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天保
湖北省大悟县宣化店镇中心初级中学,432800
摘要: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才要求越来越高的大背景下,教育改革需要持续深入推进,而新课程改革就是对教育改革的践行。在新课程标准确定之后,各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就需要遵循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小学数学教育也不例外。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必须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数学能力为主要目标,因此,运用生活化教学理念,实施生活化教学策略,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技巧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对学生的长远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实施策略
新课程标准的制定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教师在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时,需要根据具体的新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选择应用科学合理的教学理念,只有如此,才能促使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小学数学内容相对简单,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比较密切,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生活化教学理念和模式,通过创设生活情境,不断提升教学效率和效果。
一、开展生活化教学的原因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而小学生的认识能力需要逐步培养,在小学阶段,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还不足以满足数学教学的需要,因此,教师必须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生活化教学理念就是将学生的日常生活与数学教学联系起来,这对教学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同时,当前的数学教学中也存在很多问题,生活化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提高数学教学水平。当前很多小学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时,所举的案例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没有密切联系,学生无法产生熟悉感,也不能较好的理解数学知识,这就导致数学教学效率和效果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还有部分教师对生活化教学缺乏全面了解,对生活化教学的作用认识不清,没有将生活化教学贯穿到数学教学的方方面面,导致生活化教学的作用无法得到有效体现。此外,教师没有引导学生养成观察生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习惯,导致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这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和生活能力的提升都非常不利。有鉴于此,教师必须对生活化教学进行全面分析和了解,认识到生活化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并将日常生活与数学教学联系在一起,运用灵活丰富的方式,实施生活化教学,促使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不断提升,并未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加强发挥积极作用。
二、开展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而数学知识又相对比较抽象,运用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情景和事件,开展生活化教学,不仅可以拉近数学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探究实际问题问题的热情和兴趣。同时,日常生活中本身就涵盖大量的数学知识,将数学教学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可以拉近数学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距离,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探究数学知识,也可以将数学知识积极的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此外,开展生活化数学教学,也可以不断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思维。
三、具体实施措施
(一)加强数学教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我国各地区的差异较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现状也存在差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主观的根据自身的理解和认识开展生活化教学,而是要在详细调查分析学生日日常生活的基础上,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开展生活化教学,只有如此,才能使生活化教学真正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得到落实。同时,教师也需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学会观察学生,并积极搜集与数学联系较强的事例,为生活化教学活动的实施积累资料。比如,买水果的数量、单价、总价等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事件都可以运用到数学教学中。此外,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养成观察生活、在日常生活中积累数学素材的习惯,让学生在数学教学与日常生活过程中逐步养成数学思维习惯,提高数学思考能力。比如,在认识图形的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说出日常生活中的图形,并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将数学图形和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以此强化学生对图形知识的理解。
(二)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情境化教学就是让学生沉浸在比较真实自然的情境中,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学习数学知识,这种方式真实性相对较高,可以有效拉近数学教学和学生日常生活之间的距离,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教师在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时,应将真实性放在重要位置,让学生通过教学情境详细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情况,促使学生逐步掌握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在真实自然的教学情境中,学生需要根据实际环境的发展变化自主的选择合适的方式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得到有效提升。同时教师还可以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而问题情境的创设就可以帮助学生提升探究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的思维、思考能力不断提升。
(三)开展丰富多样的游戏活动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好奇心和玩心都比较重,教师在实施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开展丰富多样的游戏活动,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尤其是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游戏活动开展数学教学,让学生直观的了解数学知识,掌握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引导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比如,在学习加减法时,教师可以拿出瓜子、樱桃等学生比较喜欢的食品,让学生自己运用数数的方式学习加减法,这样学生之间不仅可以加强交流,还可以自主的学习到加减法知识,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结语
总之,生活化教学理念和方式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引导学生培养数学思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但是,要想使这些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就需要教师积极主动的选择合理的方式,并在日常生活中积累大量有用的素材,创办趣味性与生活化特性较强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真正沉浸到生活化教学过程中去,以此实现生活化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姜萍萍.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实施策略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7).
[2]张照春.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实施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0(80).
[3]刘进美,苗芳.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实施策略研究[J].中华辞赋,2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