养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鼓励学生用作文的方式讲真话、记实际。
3.2生字学习与德育教育相融合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汉字储备库相对缺乏,对于很多汉字还不认识,所以作为小学语文中的重要教学任务,生字的学习就变得至关重要。教师可将德育教育和生字的学习结合起来,使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和发展。含义丰富、构造鲜明是中国汉字的特点,笔者详细地理解每个汉字不同的结构特点,在对学生进行授课时,详细地讲解汉字的构造方式,使德育教育和汉字联系起来。比如在学习汉字“爱”的时候,笔者将汉字“爱”组成爱护、友爱、关爱等词,并让学生使用这些词语自行造句,然后阐述自己对于“爱”这个汉字的认识,让学生在学习中明白爱的精神和意义。另外还有:停,人与亭,教导我们休息是为了往后的路能够走得更好;劣,少与力,教导我们比别人差,不是先天决定的,而是你没有别人努力,催促我们奋发向上;路,足与各,让我们明白自己的路只能够自己走,让我们学会坚强;海,水和海,每一滴水的凝聚汇河成海,让我们明白积累的重要性。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与之类似含义深刻的汉字还有很多,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学习,在学习生词、生字的过程中培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无形当中,使学生们的思想品德得到塑造。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德育教育这一教学工作是小学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方面,小学素质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就是要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小学教学的每个环节中。新课改的发展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师们也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探索在小学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实现传授知识和德育教育的完美结合,进而实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重要德育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考[J].王福贤,马松山.西部素质教育.2017(07)
[2]寓德育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索[J].刘霞.亚太教育.2015(10)
[3]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现状与尝试[J].程春兰.科技视界.2018(20)
[4]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及策略[J].王丽丽.西部素质教育.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