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疑促思,以思促学——浅谈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26期   作者:游珍英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育观对于小学数学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
        游珍英
        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实验小学 351146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育观对于小学数学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强调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分析问题能力,而且对于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数学阅读能力作为做数学题必备的能力之一,具有重要作用。如果学生在做题时阅读不仔细,理解不深刻,就会导致结题思路错误,从而影响做题效果。因此,教师要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来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锻炼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让他们能以阅读为基本,独立的获得新的数学知识。本文立足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如何以疑促思,以思促学的帮助提高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提出对策: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加强引导,帮助学生通过阅读自我学习、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指导和训练。
        关键词:小学数学;阅读能力;教学探究
        数学不仅是数学和符号的世界,更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一个途径。长时间以来,许多小学数学教师认为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是文科学科教师的任务,而在数学课上着重讲述理论知识和解题思路,而容易忽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数学概念、定理、公式等占据了大多数,这些知识都是以概括性极高的语言组成的,具有复杂性和一定的抽象性,学生要是缺少相应的阅读能力,对于学生的学习以及做题都有消极影响。
        一、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
        “兴趣是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的内驱力。”在小学阶段,学生对新奇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而且容易被新颖的教学方式所吸引。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在教学时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讲述一些数学小故事、开展数学游戏等,利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知识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去,提高小学数学课上的教学效率。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于阅读教学的参与程度,使学生通过阅读充分体会到数学的乐趣,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热情。
        例如,教师在讲授小学六年级人教版教材中“百分数”相关知识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课堂上学生阅读的有效性。教师可以先在黑板上写下几个问题“在生活中常见的百分数有哪些?、百分数和分数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百分数是怎么计算的?”。让学生在学习新课前回答第一个问题,等讲授完百分数相关知识后再让学生回答后面两个问题。等学生回答完第一个问题后,教师通过多媒体来展示一些百分数图片,比如衣服上各种成分的百分数、食品包装袋上的百分数、电脑加载时的百分数等,然后在顺势导入新课的学习。并且学生在这节课的学习时,带着两个其他的问题去听课,能有效的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课效率。学生通过亲身经历这些问题的发现、探讨、总结过程,极大的提高了对于数学的兴趣,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锻炼了学生通过听讲和阅读教材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
        二、加强引导,帮助学生通过阅读自我学习
        在学习中,学生借助自身本来的经验去构建新的知识,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才能更好的领悟知识的内容和本质。这对于数学阅读能力培养也是一样的,学生只有通过自身已有的知识来拓展新知识才能更加有效的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
        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讲授六年级人教版数学教材中“分数乘除法”相应知识时。可以先让学生进行阅读,在细读中分析分数的乘除法和整数的乘除法有什么区别,并请学生上台来分享自己的所得。等学生阅读和总结完相应的内容后,教师再进行完善和总结。并且教师可以编相应的口诀来帮助学生增加阅读效果和做题效率,比如分数乘除法的口诀就可以是“一看、二算、三化简”既升华了学生在自我阅读时获得的对分数运算的理解,而且有效的帮助学生在减少做题时因未化简而导致丢分的情况出现。通过这样一种让学生自我阅读、自我总结、自我理解的方式,增强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而且帮助学生构建相应的知识框架,让数学学习变得更加的具有创造性。[2]
        三、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指导和训练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数学课的大部分时间是用来讲授新知识或者做题,缺少阅读训练的时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并且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的阅读习惯都有很大的差别,教师在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独立性,并且给予一定的阅读指导。比如,在阅读时用笔将重要的数据以及量词圈起来,特别是“一对”“一双”“一半”“除和除以”“增加和增加到”等这些词,要着重画起来。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每月抽出一节数学课,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阅读数学的活动,通过这种给予学生阅读的机会,形成良好的数学阅读氛围,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数学阅读能力。阅读材料可以是一些考过的数学卷子、数学报刊、一些逻辑题,让学生先自行阅读,等还有半节课的时候,再让学生前后桌组成相应的小组,通过探讨来发现自己的没有理解的题目或者是错误问题。教师在学生进行讨论的时候,给予学生一定的引导,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和合作探讨能力。并且在阅读训练后教师要让学生及时作出总结,改正在阅读时的不良习惯,防止在以后的做题和训练中出现相应问题。[3]
        结语
        总而言之,数学阅读能力作为数学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能够促进学生相关数学知识的学习,加深学生对于数学问题的理解,具有重要的意义。小学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增强课堂的参与度,并且要加强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
        参考文献
        [1]黄玲侠.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策略探析[J].国际公关.2020(08):105-106.
        [2]刘元军.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实践策略分析[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13):75-76.
        [3]虞新伟.以读助思  以思促学——浅谈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J].数学之友.2020(03):62+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