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晶
山西应用科技学院 030000
摘要:素质教育强调了美育教育的重要性,更对学科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在开展学科教学时找寻学科与美育之间的契合点,挖掘学科的美育内涵,在实施学科教学中实现美育教育的渗透。为响应这一教育要求,各学段学科教师纷纷开展了教育实践活动。文章将以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为例,充分分析美育教育渗透于大学英语课堂的积极作用,进而探析渗透对策,在展示英语学科之美中实现有效的美育教育。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大学英语 美育教育 渗透对策
为满足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求,培养为社会所需的高端应用型人才。大学英语教育工作者就必须在开展教育工作中积极响应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文件要求,挖掘英语学科与美育教育之间的关联性,从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效渗透美育,实现英语教育发展[1]。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美育渗透的意义
虽然在素质教育深入推进的今天,我国教育呼吁高校开展学科教学时渗透美育教育,但其成效并不明显。在教师层面,许多教师更青睐于英语知识的专业教学,没有树立审美化教学理念,在设定教学目标时更关注智育目标,而忽略了美育目标的融入;在教学课堂上,教学内容、教学形式都缺乏生动性、形象性,无法与美育教育要求相对应;在学生层面,学生的英语输出能力较差,缺少英语语言文化的积累,审美能力有待加强。
正是基于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美育渗透教育现状,在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教学中开展美育教育才意义重大,具有必要性。
1、有助于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挖掘英语教学课堂上点点滴滴的美,能够让学生在感知英语的构词美、修辞美、内容美中让学生获得审美教育,从而给学生新奇的英语学习体验,促使学生的英语学习由被动转向主动,进而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享受英语的美,实现英语学习兴趣的有效激发。
2、有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确立
美育、智育与德育之间 本身就具有共同性。教育部更提出大学英语课程并不单纯是一门语言基础知识课程,它还兼具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作用,是一门素质教育课程。通过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渗透美育教育,学生能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用英语思维、英语语言去了解他国英语文化,感受他国风俗人情、人文特色、道德伦理,从而促使学生在化身为“跨文化交际使者”的过程中让学生实现自身价值观的进一步发展,从而达到智育、德育之间的契合,提高学生辨别美丑的能力,更好地培养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1]。
3、有助于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发展
在大学英语中渗透美育教育能够有效冲击目前大学英语教学课堂存在的问题,能够丰富大学英语教学的内容、创新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方法,让大学英语教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实现自身改革发展中有效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今儿提高英语教育教学有效性。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美育渗透的途径
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堂渗透美育教育,强调学生内在美和外在美的教育。教师可以基于“立美于教”的角度推进教学与美育之间的和谐统一,从以下三个角度落实美育教育工作。
1、挖掘英语教材之美,打开美育世界大门
英语教材内容丰富,涵盖内容广阔。教师可以从英语教材内容入手,挖掘教材中隐藏的美来唤醒学生的审美意识,让学生能够像自由状态的海蜇一样充分的吸收英语中的美,进而为学生打开美育世界的大门。英语教材中有多种多样的美,包括艺术美、社会美以及自然美。
艺术美包括建筑、音乐、雕塑、书画、诗文学、电影等多个方面,它能够给学生以愉悦性,让学生更容易投入到美的感受中。因此教师可以在开展英语教学时挖掘英语教材中与艺术美有关的内容,甚至可以利用互联网对原有的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和补充,丰富英语教学内容,延伸拓展其艺术之美[2]。
社会美包括任人性美、心灵美、行为美、语言美等多个内容,它更多的强调的是人的美。大学英语教材中许多的内容都有蕴含社会美的色彩,如The Sampler中,善良的女售货员反映了乐于助人的心灵美;The woman woh would not tell中,则反映了Aunt Bettie面对危险,不顾个人安危的人性美。
自然美则是通过英语教材为学生展示大自然的奇幻与美丽,让学生在进行英语学习的过程中适当的抬一抬眼睛,看一看外面的世界。正如同歌德所说“自然造人,人造自然,人从广阔的世界里画出一个大小天地,这个小天地就写满了自己的影子”。虽然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中没有纯粹的描写与大自然有关的内容,但教师可以从背景的角度入手,引入大自然的美。如在"Sailing Round the World”中,教师就可以引入sea,来介绍美丽的海洋等。
2、展示英语教法之美,深化美育学习体验
为了深化学生在英语课堂美的感受,更好的渗透美育教育。大学英语教师在开展英语教学活动时就必须注重方式方法的选择,力求所采用的教学模式能够突出教材之美,能够促使教学方法和教材之间形成1+1大于2的效果,让学生能够得到最真实的美的感受。当然,不同的教学方法也有自身不同的特点。教师应当在利用教学方法的同时注重教学活动的展开,从而深化审美影响[3]。
在开展英语教学活动时为了打破时空的界限,带领学生走入英语美的世界,教师就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无论是生活实景的创设还是多媒体情境的展示,或是语言情景的搭建,目的都是为了提出英语内容的美的色彩。
同样在开展英语教学活动时为了加深学生对英语知识美的感受,深化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教师就可以开展小组合作,让学生针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的讨论也探析。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会更深层,对英语知识中各种美的理解和把握也更到位。
在具体实施英语教学活动时,为了锻炼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让学生能够学英语的同时说英语、用英语。教师就可以结合英语教学需要,设置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如诗歌欣赏、朗诵活动、英语唱歌等,还可以围绕教材中相关联的英语作品进行课本剧表演、话剧表演等,都能够通过亲身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英语,获得美的熏陶。
3、提升教师美育素质,做好美育示范工作
英语教师本身也是开展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是执教者,同样也是美的传播人。教师要想真正将美育教育与大学英语相结合,就必须确保自身具有美的眼光、美的意识,既要在开展英语教学中迅速提炼中相关的美的因素,又要结合自己的审美观念传输给学生[4]。
此外,教师的教学活动本身就是一项艺术,具有美的内涵。在进行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若能够展示英语音调之美,运用婉转的语调和音韵来捕捉学生的耳朵,就能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整个英语课堂充斥着艺术感染力。教师也应当在推进美育教育,实施英语教学时不断深化自我。一方面要参与多种多样的培训活动,尽可能的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另一方面则要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严格约束自身行为,注意言传与身教并举,从而用自身人格的美来感化学生,达到英语课堂美育教育的目的。
结束语:
总而言之,英语学科本身具有美的特征。倘若英语教师能够在开展英语教学活动中为学生打开英语世界的大门,引导学生去品析英语之美,就能够达到美育教育的目的,无形之中给予学生美的享受。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教育工作者必须响应教育要求,尽可能的在英语学科中创造美的世界,让学生因美的感受而有效学习英语,实现综合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小晋.应用型本科院大学英语教学中美育的渗透[J].西部素质教育,2020(02:):66-67
[2]张园园,赵奇.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美育渗透的现状[J].西部素质教育 ,2019(10):11-12
[3]李田田.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美与教育[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12):134-134
[4]刘丹阳.浅议告知大学英语教学的美育教育[J].海外英语,2020(03):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