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26期   作者:谢镇平
[导读] 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科成绩,
       谢镇平
        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西沈小学  363500   

        摘要: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科成绩,通过对语文的教学指导来培养小学生对这一学科的兴趣,是语文教师做好语文教育工作的关键所在。尤其是在国家教育改革的新时期,对学生语文学科学习兴趣的培养,更是吸引了众多语文教师的关注。因此本文就立足于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探索激发小学生对语文这一学科的兴趣和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措施,以达到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目的,为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成绩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学习兴趣;小学语文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开展教育活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进行兴趣培养。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各科学习的开端,如果在这个开端,没有及时培养学生对各门学科的学习兴趣,那么将对以后的学习态度和教师的教学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下面本文将结合小学生的学习习惯,探究能够让小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借以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措施。

一、小学生语文课堂学习的主要特点分析
    
        从学习方法上看,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常常习惯于接受教师的各种指令,按照教师的安排完成学习任务。长期受到这种教学方法的影响,学生就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无法主动的进行学习,所以我们无法根据小学生语文成绩的好坏,来判定学生对语文学科是否就有足够的兴趣。从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上来看,小学阶段的学生在上课的时候比较容易分神,而语文学科又是对小学生终身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的学科,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常常会重点强调语文知识的积累,注重学生语文知识基础的夯实。这样一来就会导致学生只会死记硬背,课堂活跃氛围也会降低,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也就更弱。甚至有很多学生在进行语文课堂学习的时候,毫无课堂参与意识,长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各种安排。种种迹象表明,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语文学科学习当中,其学习兴趣与学习意愿通常不强,大部分时候都只是在被动学习。

[1]

二、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方法讨论

(一)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感
    
        小学生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注意力难以集中,因此当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时,便会要求学生整节课都规规矩矩地坐在座位上,抄写笔记,听教师讲重点内容的话,很多学生都会在这个过程当中出现分神的不良现象。所以教师就可以针对学生的这一主要特点,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比如,在每节课上课之前,教师都可以开展一轮成语接龙的小游戏,不仅能够起到暖场的作用,而且还能够让学生积累一定的成语知识。另外,教师还可以在讲课的过程当中,采取击鼓传花的方式来抽取同学进行提问。把这种游戏方式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就能够让学生在娱乐当中学习,集中注意力来进行语文课程的学习。教师还可以采取我是小画家的这种方式,就比如朱自清的《春》,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如果总是由教师一个人对学生灌输知识,那么学生很容易就会走神。因此,教师可以抽取学生到黑板上,通过教师对课文的具体描述,根据自身的想象和理解,画出自己想象中的春是什么样子的。由上可见,语文课堂上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动静结合的语文课堂教学方式,更加适合于小学阶段学生的语文学习。
(二)采取多媒体教学方式,丰富语文课堂的现代化气息
多媒体教学方法的应用,能够大大降低小学语文教师开展语文教学工作的难度。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有的小学语文教师为了方便,常常会直接使用一些网上现有的语文教学课件,认为只要是采用PPT的方式进行教学,就算是多媒体教学了。这样的教学方法,其实没有真正发挥多媒体教学在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的重要作用。除了借助PPT进行教学,多媒体教学还可以为学生提供视频展示、配图朗诵等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工作的时候,要注重在互联网上寻找可以利用的语文教学资源,并将这些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融合运用到语文教学课堂当中来。[2]就比如《精卫填海》这个成语故事,教师就可以在互联网上寻找相应的动画资源,让学生通过观看动画的方式,来深入了解这个故事的内涵。另外小学语文课本上还有叶公好龙等相关的成语故事,教师也可以进行课外延伸教学,选择一些有意义的成语动画视频,将这些成语动画视频作为课外演讲内容带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来。通过这一种课外延展的方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量,而且也能够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变得更加轻松,借此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与能力得到培养。

结语:总而言之,在语文教学活动的工作开展当中,小学生对语文学科学习兴趣的培养,不仅影响到现阶段语文教师的教学成绩,而且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的语文学科发展。因此,语文教师在开展工作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注重知识培养和兴趣培养,双管齐下,使学生自身对语文这一学科的学习兴趣,转化为未来投入学习过程当中的内在动力。只有通过兴趣的驱动,学生才能觉得语文学习是一个轻松愉悦的过程,也才会愿意主动积极地投入到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去。

参考文献:
[1]王超. 浅谈小字语文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19卷第3期
[2]崔炳苗. 漫谈新课标视角下的小学语文课程导语设计.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0年10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