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学胜
黄冈第二高级技校 湖北黄冈 438000
【摘要】本文主要从在环境中养成教育形成品德、抓队伍建设在服务中转化学生和抓管理在机制创新中强化德育等三个方面阐述中职学校如何强化德育教育
【关键词】环境 养成 机制 品德
一、抓环境,在养成教育中形成品德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认为: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校抓环境促养成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养成品德、品德成就人生”,养成教育成为我校德育教育的一大特色。
第一、在规范的管理中养成。首先是全员管理。抓细节,细节决定成败。通过学校每一位教职员工有义务有责任去管理和教育那些行为细节偏差的学生,使那些行为有编差的学生得到及时纠正并养成良好的习惯。如:不攀枝折花、不践踏草坪、不随地吐痰、不追逐打闹、不插队拥挤等;其次是制度管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结合实际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学生手册》,入学教育时发给学生,作为学生管理依据。该手册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习生活常规、考勤考核、奖惩细则、学生违纪处分条例、奖学金评定细则、模范标兵评选条件、模范集体评定条件、礼貌公德“八做到”、人身安全“九严禁”都有明文规定。学生进校必须佩带校牌,必须注重仪表,不穿奇装异服,不搞奢侈消费,男生不留长发,不穿拖鞋短裤,女生不烫发染发,不戴耳环项链。一本册子,一个牌子,一个样子规范学生行为;再次是自主管理。学生会专设了文明礼貌岗,以学生为主体制止不文明行为,以扣分形式每日进行通报,强化了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校园内形成了一种文明和谐的风气。
第二、在刻苦的学习中养成。入学教育,从严开始,“不严于始,将毁于终”,学校把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作为养成教育的重点。首先,鉴于中职学生入校门槛低,“素质差”的特点,在新生入学时进行为期一周的军事训练和入学教育,培养学生遵纪守法意识、国防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品德和铁的纪律。其次,组织学生观看中职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录像,重新学习《学生手册》。再次,引导学生形成良好品德,渗透式德育“把人生当成一本书,把课本当成这本书的注解”,在学习中学生很容易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他们通过专业技能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产生对美好未来的憧憬,通过对职业规划和职业道德的培训逐步产生对求知的渴望,他们以书中伟大人物作为榜样,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因此,学校始终坚持学科教学渗透德育,在刻苦的学习中养成品德。
第三、在丰富多彩活动中养成。养成教育不仅限于学生的日常行为的养成,课堂上的有意引导和环境的影响,还要充分利用各种生动活泼的活动,开辟第二课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团队精神,如举行升旗仪式、歌咏比赛、书画比赛、兴趣小组、演讲比赛、主题班会、学雷锋纪念日、捐款等活动。我们在校外建立了两个德育基地,校对面的福利院居住着二十多位孤寡老人,每年有二百多人次自发去帮助老人打扫卫生、洗衣、送钱物,去年学校认真组织全校学生学习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结合实际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结合学校实际各班级制订了自己班的核心价值观。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学生感到当代中职生的价值观是什么?通过以活动为载体,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改进,形成了良好班风和校风。
第四、在爱心教育中养成。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别人的关爱,同时又要不但付出爱。因此,爱心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主课题。扶贫助残、捐资助学、拾金不昧等好人好事层出不穷,2017年、2018年连续为身患骨癌的赵强、黄海亚同学共捐款四万多元。
第五、在校园文化氛围中养成。“墙壁会说话,草木皆育人”这是学校德育的又一亮点,学校十分重视校园文化特色建设。自2005年学校成立“校园文化研究室”这一职能部门,来专门负责校园文化的研究和建设,不断优化育人环境,营造浓郁的育人氛围。醒目的校训、校风、学风、教风时刻在提醒学生“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名人画像、自制标语激励学生不断奋进。楼道里,校门口文明用语,意在告诉每个学生,文明的中职生准则是什么。宿舍楼上写的“谦恭礼让,尽展君子风度”、“和声细语,方显才女气质”时刻提醒学生注意文明、礼貌,德育墙上先进事迹你追我赶,黑板报上学习典型个个动人,有个性,有特色的教室布置,似乎委婉地在说“明天的成功源于今天一点一滴的努力”。优美整洁的校园环境,独具匠心的文化氛围,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净化了学生的心灵。
二、抓队伍,在全员服务中转化学生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是现代教育的精髓。
黄冈第二高级技工学校人根据实际情况,在不同时期提出不同的办学宗旨:从“为最普通的孩子成人成才寻找出路”到“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体现办学者办学理念的飞跃。为了学生能够更好地学到知识,学到技能,不断形成良好品德,学校坚持以人为本、民主办学,全力抓好师资队伍建设,为优质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鉴于中职学生普遍素质偏低的实际,抓全员服务,重点做好学生思想转化工作。
1、民主办学,树立教师主人地位,使教师乐教。学校明确提出“以人为本,民主办学”理念,并大胆提出教师是学校的主人。因为没有教师的辛勤工作,就难以提高办学质量,难以扩大招生规模,难以提升就业安置。学校推行民主办学后,教师主人地位得到充分体现,校务公开、财务公开使教师真正认识到办好学校依靠教师,学校办好为了教师,没有学生办不了学校。因此尽管中职学生成份参差不齐,但转化学生、关爱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积极性不断提高,因此,外校的领导来校参观时感叹道:“黄冈第二高级技工学校的经验我们没法学”。
2、突出宗旨,树立教师主导地位,使教师爱教。
学校的办学宗旨是“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韩愈曰:“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陶行知也曾说:“教师的职责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教师不是高高在上,而是要与学生打成一片。教师教育学生,主要体现在“引”,不仅教书还要育人。其主导作用:其一,学校注重实际,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还注意因材施教。为了体现服务质量,学校每学期期末进行评教活动,所谓“评教”,就是学校在期末组织学生对各任课老师师德进行评价并打分,根据打分情况,直接与工资挂钩。其二,育人方面,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班主任工作中的四见面,体现班主任在小事中关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学生。学校的各项活动的开展班主任进行现场指导,让师生分享成果、共享快乐。
三、抓管理,在机制创新中强化德育
“大处着眼,文化建设统领全面;小处入手,细节管理打造品牌”这是我校德育工作基本思路,在抓德育工作中,依靠创新的机制确保管理落到实处,依靠健全的制度确保德育量化细化。学校强化了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完善了各项制度,保证了德育工作有制可依,有章可循。“一网”、“两课”、“三制”、“四率”和“五定期”独具匠心,使德育工作更趋规范化、科学化。
1、建好“一网”: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网。
学校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主管校长、工会主席、学生科长、团委书记参与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主管校长 学生科 综治办 学生会;总支书记 团委 团支部,一级抓一级,下级对上级负责,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德育工作网络。
2、上好“两堂”:即视频课堂和孔子学堂
通过“两堂”教学,让学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孔子学堂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事,学圣贤、做好人。视频课堂让学生在教室能知天下事,学习先进人物事迹、学习工匠精神、了解中国制造,学习中国历史、党史。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立德树人,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涵,也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既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又为其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奠定坚实的基础。
3、订好班主任与家长定期联系制、干部包班制和连带责任制。
定期联系制就是学生回家由班主任发放回家签字卡,方便家长和老师的联系,了解学生假期的动向,制约学生夜不归宿,引导学生合理消费,促使其养成良好品行;干部包班制,就是让学校领导及科室干部担任班级副班主任,深入班级实际,掌握一手材料,协助班主任解决疑难问题,提高教育效果,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互动。
4、结好“四率”:班主任到堂率、事故发生率、学生巩固率、操行得分率。
学校突出岗位工资,一个班主任一个岗位,学生科按月对班主任进行考核,月小结、年总结、结算四率作为考核班主任班级德育工作的依据,与工资挂钩,提高班主任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
5、五个“定期”:定期联系公安局、派出所、司法局来校开展法律咨询、法律专题讲座;定期进行劳动、卫生大检查,开展义务劳动;定期评选“文明寝室”、“文明教室”及仪表仪容检查;定期组织学生观看爱国、普法等方面的电影和电视或记录片;定期组织“我与法”主题征文、法制知识竞赛、以思想道德为主题的黑板报评选。
总之,我校经过实践,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德育工作之路,同时也感受到以德立校能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提高学校整体办学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