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学智
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中学 674499
摘要:在高中阶段,数学是一门极其重要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传统的数学教育与数学核心素养;课程的结构与标准描述;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和评价,都是课程标准修订中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教学与评价;课程结构与标准。
这次修订的相关依据与要求有着两个重要的背景,第一,在2012年,教育部组织了一场关于《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调查,制定了一份详细的报告,报告的内容都是有关数学标准课程修订的重要依据。第二,党的“十八大”提出“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与2014年教育部有关课程改革的文件都提出了有关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而且也指出了“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这一重要要求,这成为有关修订内容的重要原则。
关于数学核心素养:按照以上的两个重要依据与原则,对于数学课程标准的修订不仅要明白什么是核心素养,而且还要在讲述数学内容时突出其地位。为此教育部专门设立了研究小组,研究出了核心素养的定义与各个方面的具体指标,由此来定义出数学课程中核心素养。数学是高中阶段重要的学科之一,无论将来是否从事有关该方面的工作,我们都要用数学的来观察、思考、表达世界,这也就是高中数学的核心素养,所以广大教育工作者在编写教材的同时,也需要将核心素养融入其中,为此,将这些进行具体的描述是课程标准的重要任务。
如何用数学来观察呢?这就需要数学的眼光,也就是数学抽象,为何?一切数学的研究都源自于现实,通过现实世界的抽象来得出有关数学的种种方法。正因如此,数学才能用具体的数字或者图形来描述现实中的普遍规律,而与数学抽象最相关的便是直观想象,它是数学抽象的基础,因此把直观想象列为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一个要素。如何用数学来思考呢?这就需要数学的思维,也就是逻辑推理,数学离不开逻辑,推理则是从命题到结论的一个过程。正因如此,数学就显得比较严谨,而高中阶段的数学运算则是逻辑推理的一种表现形式,所以数学运算也列为数学的核心素养要素之一。如何用数学来表达呢?这就需要数学的语言,也就是数学模型,而数学模型也就是一个个数据,数学应用也因此变得广泛起来,而数据处理也就是要考验分析的能力,因此也将数据分析作为要素之一。
传统数学教育与数学核心素养:传统的数学教育核心是一维的,也就是获得知识技能,而随着课程的改革,我们将增加两个即过程方法和情感价值观,将其变为三维目标。对于数学的基本思想,有着两个判断的标准:第一,关于数学的生产与数学的发展,第二,所学习的人须具备的基本品质。在这基础之上概括出数学思想所包括的内容,这这与传统的数学教育并无区别,只不过将数学的核心素养融入了进去[1]。
课程结构与标准的描述:由于高考文理不分科了,也为了适应上述的两个大背景,课程也分为了3种必修、选则性必修、选修。必修占据了8个的课程学分,选择性必修占据了6个学分,选修则占据了6个学分,对于选修,学校则按照学生的发展、兴趣来提供课程。在高中学习中,初中的知识也很重要,如函数、几何、代数等等知识,在高中也有大用。此外还建立了一些其他模块主题,连接着其它两门课程。对于标准,在课程中添加了一些学习目标与要求这一模块,将教学的内容与所要学的目标结合起来,之后再划分出3个水平,一一对应3个基础课程。
每一个水平都能是涉及到数学的核心素养,并且希望编者和教师能够灵活的把握标准与学业的各个阶段相对应的内容。让学生掌握数学的知识技能,而且也将数学的核心素养也提升起来。最后课程也将核心素养的要素与学业质量要求标准写在了两个附录之上,分别为A、B两个附录[2]。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四基”,一个非常重要的名词,它是数学核心素养的基础,那么,学生对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就离不开“四基”,知识技能,体会感悟知识的本质与其中所蕴含的基本道理,这些都是“四基”所要求的,以此来鼓舞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的领导也对学生数学知识的培养非常重要,知识,不是一直灌输进去的,而是学生通过自身的思考,交流,将之前的种种联系起来,最终自己理解的。因此,教师对数学内容的道理,与数学课本上设计的文案需要进行充分的整合,这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与知识技能的掌握尤为重要。
例如函数,在初中是使用变量关系来定义的,而在高中是使用对应关系来定义的。这就给学生留下了函数有着两种定义的观念。所以,无论是数学的概念还是数学的定义,数学的计算方式,高中对于初中都有着变化,那就是更加抽象,尤其是数学。就如之前所说的,学生应该充分的理解函数的定义,并不是按照书上的内容来进行机械的记忆,这样让学生进行数学知识技能教学与知识本质道理的理解,才能让学生引起对数学的思考,理解其本质,形成学习数学的思维能力[3]。
情境问题也是核心素养的教学内容之一,适当良好的情境能够启发学生对数学的思考,并且核心素养也是由情境表现出来的,例如数学知识、学习态度和数学学习能力等等,情境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包含了各个层次,如现实、数学、科学等等情境,每种情境又可以分为其它不同特点的情境。如对于学生,有着简单的。较为复杂的、复杂的,这三个对与问题的不同层次。情境与问题不分家,而在于问题的本质能否被表达出来。
基于核心素养的考试评价:各种考试一般都会涉及到两个方面的问题:评价的方式和命题的形式。所以,要想改变单纯的“一张纸”的评价方式。我们可以进行一些其它方面的评价,如日常评价,除了考试评价外,学生的作业完成度,课堂上的表现,都可以纳入核心素养的评价当中。这样的好处不言而喻。而关于命题的样式,我们也不能一味的强调做题,可以做出如下转变:第一思维能力的考察,知识点是一方面,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应紧随其后。第二,问题解答的多样性,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理念给出答案,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达成了数学核心素养的要求[4]。
最后,感谢众多教育工作者以及各个专家的支持与关心,他们提出的建议与一些问题,使得修订工作能够变的更加顺利。
参考文献:
[1]孔凡哲. 关于《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理解分析[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8, 000(004):8-12.
[2]王会书. 高中数学抛物线切线的问题探究[J]. 启迪与智慧(下半月.儿童版), 2020, 000(003):P.44-44.
[3]吴丽华, 白金.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认识与思考[J].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 2018, 000(012):29-31.
[4]杨丽. 基于新课标实施高中数学课程的关键问题[J]. 基础教育参考, 2019(8):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