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思含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平安小学 157000
摘要:“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这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落实开展课程教学时要抓住学生特点,从兴趣培养入手,深化数学教学。只有让学生的兴趣发展“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能动性才能够被充分调动。文章也将从环境利用、联系生活、设置悬念、引导实践、开展活动、激励评价六个方面入手,以小学二年级为例,探析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学生数学兴趣培养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小学 二年级数学教学 兴趣培养 对策
著名教育家皮亚杰曾说到“所有治理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当学生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入迷的探索、入迷的思考、入迷的学习,学生的学习自然是主动的、有效的。处于小学二年级阶段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简单的数学认知,数学兴趣正处于发展阶段。教师应当抓住这一关键期,将兴趣培养落实在数学教学的全过程,落实如下举措:
一、环境利用,唤醒兴趣
环境有着“润物细无声”的积极作用,它能够滋润学生、唤醒学生、感染学生,能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之中接近数学,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自然能够产生数学学习兴趣的花火。为了打造一个趣与知识集合的数学课堂环境,教师可以做好如下准备工作。
第一,要在班级内设定“数学区”,张贴数学符号、进行数学故事展示、数学历史展示等,让学生能够对数学产生无穷尽的探索欲望,为后续学生顺利进入数学课堂进行数学学习做好准备;
第二,要改变学生的课堂座位。可以在落实数学教学时采用马蹄式、分组式的座位,同时让学生就自己的小组起数学小组名称,如“数学我知道”、“学数学、我最棒”等。这样能够轻而易举的将学生带入到数学环境氛围中,以环境做支撑,唤醒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二、联系生活,调动兴趣
生活与数学之间有着无形的连接线,去拨动连接线,会发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无穷奥妙、无穷趣味。小学二年级的诸多内容都与生活有着直接的联系,教师应当抓住教材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做教学补充与教学拓展。让学生能够在生活情境之中感受数学的应用,进而激发学生产生新思考,调动学生的兴趣发展,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治理与解决生活问题,实现学以致用。
如在学习“认识时间”时,教师就可以将钟表带入课堂。让学生们思考“吃饭的时间”、“上学的时间”、“下学的时间”、“睡觉的时间”。这些时间点完全是学生日常生活的时间点,教师利用钟表表盘进行波动,让学生们就表盘展示,对应上述几个时间。学生很快能够基于自己的生活经验,将时间点对应到具体的活动中,对时间的认识快速且有效,在生活实物与生活情境的引入下,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也被充分调动。
三、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正所谓“问能引思”。为了埋下伏笔,让学生们趣味思考、趣味探析,小学数学教师就要在开展数学教学时充分利用“提问”。提问能够让学生们产生认知冲突,以问题解答的迫切性来驱动学生们进行知识学习,是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重要方式。教师在提问时必须注重问题的趣味性、教育性。
如在学习“观察物体”时,为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现在上课伊始,讲述“盲人摸象”的故事。这一趣味故事贴合本节课观察物体的学习中心,教师可以在学生听完故事的基础上,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每个盲人都莫得不一样?他们看到的大象真的不一样吗?”
学生们能够基于故事积极思考,回答问题“位置不同、形状不同”。这时,教师就可以抓住关键,引出观察物体这一知识。在学生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顺利进入数学知识课堂,数学学习兴趣也在问题的驱动下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四、引导实践,发展兴趣
小学二牛年级的学生他们活泼好动、喜欢动手操作,更容易在直观的感性认识驱动下进行知识学习。叫是可以把握学生这一特点,给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实践学习的机会,让学生们亲自动手,近距离接触数学知识。这样的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在手脑并用的过程中学生真正参与到了数学知识探究中,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如在学习“图形的运动”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课本上的图画,挑选学生们上台进行图画移动,将图①、图②移动到对应的位置。孩子们纷纷举手,都想参与这项实践活动,我随机抽取了几为学生,让他们进行移动展示。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学生很快理解的平移的概念,知识重点有效掌握。
五、开展活动,丰富兴趣
小学数学教师不要将数学教学局限在课堂上,也不要将数学教学单一的看做是教的活动。为了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中拓展创新,开展趣味的数学活动。
趣味的数学活动开展能够给学生们共同参与的机会,同时有别于课堂上的教学模式,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如在学习“100以内的加法”时,为了让学生们快速进行数学计算,形成数感。小学数学教师就可以开展“小组及时竞赛”的趣味数学计算活动,让学生们在小组内部完成教师所提供的题目,最后根据用时和正确率来判定小组的输赢。这样的趣味活动既能够让学生在强烈的竞争欲望下认真完成计算,又能够在训练之中让学生高度紧张、正确认识,从而熟悉加法计算,教学既有效又有趣。
六、激励评价,巩固兴趣
当然,为了巩固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发展。小学数学教师在落实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也要注意融合激励教学法,适当的鼓励、认可学生,给学生无穷的信心,唤醒学生对自我的积极认同。这样学生能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学习成功感,学习兴趣也能够长期巩固。
教师要注意在评价过程中考虑激励理念,同时确保教学评价的全面性,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的多能力发展,于教学之中发现学生“闪光之处”,关注学生、认可学生、尊重学生、鼓励学生,从而实现数学课堂的兴趣固化。
结束语:
兴趣的发展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的,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直接推动作用。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学生兴趣发展这一“催化剂”,抓住二年级这一特殊时期,让学生趣学、善学、爱学,以兴趣作为立足点,让学生步入数学世界。
参考文献:
[1]梁翠玲.小学数学兴趣培养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36):111-112.
[2]黄艺辉.小学数学兴趣培养方法[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7(10):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