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艾坤
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孙耿街道中心小学 山东济南 251402
摘要:目前生活化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要积极培养学生实际能力,将其作为广大教师全新的教学任务,从而不断提高生活化教学质量,丰富数学教学内容,并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加深印象,进而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积极性,为小学生今后的学习与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本文特意阐述了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意义,详细分析了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并提出了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策略,以期可以为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提供一些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分析
前言:数学在小学课程中是十分重要的一门学科,若学好数学能够有效锻炼学生自身的思维逻辑能力,并增强学生的判断力。然而很多小学生都认为数学是很难理解的,其实数学是不难学习的,学生只是并没有掌握到好的方法,教师也没有使用适合学生的学习模式,最后造成小学生开始对数学提不起兴趣,觉得很难。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出现,使其以学生为学习需求为主体,积极转变教学思路,将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相融合,从而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记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进而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一、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小学数学生活化过程中,因为教学活动都是师生间互相沟通的过程。所以数学生活化主要是从两方面入手,其一需要积累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其二是让数学知识联系生活。小学生在平时生活当中所要接触到的数学知识有很多,教师在教学时,教师需要根据现实生活对学生进行讲解,从实际生活出发,让他们对数学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些对学生的学习都是有利的。而教师在教学时,通常都是要与实际生活相关联的,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把枯燥数学知识转变为生活知识,可以利用生活化语言表现出数学知识,这样就更加有利于学生的理解[1]。不仅是这样,在从现实生活中提炼知识后,还需要培养学生发展性眼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知识是从生活中而来,最后又回归到生活中去,从而让学生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可以独享学习。
二、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数学是一门具有较强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科。传统教学方法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讲解,教师通常都会忽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长时间处于接受知识的位置,这对学生独立思考和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是不利的。数学是理科中的基础学科,若没有对基础数学知识学习养成一个良好的思维习惯,在之后学习更高层次内容时,会对学生十分不利,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就会制约学生的想象力,从而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
三、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1.转变教学模式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很多教师只是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大多数学生也都只在下面听,这让整个课堂氛围变得十分压抑,造成很多学生都对数学提不起兴趣,感觉数学枯燥乏味。这样就需要转变教学模式,值得注意的是数学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并不只是做越多数学题越好。
教师可以将数学课程进行延伸,教师可以领到学生到课外,仔细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从而让学生真正了解到数学的魅力[2]。平时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中布置一些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习题,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实行小组讨论,从而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身边的数学知识,使数学变得更加趣味化与生活化。
2.创建情景课堂
对小学生来说,其心智不够成熟,使得对事物的喜欢与讨厌都比较直接和简单,通常越是难的知识,就越会让小学生产生巨大压力。数学学科本身就是较为严谨的科目,在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在教学时,一般都比较严肃,这让数学课程氛围变得更加压抑。而由于小学生生活经验少,这让一些知识点在引进生活常识时,通常效果会显得事半功倍。所以学生在学习时会常常举例子,在实际课堂中,有时会有些假设情境,在情境建设过程中,学生会缩短与教师的距离,这样更加有利于让师生之间建立较好的沟通关系。例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创建一个去商店的情境,让学生A扮演商店老板,让学生B扮演顾客,教师则在黑板上将习题写下,小明妈妈给了小明10元,让小明去商店买5个苹果,小明到商店看到苹果1.5元一个,问小明买完5个苹果后,老板需要找给小明多少钱?通过这样的问题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了解到生活中处处都是数学知识,从而达到加深数学知识点学习的目的。
3.在实际生活中融入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最终还会服务于生活,所以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要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进行教学,并且教师也要善于抓住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进行教学,这样更加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数学的熟悉感。教师也要对教学内容加以筛选,小学教师也要整合教学知识点,并对其给予分门归类,并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真正接触到实际事情[3]。例如学生在学习“长度单位”时,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尺子对现实生活中所遇见的事物进行测量,也可以测量学生们的身高等,并观察生活中事物的长度,在了解到长度单位后,通过对实际生活的观察,这让模糊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变成具体的形象物体,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
4.评价体系生活化
不仅需要将数学知识进行生活化,而且不能使用单一的促进教学方法生活化,也需要创建生活化的评论体系。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在评价过程中不能以结果为主,要允许学生可以提出不同的想法,并且要以学生为主体,不能只是对单一的期末测试进行评价。
四、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在我国快速发展过程中,现有的教育体制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与更新的要求,所以就需要改变教学模式,建设情景教学场景,将实际生活与数学知识相融合,并要建设生活化的评价体系,从而促进教师生活化进程得以顺利实施,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与逻辑能力,并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进而让课堂教学效果得到增强,推动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小琴. 探寻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J]. 环球慈善, 2020, (02):1-1.
[2] 马得祥. 数学源于生活——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分析[J]. 数码设计(下), 2019, 000(005):65.
[3] 孙长伟.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应用分析[J]. 考试周刊, 2018, 000(05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