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凤君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第一中学,山东 德州253500
摘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需要借助一定的方法来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强化其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问题导学教学法的应用可以让学生通过对一系列问题的深入分析和研究来理解数学概念、总结数学模型以及掌握解题技巧等。本文主要分析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合理地应用问题导学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导学;应用方法
引言:
问题导学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根据一些具有良好启示作用的问题来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原理。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并对其数学思维形成更好的锻炼效果。老师在具体组织开展此类教学活动时需要从课前预习,课堂导学以及课后巩固等多个阶段来强化效果。
一、教学作用
问题导学法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中的数学问题创设一定的情境、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并且通过引导学生解决这些问题来对教材中的概念、理论模型以及公式等形成深刻的理解。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参与感、促进其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提升其创新能力。首先,问题导学教学法扭转了传统课堂中老师根据教材内容讲解数学概念、数学理论以及数学学公式的模式,因为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常常难以积极主动的进行思考且容易对老师的讲解产生比较严重依赖感,不利于提升其数学科学素养。其次,问题导学教学法的应用可以让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对数学理论的发展规律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学生不再是根据老师的思路来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而是根据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数学理论的形成、发展以及演变规律等形成深刻的认知[1]。
二、教学策略
(一)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开展预习
在开展高中数学教学时可以要求学生在上课之前对教材中的主要内容进行课前预习并对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做出明确地标注。但是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存在不能抓住重点、态度不认真或者理解层次较浅等问题。因而老师可以通过设置一系列与教材内容结合紧密的问题来强化学生的预习效果,引导其开展深入思考。例如,在学习高三解三角形一章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来了解正弦定理是如何被发现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对这一知识点的起源、数学推演过程以及现实应用等进行全面地掌握。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加深其对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提升学生对于数学历史的了解并提升其人文主义思想。
(二)设置问题导入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的导学阶段可以通过设置一些具有生活气息的、容易引起学生共鸣的问题来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
高中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复杂性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顺利进入学习情境造成了影响。良好的导学效果可以让学生产生更加积极的学习态度并对抽象的数学概念和数学理论产生形象化的思考。因此,老师在课堂导学阶段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来展示一些可以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在开展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教学工作时可以通过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场景来设置相关的教学背景,然后引导学生根据题面抽象出对应的一元二次不等式,这种导学方法的运用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数学抽象和建模能力并提升其思考的深度。例如,老师可以将下面的题面作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导学素材。“某工厂打算通过扩建来提升产量,其要求为后年的产量不低于今年的2倍,求解明后两年的年平均增长率”。那么学生在分析这道问题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将年平均增长率设置为未知数的方法来列出不等式,式子为:,其中的a为今年的产量,x为年平均增长率。
(三)问题导学提升学生举一反三能力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运用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其举一反三的能力。原因是学生在理解一个数学概念或者原理时先从某些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出发,分析现象、寻找规律以及总结数学模型,这是一种更加科学的模式。当其掌握这种学习方法之后还可以将其运用到新的数学知识以及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去。老师在组织开展问题导学的教学工作时可以将那些容易引起混淆的或者具有相似特征的知识点进行类比,然后再引导学生仔细研究这些问题中蕴含的数学知识点并促使其形成深刻地认知。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不等式时可以将其与一元二次方程进行解构特点和解题技巧方面的类比。学生可以发现两种知识点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且在解法上也非常相似,但其实际涵义却明显不同[2]。
(四)设置问题引发课后思考
在课后复习阶段常常需要学生在巩固课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去拓展思维并展开更加广泛地学习,对课堂知识进行强化。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需要老师设置一些具有发散性和综合性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展开研究。例如,在高中数列知识的巩固复习阶段可以将历年的高考题作为主要的素材并引导学生积极展开思考。这些高考题往往在综合性、计算量以及与其他知识之间的关联性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点,学生在课后巩固复习中能够认真钻研这些高考题就必然可以提升其对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结束语
高中数学教学中需要老师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升学生对数学概念、数学模型以及理论公式的理解深度。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通常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问题导学教学方法的运用可以让学生通过对一系列问题的积极主动的思考和探究来获得良好的参与感。老师可以将这种教学方法与课前预习、课堂导学以及课后拓展等进行充分地融合。
参考文献
[1]孔维成.浅议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中),2015, 000(014):98-98.
[2]唐一鸣.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策略应用分析[J].新课程·中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