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内涵及培养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26期   作者:杨黎
[导读] 历史是高考文科类考生的重要科目之一,
        杨黎
        贵州省铜仁市印江中学   贵州 铜仁  555200
        摘要:历史是高考文科类考生的重要科目之一,学习历史,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从古至今的历史故事和事件,而且历史核心素养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在进行历史学科的教育教学时,需要应用相应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最近这几年来,越来越多的老师都在践行着素质教育理念,也越来越重视学生在各个学科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关于高中历史学科,以往的教学方式,只以成绩为主,只要能取得好的成绩就可以,很多学生采取的就是死记硬背的方式,但其实对内容的理解微乎其微。依照现行素质教育的要求,是需要老师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采用相对应的教学策略,来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一、历史核心素养的内涵
        1.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简单来说,就是让学生对于历史有一个最基本的认识,认识到有关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所有的历史事件其实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这一观点。这个是高中历史学科中最基本的核心素养内容,高中历史老师应当特别注意这项核心素养的培养。
        2.历史解释
        所谓历史解释,主要是指学生自己通过分析一些历史相关资料,结合相关的历史人物形象介绍,再加上相关事件的具体情况,得出自己特有的理解或想法,这种独特的理解可以从多个角度,甚至是不同的价值观来分析总结的结果。所以教师在历史教学当中,需要让学生能够正确地对历史资料、历史解释和历史叙述的不同,再通过自己的分析得出一个自己的主观结果。
        3.历史理解
        历史理解,指的是在学习历史相关知识的时候,对于人物及事件展开合乎情理的想象,不能随意发挥,曲解了历史史实。对于一些缺失的内容,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来进行补充,但是要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来进行补充,要保持客观的态度。
        4.时空观念
        历史学科有一个特有的特征就是时空观念。这个主要是说学生在学习历史相关知识时,对于里面涉及的一些人物及事件,要结合当时的时代特点去理解,不能以现代人物的思想去理解那个时期的事件,这样的话,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是没有帮助的。
        5.史料实证
        这个核心素养主要是要求学生要有收集并还原相关历史资料的能力。学生通过学习或者阅读相关历史人物或事件的书籍,来收集更多的历史资料,在储存一定的资料后要对资料进行分析,把真实有价值的史料筛选出来,然后发挥自己的想象来对历史事件进行还原。因此,高中历史教师还需要不断地培养并努力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二、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具体培养策略
        1.巩固课堂知识,奠定学科素养基础
        高中历史教材主要内容是近现代史。近现代历史发展快速,变革多,且时间线紧密,很多时候几年时间就发生了很多改变历史的事件。

教师需要以巩固学生基础知识为出发点,来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要将知识内容建立成一个知识框架,帮助学生以知识框架为基础来更快、更好地掌握知识,学生也就能够对枯燥的历史知识感兴趣,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所以,教师自身得要深刻认识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只有自己对核心素养有了深刻认知,才能更好地去教授学生历史知识。比如,在讲解关于君主专政制度时,教师可以通过列举中国古代一些能反映古代政治制度的历史事件,这样学生就可以从根源上来对君主专政制度进行理解,通过自主分析,来对这种制度进行更深入的了解。教师在讲授到这个内容的时候,除了讲授课本上的知识,还应对君主专政制度进行适当的扩充,让学生通过对古代的各种等级制度和行政划分的认真学习来更加全面、系统地理解相关知识点,认识到中国古代持续了一千多年的主要政治制度就是君主专政制度。在为学生提供背景资料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讨论对于这个制度的看法。这样对于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是非常有帮助的。
        2.关注情感体验,强化思辨能力
        很多高中生在学习历史知识时会有一种感受,就是因为很多历史事件跟现代相隔久远,且当前人们的思想跟古代人们的思想是不一样的,有时候会很难理解。这时候就需要学生尽量结合自己的经验,或者想象自己处在那个时代那个情景,这样学生就会有一些特别的情感体验。同时,为了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从不同的角度来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并使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历史事件。因此,教师需要注意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感受,并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历史的理解,让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一些见解。例如,在教学《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时,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关于改革开放的歌曲,利用现代一些事件介绍当时的时代背景,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习热情,也能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当时的相关历史事件,在教学主要的内容后,让学生讨论三个问题:第一,阐述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背景及原因;第二,针对浦东的发展阐述对外开放的新发展;第三,列举对外开放的成果。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与合作探究,让学生根据问题来分析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并在问题探究中不断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3.引导独立思考,提升核心素养
        当前,不管是高中还是小学,都在践行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要求有独立思考能力。高中教师就更要引导学生独立自主的思考和探索。学生通过对相关历史事件进行独立思考,很有可能会有新的看法,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表他的看法,并引导全班同学一起讨论,这样学生在学习历史学科知识时就更积极了。另外,由于学生相关知识储备不足,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时,还要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理解历史知识。例如,在进行有关货币发展变迁的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展示给学生看古代不同的货币样式,来大致了解古代货币的实际大小和重量,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模拟古代的交易场景,利用交子这一货币进行交易,让学生能够跟家直观地认识到利用交子这一货币进行交易的烦琐与麻烦,从而进一步认识到货币改革的重要性,以及当前社会纸币流通的原因,以及以后发展数字货币的意义。
        三、结论
        总之,在当前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历史核心素养已成为重中之重,且对学生以后的成长和发展都有很重要的意义,作为高中历史教师,必须认真落实、深度践行核心素养的内涵,并借助诸多有效性、针对性、科学性教学活动的设计,促使学生在实践与探究中逐步提升自己的历史核心素养,获得全面且多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潘红岩.高中历史教学中五大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名师在线,2020(17):37-38.
        [2]薛蕊.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探究[J].天津教育,2020(17):123-124.
        [3]黄建英.从核心素养培养角度谈高中历史教学策略[J].高考,2020(18):83-84.
        [4]汪辉文.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及其重要性分析[J].高考,2020(11):1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