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海
湖北省潜江市渔洋镇五洲中心小学 湖北潜江 433100
摘要:数学是一门和实际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科,或者也可以说数学知识源自于生活而又用之于生活。因此,在数学小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开展教学,注重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开展教学,使学生在情境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也在积极的发生变化,结合实际生活开展教育教学已经成为了当今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也是本文即将论述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生活情境;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情境教学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尤其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数学学科的抽象性和逻辑性等特点,再加上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正处在成长发育的基础时期,所以单纯的依靠教师的讲解学生很难理解数学知识的含义。因此,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开展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它不仅可以降低教学难度,还能使学生全身权益的投入到情境中学习知识、感悟知识。那么具体该如何才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生活化情境开展教学呢?下面将根据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对此提出几点观点和建议。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生活情境开展教学的意义
从小学生的角度来分析,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往往会感觉到数学知识要比其它学科困难,因为数学知识内容比较抽象,而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有效,所以对知识的理解往往都取决于直观感受,通过视觉和触觉获取知识往往会有较好的效果,所以抽象的数学知识对他们来说学习起来比较困难。部分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一遇到困难就会降低学习积极性,这也是影响小学生数学学习效率提高的因素。但是随着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标准的提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从学而生的实际生活开展数学教学,注重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然而想要实现这一教学目的首先就需要教师树立生活化的教学数学教学思维,并且注重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的创新,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更多的生活化因素,创设生活化的问题开展教学。因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可以使小学生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探究,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这也是新课改对数学学科提出的教学要求,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生活情境开展教学无论是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是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改革都有重要的意义。
二、当今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来看,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缺乏生活化教学的观念,所以在具体的教学中部分教师依然采用着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进行授课,在课堂上很少组织学生进行生活化探究活动,即使一些教师有意识的结合实际生活开展教学,那也只是简单的举例一些生活中的数学事件,并没有结合实际生活创设教学情境,更没有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探究,这就导致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不够深入,并且也无法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升。部分教师过度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在教学中为了讲述更多的时候盲目的进行知识的灌输,在课后练习和巩固方面也只是采用题海战术,这种以考试分数为目的的教学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长时间处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还会导致学生出现逆反心理,最终取得适得其反的教学效果,影响了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别提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了。
三、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
(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所以生活经验不足,社会阅历也不够丰富,并且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正处在成长的基础时期,所以教师在讲解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的时候很难听懂,因此学习积极性也会受到打击和影响。但是小学生对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情却有较强的认知,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从而帮助学生在情境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降低学习的难度。例如在开展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可能性》这一课程教学的时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引入彩票竞猜进行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由于彩票在学生的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所以学生对彩票并不是很陌生。通过引入彩票的中奖规律来告诉学生购买彩票中奖的可能性。采用这样的方式创设的教学情境既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又能勾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欲望,对提高教学效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机遇,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
(二)引导学生在解决生活问题的时候加深感悟
对于小学生而言,在他们没有上学之前就已经对生活中数学知识有了一定的认知,比如购买东西需要用到人民币、时间和家庭人数等等,这些都是生活中和数学知识有密切联系的内容。所以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只靠知识的灌输,而是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或许知识,这样才能加深理解。所以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时候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例如在开展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圆柱与圆锥》这一课程教学的时候,在课程刚一开始的时候教师可以布置相关的学习任务,比如在开展本节课程教学的是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圆柱和圆锥物体,通过学生的思考和观察,有的同学发现了水杯是圆柱形的、跳棋的圆锥形的,通过完成学习任务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知识逐渐变成主动的学习知识,并且也感受到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的联系,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从而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习效率。
(三)培养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要使情境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之外,最重要的是要注重培养小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帮助小学生全面的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的。例如在开展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混合运算》这一课程教学的时候,多数学生在进行运算的时候会觉得比较困难,很多地方容易出错,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生活化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进行计算。比如教师可以引入去超市买东西的情境:西红柿两元一斤买了三斤、黄花一元一斤买了两斤,土豆三元一斤买了两斤,然后爸爸给了超市一百元,请问超市要找回多少钱?通过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来勾起学生的计算兴趣和好奇心,之后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计算,在这个过程中,既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也提高了学生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由于很多学生平常也会去超市买东西,采用这样的方式创设教学情境也培养了小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当然,不仅仅在本节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在其它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也可以提出生活化的问题,以此来发挥情境教学的优势,开展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结束语: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的联系,另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情境中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认识到情境教学的作用和优势,并且注重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以此来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忠喜.“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52期
[2] 黄晶.信息化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创设的实践探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年21期
[3] 周玉升.巧用3D打印技术培养学生的空间感——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