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彭
安徽省六安市裕安职业学校 237131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为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则需要不断地提升教学质量,以使得教学内容得以有效的渗透至学生的学习之中。在中职学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专业性的培养更是关键的部分,作为专业课程的基础学科,语文课程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就针对于中职语文的课堂教学展开讨论,以探究其中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中职学校;中职语文;语文教学;教学质量
引言:
不同于普通高等学校的教育方向,对于中职的教学而言,其学科教育有了更深层次实践意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则需要以当下社会的发展为基准,进而针对教学模式加以创新,通过多种形式的方法进而对其进行设计创新,并实践于其中。使其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与实践培养。
一、重要性分析
显而易见,语文作为基础性学科,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同时,作为基本的学科,语文更是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提供了基本的前提条件,比如其中阅读能力的培养、语言能力的培养等等都是其他专业学科学习过程中所应当具备的基本技能。此外,语文的教学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更是具有综合性素养的培养教育。因此,语文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教学意义。
二、中职语文的教学原则
(一)开放性
对于中职学生而言,教育不应当仅仅只局限于教材根本,而是提高知识的开放性,结合基础教学知识,进而丰富更多的知识内容,以延伸学生的知识领域,使得学生的视野得以有效的开拓,从而提升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的文化素养的有效培育。
(二)主动性
主动性是以培养学生对于学习的自发性意识,在面对相对成熟的中职学生而言,其更具有自身的想法与意识,因而对于教师的管束不再过分依赖教师的监督与督促,而是更具自我意识的形成行为习惯,主动学习。基于此,教师在教学时则应当转变教育课堂角色,以引导的方式促进学生学习,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及主动性。
(二)拓展性
拓展不仅指的是教材内容的拓展,其同样也指教学形式的拓展,即课堂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之内,基于中职学生的培养方向,而是应当将其更多的面向校园活动、面向社会等[1]。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时,可创设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比如演讲比赛、辩论赛、项目活动等等,进而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三、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策略
(一)兴趣的有效培养
兴趣的建立是一切学习的前提与保障,对于中职学生而言,语文不再具有趣味性,教师的教学更是形式化,使得学生对于其兴趣逐渐消逝。同时,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观念亦不正确,认为其已掌握了基本知识内容,能够有效地进行沟通与阅读,进而认为语文的学习“可学可不学”,从而导致教学质量无法得以有效的提升。基于此,教师则应当从根源出发,开设丰富的教学活动,营造浓郁的语文学习环境、运用幽默诙谐的方式展开语文内容的教学等等,从而全面角度化的引发学生的关注,以促进学生的兴趣学习,从而为语文课堂的有效建设创造基础条件。
(二)多样化的教学形式
1.问题引导,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对于中职学生的学习教育而言,应用性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因而在此过程中,亦是需要教师全面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基于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以学生为教育的根本,创设丰富多元的新型教学形式,进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训练与发展。在此基础上,不论学生的毕业走向基于哪个方面,教师都应当将这一能力的培养作为首要培养方向,以促使学生掌握这一基本能力,以促使学生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展开自主学习。基于此,教师在教学时,则可以设置问题引导教学的形式,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从而使得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逐渐学会自主学习,掌握自主学习的基本方法[2]。在此期间,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则应当以简单到难的层面、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创设问题,从而将课文内容有效的教授给学生,使其在思考教师所设的问题过程中,得以学习教师的思维模式,进而掌握其中的学习要领,以使其学会学习的有效方法,促进自学能力的有效形成。。例如,在中职语文教材的基础模块上册中学习第一课《我的母亲》这篇课文时,教师则可以依次由简至难的创设一系列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根据题目的设定有序地进行阅读学习,进而再由教师带领学生贯穿问题,统一指导,同时进一步细化问题,与学生展开教学互动,从而促进学习效率。
2.合作探究,促进学生综合能力
合作学习在现代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因其具有多种作用效果,因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类型的科目教学过程中。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中职学生而言,这一课堂的设置再好不过,其不仅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同时还能够使得学生在合作中学会有效地与他人协作,以更加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亦可将合作学习融入到实际教学过程中,以推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在此期间,教师则可以创设多种形式的合作教学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培养。比如,除了课堂教学之外,教师可以分配预习任务,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完成;再比如,在学习完课程内容之后,教师还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创设相应的主题以促使学生通过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等等。
3.实践训练,结合理论高效学习
从教材的设计来看,其中融入了更多关于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内容部分,比如在基础模块上册中,各个单元的表达与交流部分,如第三单元的自我介绍、第四单元的电话交谈、第五单元的复述等等,其都是以训练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语言运用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亦是应当树立以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育观念,在培养学生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对于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此过程中,教师则可以组织学生多样的实践活动,以促进学生实际能力的有效培养。比如,在进行“自我介绍”的训练过程中,教师则可以为学生随机创设情景,以培养学生随机应变的能力,使得学生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下大方、得体地进行自我介绍,比如,在面试过程中、在与同事结识的情境下、在班级中的自我介绍等等。如此一来,不仅优化了课堂教学,更是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等等。
(三)课堂制度的有效管理
在中职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学生对于课程的学习意识并不是很强,同时,部分学校对于学生的管理也相对较为宽松,这就导致了学生有了一定的选择性,对于课程的学习有了挑剔性,此外,部分学生由于未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受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致使其在课堂的出勤方面较差[3]。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发展具有非常不利的影响效果,更是使得教学风气懒散。因此,学校以及教师应当对于这一部分的教育加强管理,对学生的上课出勤严格管控,并设立明确的制度体系,以提高学生对此的重视度。同时,以此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进而重新建立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以促进教学的有效实施。
(四)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
事实上,大多数教师在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方面,都更多的关注教学课堂的本身,而往往忽略了与学生之间关系的构建。其恰好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关键教育部分,更是提升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教师除基本的课堂教学之外,还应当关注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作为教师,首先应当从自身做起,放低教师的职业身段,以平等的关系身份与学生展开沟通交流,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思想与建议,形成良好的师生共学的教学氛围。同时,在沟通上,教师亦需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朋友的身份建立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从而促进良好的沟通交流,进而全面的了解学生,掌握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如此一来,对于课堂教学的创设则能够收集到有效的信息,从而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更加有针对性的展开教学设计。
四、教师素养的提升
(一)教学智慧的形成
所谓智慧教学,即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应变能力,对于课堂中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得以有效的处理,从而使得课堂的教学能够保持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之中。在此过程中,还需要教师具备强大的心理素质,能够冷静的处理问题,解决问题[4]。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当学会聆听学生的意见与建议、对于问题的思考与理解等等,听不仅是尊重学生的体现,更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过程,教师只有在认真听取了学生的想法,才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与讲解,从而解决学生的疑惑,使得课堂教学得以有效的提升其效果。
(二)专业素养的提升
此外,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同样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能力水平,定期学习新的内容,适应时代的发展学会利用现代科技展开教学,有效的利用现代化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效果。在此期间,教师则需要积极的展开对于自身各方面综合能力的提升,基于中职学生的培养教育中,教师还应当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专业能力、对于现实情况下社会工作的实时了解、计算机应用技术、新型的教学手段等等,以全方位的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对于学校而言,应当鼓励教学展开学习,提升其专业能力,同时,学校亦可开设相关的培训以组织教师进行学习;或是积极挖掘外出学习的机会提供给教师,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另外,学校还可以积极的引入高素质的教师,促进学校师资力量的有效建设,提升整体教学水平,进而为学生的学习教育创设更优的平台环境。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学质量的提升需要教师综合关注教学过程,利用科学的教学方式创新设计教学模式,继而促进课程的有效开展,以提升学生的基础应用能力。同时,教师还应当结合现时代环境下的教育理念,在基础能力培养的同时,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而促进教育教学的有效落实。
参考文献
[1]张森. 谈中职语文教育及提高中职语文教学有效性的途径[J]. 教育, 2016(11):00084-00084.
[2]欧志雄. 探析中职语文教学的有效开展途径[J].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 2019, 000(011):P.124-124.
[3]冉林. 中职语文教学质量提升途径初探[C]// 2015年4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0.
[4]肖琪. 关于如何提高中职语文教学质量的探讨[J]. 教育:文摘版, 2016(12):00207-0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