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26期   作者:王永秋
[导读] 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
       王永秋
        河北省广宗县第一小学    054600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应该如何通过改变现有的数学教学行为,充分关注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前景,让小学生们感受到数学学习的过程并非是一件让人心生畏惧的事情,而是一件充满幸福感和趣味性的事情,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责任和义务打破小学生对数学的固有认知,积极开展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从而使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一步加强,数学思维更加活跃。那么,接下来,笔者将来谈一谈现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措施有哪些,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小学五年级数学;数学课堂教学;思维能力;培养措施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以及新高考政策的实行,国家教育部领导人也相应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供各阶段教师参考、使用,以全新、多元的角度开展教学工作。创新型的教学是改革中较实用、受教师欢迎的教学方式之一,特别是针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能力培养视角下,创新和变革才是当下小学数学课堂应该走的正确道路。
        一、活化教材,唤醒小学生的数学元认知思维
        所有的数学教学活动都必须以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水准和已有的数学知识经验储备为基准,数学教师在进行家偶尔准备工作的过程中,应该有选择性的对数学教材进行活化处理,其目的是为了更好、更有效的唤醒小学生的元认知思维,为扎实的学习数学知识奠定稳固的基础。
        首先,要灵活的处理教材内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性和创造性,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把小学生作为教学的基本出发点,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在这演的前提下重新对课本教材进行处理,在处理教材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尊重教材和灵活处理教材的度,在不破坏教材所传达的真正目的的基础上达到教师想要的结果。如在讲“分数的乘法”的时候,可以这样导入——上可以开始就在黑板上写下1/6,然后提问学生,让学生们自己思考1/6代表着什么意思?或者从1/6中你想到了什么?这样灵活的导入改动的教材内容,基于学生已经对分数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因此这样的教材导入不会让学生产生一头雾水的感觉,反而会从侧面调动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充分发表自己的对新知识的见解,这样做的目的不仅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新建立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此外,教师也可以很好地把握住学生的数学基础信息,建立相应的教学起点,以至于能够更好的进行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其次是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这是所有科目教学设计中经常使用到的一种教学方式。创造一定的生活情境,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对生活有一定的积累,相对来说,他们具备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教学中加入生活元素,可以更快地唤醒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入一个积极主动的探究过程。


        二、充分运用操作体验,激活小学生的无意识思维
        小学生学习数学,常常是听过了、看过了过不了多久就会忘记,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操作体验,只有做过了才能够加深理解,才有可能真正理解。要让小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实践中积极思考,如在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内容时,当小学生们在进行1/2+1/3这样的分数加法算式时,数学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脑海中估算一年这一道题的答案,然后问学生思考过后的结果,并询问学生得出结果的方式方法,让不同的学生回答,他们有的是通过同分的方式,有的则是在验算纸上画了一个长方形,将其平均分成若干个小长方形后,通过画阴影的方式求得的结果,还有的同学通过折纸的方式等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并没有明确告诉学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运算方式,而是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能力,运用已学或自己掌握的知识计算,这个过程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基于学生个体差异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的养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分不开的,基于小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也不同。教师要基于学生的个体素养差异及个性差异,设置不同层次的数学习题以满足不同的学生需求,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在进行问题的设计时要以具有个性差异的学生为主,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所收获,这样才能使学生得到有差异的发展提高。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不意味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消极被动的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不同,反之要积极的对待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设计的数学问题同样要积极应对学生的差异发展。数学教师设计的问题要力求让每一位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解决问题,而不会因为一道多元性质的问题带来数学压力,问题分层设置的目的在于让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潜能都能在解答数学题中得到发展,设置不同层次的数学习题不仅满足了学生个体差异的不同需求,同时对于激发学生的数学潜在能力、促进学生多元发展以及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四、结语
        小学生充满着蓬勃朝气,是一群创造力十足的活力群体,教师要相信小学生自身的能力,鼓励小学生不断向前、不断进取。在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中,积极运用各种数学教学方法,推动小学数学课堂变革发展,这一过程可谓是任重道远,需要教师和小学生不断反思、总结、学习并不断提高。总而言之,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创新、完善,将思维能力培养真正落实到实处。
        
        参考文献:
        [1]王明明.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N].2020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2020(07):51.
        [2]王天琼.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N].2019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2019(10):149-150.
        [3]陈昌成.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优化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研究[J].教育界,2020(37):40-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