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涛涛
湖北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 襄阳 441021
摘要:“激发学生运动性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新课改提出的教育教学基本理论,为职业学校的体育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文章将基于终身体育理论进行深入分析,在深刻理解终身体育理论的基础上探析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的新举措,进而打造符合终身体育理论下的新型职业体育教育教学课堂,以供参考。
关键词:终身体育理论;职业教育;教学方向
就有关调查限制,职业学校学生体育锻炼现状十分不佳。体测不合格率高达60.7%,每周进行体育运动3次以上的学生仅占27.7%。这为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敲响了警钟,要求职业学校在终身体育理论下探析体育教学新方向。
一、终身体育的概念分析
终身体育理论强调关体育的过程,是指不同阶段的社会个体能够自觉、自主的参与到体育学习、体育锻炼、体育实践中,实现对社会个体体育态度、体育习惯、体育意识的培养。
该理论具有四个特点,即广泛性、自觉性、恒久性以及传承性。
1.广泛性:即指明社会上的任何个体都可以接受终身教育思想;
2.自觉性:即个体在参与体育活动中能够具备一定的自觉意识;
3.恒久性:即个体能够设定长远、终身的体育活动目的,实现体育参与;
4.传承性:即个体能够将终身体育思想传承发展;
二、终身体育对职业教育体育教学的新引导
首先,终身体育理论要求职业学校体育教师从终身性、长期性的角度看待体育教学活动,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目标上予以改革和丰富;其次,终身体育教学理论要求教师改变体育课堂的内容,将技能、习惯、素质培养的融为一体;其三,终身体育教学理论的提出对职业学校体育教师的教学素质提出了要求,体育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教学能力,支撑教学活动落实;其四,终身体育教学理论更加关注学生的体育素养培养、身体机能健康水平,对培养综合型人才有着积极引导作用。
三、终身体育理论下职业教育体育教学方向探析
1.明晰教学目标,营造愉悦教学氛围
职业学校体育教师要改变原有的教学目标,基于终身体育理论概念下重新设定教学目标,在把握上述提到的理论特点的基础上,融合“三位一体”的教学要求,关注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
在此基础上,职业体育教师要力求营造和谐的体育教学氛围。目的是引学生在课堂中感受体育学科的价值,体会体育锻炼的快乐。这里所说的氛围包括物质、精神两个层面。
(1)物质方面,职业学校应当为体育教学提供足够的体育场地、丰富的体育器材,为学生参与体育运动锻炼做好准备;
(2)精神方面,体育教师应当运用语言引导、互动交流,化解学生体育锻炼的压力,促使学生以积极的姿态配合体育教师投入体育训练,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目的。
2.合理选择内容,促进学生坚持锻炼
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将直接影响学生的体育训练情况以及学生对体育学科的认知。职业学校体育教师应当从终身体育理论视角下精心确定体育教学的内容,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方面;
(1)融入体育文化教学:强化学生体育学科认识,正确学生体育学习态度,渗透体育精神。如融入“奥林匹克精神”、“各项运动历史”等;
(2)融入体育规则教学:引导学生遵守体育规则,培养学生正确规则意识,引导学生正确参与体育活动;
(3)融入体育技巧教学:关注学生体育多项技能发展,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训练项目。如引入“跑步技能”、“柔韧度训练”、“力量训练”、“耐力训练”等;
(4)融入民间体育游戏教学:适当融入民间体育游戏,激活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改变学生的体育学科认识。如融入“跑框”、“斗赛游戏”等;
当然,职业学校的不同专业对学生的终身体育理论培养侧重有所不同。需要教师结合专业情况作具体分析。
如就会计类、文职类专业学生,长期伏案静坐,对学生的肩颈不好。针对该专业可以进行懒猫弓背、四向点头、蝴蝶展翅等体育运动;如就酒店管理类、旅游管理类专业学生,长期站立、行走,针对该专业可以进行骑自行车、健美操等运动,打开身体机能。
3.变化教学方法,课上课下教学衔接
职业学校体育教师要想贯彻终身体育理论思想,就必须确保课上、课下教学的幼小衔接。
(1)课上:课上,体育教师应当采用多种新式教学方法,突出学生在语文课堂的学习主人公地位。如采用游戏教学、情境创设、小组合作等,既能够将体育训练与游戏融为一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强化学生的体育锻炼体验,对学生有效参与体育训练有着积极引导、促进作用。
如在进行“速度训练”时,速度跑是田径训练的重要内容。为缓解学生的抵触情绪,提升训练效果。可以融入游戏,进行“小组接力赛计时赛”游戏活动,让学生们在游戏中趣味突破自我,实现游戏参与,同时实现速度训练。
(2)课下:课下,体育教师要注意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目的是通过体育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们能够在课下从不同的角度走近体育。进而以活动驱动学生参与,在学生参与的过程中鼓励学生们快乐游戏、快乐学习、快乐体育。实现体育教学课堂的延伸拓展,也是侧面落实终身体育教学理论的重要举措。
如学校可以开展“运动会”、“运动兴趣小组”、“校园体育文化节”等趣味体育活动,在课下吸引学生参与到体育运动中,进行体育运动训练,形成终身体育思想。
结束语:
总之,为建立新型体育课堂,顺应教改要求,发挥体育学科的教育价值。职业学校体育教师必须积极响应终身体育理论,要在认识、分析、应用、实践的基础上将终身体育理论贯穿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的全过程,以此为指导落实开展有效体育教学。这样体育学科的积极作用才能发挥,职业学校体育教育的目标才能够顺利达到。
参考文献;
[1]曹志林.终身体育意识对中学体育教学的启示与意义[J].天津教育,2020(10):69-70.
[2]王一朱.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改革大学体育教学[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19):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