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26期   作者:魏群娥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构建小学班主任与学生间的和谐关系
        魏群娥
        梅州市五华县横陂镇坑囗小学  广东梅州514423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构建小学班主任与学生间的和谐关系早已成为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必须关注的问题,更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法。本文浅谈了如何构建小学班主任与学生的和谐关系,望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和谐关系;构建对策
引 言
        小学生刚刚步入正规的学习阶段,受其年龄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可塑性,这对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有一定优势。但是在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中,因为教师忽视了与学生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导致班级管理效果不佳。因此在现阶段班级管理中,教师需要重视和谐师生关系
的构建,通过与学生建立有效的沟通来增加对学生的了解,再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与性格等方面制定合理的管理方案,由此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生活做好铺垫。
一、师生和谐关系的内涵
        师生和谐关系,如果从主观的角度来说,就是班主任与学生之间通过相互渗透达成的一种亲密关系,两者都相互尊重对方的意见与建议,并在此环境下达成师生地位的相对平衡。从客观的角度来审视师生和谐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由于班主任与学生是两个相对独立的个体,其自身的意识与观念都是有一定的差别的。这也使得师生和谐关系,必须达成相互尊重,双主体存在着民主的性质。这样班主任才能够让学生的发展更加的个性化, 同时因为尊重,学生也能够认真听取班主任给予的意见。
(2)在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班主任需要针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指导,同时在获得学生反馈的同时,自身应作出有效调整。这就是的师生之间是存在着一定的合作关系的。这样班主任与学生之间才能够相互理解对方,并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发挥各自的创造性。
(3)生和谐的关系不只是在行为或是交流上的,更是在于“心灵”上的有所交流。从心理上进行交流,他们才能够承认双方的价值取向,并建立真正的情感关系。这也是班主任在平时进行教育管理中,重要的媒介。并且,在这种环境中,班主任才可以获得学生的爱戴。
二、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关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班主任的合理经营,但是目前在小学班级管理中,一些班主任缺乏科学的管理理念与良好的管理技巧,导致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障碍重重,从而影响了师生关系的构建。具体来讲,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缺乏对班级管理制度的设计与构建,或者片面强调制度、规范的实施,忽视了学生对制度规范的适应性,以至于在学生违反规则的时候一味指责,影响了师生关系的和谐;在工作中缺乏良好的心态,与学生沟通交流缺乏技巧,班主任的日常工作琐碎而繁杂,在长期的工作压力下难免会产生倦怠,因此,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常常出现情绪倦怠、态度粗横、心不在焉等情况,这必然会降低学生对班主任的评价,从而影响师生关系的构建;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尤其是小学生天性自由,在班级活动中常常会强调自我个性,而一些班主任在管理中则秉承统一化管理理念,忽视、遏制、批评学生的个性展现,将学生个体强制纳入班集体中来,使得学生在个性压抑中失去了对班集体的归属感;缺乏良好的情感沟通,班主任过分注重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发展,难以让学生形成对班主任的信任,增加了师生之间的情感隔阂,影响了师生关系的构建。
三、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构建的对策
3.1积极更新思想观念
        小学班主任不但要传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更是学生不可或缺的朋友,以往师生关系僵化归根究柢在于班主任的思想观念不科学、不先进,在新时期的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转变班主任的思想观念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首要前提。班主任应该与学生平等对话,鼓励学生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对学生给予充分肯定,让学生知道自己是被时刻关心和爱护的。班主任不能将全班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应该一视同仁,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遏制学生负面情绪的滋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此外,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应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意识,由班主任和学生共同制定班级守则,增强学生对班集体的归属感,学生才能热爱班级,将自己当成集体中的一份子,立志为班级做贡献,班级管理工作必然会取得卓越成效,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将更加和谐、稳定。
3.2灵活管理班级,收服学生
        虽然,班主任要尊重学生,多以鼓励与夸奖的方式与学生相处与沟通。

但是,这不意味着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时候必须示弱。班主任要灵活管理班级,需要严格的时候,也要严格,通过刚柔并济的方式管理班级,给学生适当展示班主任的威严,更加容易收服学生,使学生在处理事情的时候更加理智,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班主任在制定规则的时候,可以以比较民主的形式制定班规,参考学生的意见。当学生违反班规的时候,班主任也要严格执行班规,让学生意识到规则制度存在的意义,也让学生意识到班主任的威严。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不能一直严厉,应该先调查学生违规的原因,从而让学生心甘情愿接受惩罚。班主任以刚柔并济的方式管理学生,不会让学生对班主任产生畏惧心理,反而会让学生更加信服班主任,认为班主任是公平公正的人,而学习班主任的行事风格,对班主任的管理也更加容易接受,最终促进学生在班主任的管理中健康成长。
3.3加强日常交流,了解学生
        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时候,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班主任与学生加强交流是为了了解学生的思想。社会在发展,物质生活也在提高,现在的小学生普遍早熟,学生会逐渐产生自己的思想。由于学生与班主任看待事情的角度各有不同。因此,班主任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学生的思想,才能管理好班级和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班主任加强与学生沟通的方式多种多样。例如,班主任可以组织一些比赛或实践活动,并参与到这些实践活动中,多与学生沟通与交流。班主任还可以组织班级折纸比赛,把班级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看看哪个小组的学生便捷性快、最好。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也通过抽签方式加入其中一个小组,在小组中,一边折纸,一边和学生聊天。在这种环境中,学生容易放下戒备心,班主任的沟通也更加有效。除了沟通方式的多样化以外,班主任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也要注意说话的态度。班主任的态度温和可亲,可以更好地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思想。然后,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时,就可以对症下药,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4丰富沟通形式
        在提倡信息化教育的当下,班主任可通过各类网络社交平台加强和学生的沟通。小学生经常活跃于 QQ、微信等社交平台,班主任可建立 QQ、微信群,鼓励学生在群中发表自己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或是提出自己对班级关系的建议。部分学生可能不愿意在集体面前表露自我,班主任应鼓励学生和班主任单独交流。班主任在社交平台上不应过于严肃,作为学生的沟通对象,班主任应给学生亲切之感,而不应过分严肃。学生向班主任反映问题时,班主任可通过语言文字,也可通过语言电话和学生交流。结合学生反映问题的情况,班主任应当对学生提到的班级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总结,在开班会时逐一提出解决方案,体现班主任对学生意见的尊重,同时和学生形成良性互动。针对学生反映的情感、心理问题,班主任可每个月选择一个反映人数最多的问题在班会上进行讨论,给学生提供和同学沟通交流的机会。值得注意的是,班主任在与学生讨论情感、心理问题时要注重保护学生的隐私,不能直接提及反映此类问题的学生姓名,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只有在轻松的环境下,学生才更愿意大胆地与其他同学、与班主任交流,主动解决自己遇到的心理问题。
3.5为学生树立优秀的班主任形象
        塑造良好的班主任形象可以说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小学生往往会将班主任当做自己学习和模仿的楷模,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对于学生均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基于此,小学班主任一定要严于律己,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和放松,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做到言传身教。对于理解和认知能力不高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所使用
的主要模式就是模仿,模仿内容包括班主任的言行。班主任在平时面对学生的过程中需要做到尊重、理解与鼓励,这样才能同等地获得学生的尊重、理解与支持。所以,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应对自己的言行举止加以规范,秉着“学高为师,身正示范”的原则,以身作则。并且,要给学生更多的耐心、关心,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师生之间的关系将会更加密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要点在于,班主任应积极更新思想观念,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相信这些举措的落实必然会显著改善师生关系,让学生对班主任产生深厚情感,进而积极主动的配合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工作,有利于学生个体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论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J].刘承武,房利利.亚太教育.2016(36)
[2]试论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李建业,冯学兵.中国培训.2016(06)
[3]略谈小学班主任如何与学生进行沟通[J].王益双.中国校外教育.2017(14)
[4]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沟通艺术的体现[J].孙海霞.学周刊.2018(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