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教育初心的认识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26期   作者:杨新义
[导读] 我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的讲话精神
        杨新义
        乌鲁木齐市实验学校  新疆  乌鲁木齐市   830026
        我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的讲话精神,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新时代教师,我们的使命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那么我们的初心是什么呢?
        相信我们每个老师都经历一个“教不会---不会教----不教会不行---怎么教---教什么”的行为过程,经历了从刚开始的“气急败坏---暴跳如雷”到后来的“和睦相处--从容面对--甚至关爱倍加”的心理过程。其实这个过程就是教师对教育初心由模糊到逐渐清晰的认识过程。有的人说我自己的孩子都没有多爱一分钟,怎么去关爱那么多的学生呢?其实我觉得这种想法是因为思维进入了逻辑的死胡同,我认为教育行为达到关爱这个层次时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就像你身上有了关爱的点光源,自然会发出太阳一样的光芒,照耀了一个人即是照耀了一群人,而太阳并没有觉得有多累。我们平时也没有看到孙老师每天刻意地去爱哪个学生,可是他们班的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孙老师和蔼可卿的温馨,这就是因为孙老师平日里的一言一行,都通过教育的透镜折射着爱的光芒,学生时刻都感受着这束光芒的影响。
        那么在透镜的另一侧教育成像的光路上,那个最清晰的初心的像到底是什么呢?
        德国物理学家劳厄说过:“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 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遗忘掉的时候所剩下来的东西.”
   回想我的学习生涯,一年级启蒙老师背靠座椅翘着二郎腿,坐在对现在来说是危房的土墙教室门口,晒着半边太阳,用戒尺敲打我的手的情景,让我知道写错字不会背书是要挨打的;中学时长得就像化学家拉瓦西的化学老师幽默和蔼的教态历历在目,从他身上感觉到了化学的奇妙;高中数学老教师四季都很严实的一套蓝色中山装和厚厚的眼镜,上课时目视后墙从不看学生的投入状态,让我感受到数学的深奥与严瑾;大学课堂上裴永祥教授随时摘下蓝色布沿帽,把两层布用手指拉开成空心球体讲述磁通量守恒问题,完了再把带粉笔灰的帽子戴到头上继续讲课,这种教学态度让我体会到什么是物理专业。
        以上这些典型而清晰的情景都是对我的思想和认知观念产生深刻影响的东西。可见,教育的初心从来都不是课堂上所谓的传道受业解惑,而是老师身上能够给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深刻影响的东西。孙老师说“每个学生都是一部活的摄像机和录音机,无时无刻都不在观察着老师的言行和校园的角角落落,并将其影像传递给家长和周围的学生”。所以”立德树人”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初心,教育就是通过一言一行让学生像拥抱大自然那样感受老师身上最原始的思想观念的过程。就像电影《银河补习班》中爸爸抓住上学路上十分钟时间的机会,带着儿子一起躺在路边的草地上感受泥土的气息,感受绿草的味道和大自然的温暖,让儿子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实践中产生思想观念的火花,正是这个火花打开了儿子的心结,树立了学习的信心。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去年南山的支教生活,虽然克服了一些个人的困难有点压力,但经过一年的实践体验,相比人生的收获,还是非常值得和难得的。那里带有一点“野性”的少数民族孩子融入到大自然的淳朴真挚的欢声笑语,让我对教育的初心有了更深入的认识;那里依山傍水的环境让我感觉回归大自然享受得天独厚的天然氧吧是多么幸福。
        所以这一年最大的感受就是拥抱了大自然,让我对工作和生活有了更浓的品味。
        那么,具有教育初心的合格的物理教师应该是什么样的教师呢?
一位专家说过,一节好的物理课应该是有物理味儿的课。所以我说,一个合格的物理老师应该是一个有物理味儿的老师,那么怎样才算有物理味呢?
        站在苹果树底下仰望沉思的人看到的苹果肯定是牛顿味儿的;嘴角叼着雪茄的头发凌乱的白发老头,一定是在思考怎样让飞船达到光速穿越到另一个宇宙去拜访另一个爱因斯坦;这就是物理味儿。电影《银河补习班》中,爸爸用水管子在墙上确定了水平线时,儿子用你惊奇的眼光崇拜的就是那个物理味儿。有人说物理学科的老师在一起有一种共性的东西,走在大街上让人一看十有八九就能猜出是学物理的,我想这种长期形成的具有物理专业共性特征的稳定的人格就是物理味儿。
   另外作为物理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利用身边的盆盆罐罐等随手拈来的东西自制教具进行演示实验教学,学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这种自然的原生态的东西就是物理味儿。比如,我在某次展示课中需要找一个球冠作教具,正为众里寻他千百度而发愁,结果午饭后走到篮球架旁的时候发现篮球架下有个破了的篮球,原来他在灯火阑珊处,我喜出望外很快制作好了教具,也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再比如我需要找一个展示浮力产生原因的教具,经过将近一个月时间我才找到了合适的小瓶合适的量筒和自制的合适的弹簧,完成了浮力的演示实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讲摩擦力时我会直接用教室里的扫帚压在黑板上用弯曲的毛刷演示力的方向;讲到杠杆时我会用拖把杆在桌角翘起学生的书包演示杠杆的省力作用;教室里的粉笔、笔盒、排球、水杯等都是我的实验教具。这种夸张一点的简易实验反而能深刻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认识,也许多年以后老同学聚会的饭桌上还能有人记得中学某某老师曾经拿什么东西在课堂上干了什么事,而正是这一情景对他的思想认知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觉得这种能让人记住并产生影响的情景就是一种物理味儿。
        再者我觉得物理教师应该具有对问题探究过程完整性的追求精神,这种严瑾的实验逻辑思维也是一种物理味儿。几年前我用了近两个月的课余时间研究了动能定理的改进实验,经历了从“找弹簧”到“自制弹簧”,从“实验--失败--分析改进--再实验”到“达到实验目标--分析误差--改进仪器结构---减小误差”的探究过程,最后能得到理想的实验结论。这个过程的实践经历使我获得了很大的成就感,感受到了教学研究成功的喜悦,对我的专业核心素养的提高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中也体会到了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远比解决问题要重要的多的道理。
        
        

        最后用一句引言结束我的交流:
        ——杨福家说:成功的教学必须诱发问题,听了课、读了书、只感到“听得舒服,读来都懂”是不够的,真正的收获还应该反映在有没有产生新的问题x。知识的增长必然孕育着新问题的产生。让同学们在年轻的心灵中留下或产生一些新问题,准备在今后的岁月里去寻求答案,这才是教育真正的成功。
        我想教学中如果能把没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有问题,那就太有物理味儿了。让我们一线的教师怀着教育的初心,在工作的岗位上为结出有味道的人生果而努力!
        
 杨新义,男,汉族,1979.3月出生,籍贯 甘肃 平凉市,中级职称,主要担任初高中物理教学工作,善长于实验教学与研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