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杰
寿光市羊口新区小学 262714
摘要:读写结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与写作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在教学实践中注重读写结合,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使学生在读写结合学习中培养语文核心素养。本文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法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读写结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众所周知,语文教育中的阅读和写作都有着同样重要的地位,二者相互促进,互相作用,所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们可以采取读写结合的学习方式,加深学生们对文章的理解,从而更好的提高学生对阅读和写作的热情。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充分阅读有利于学生获得丰富的习作素材
伴随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新型的教学模式不断涌现,从单一的板书教学到当前的生本理论,从守旧式阅读到读写结合。读写结合不但能够提升阅读质量和阅读效果,而且能丰富学生的情感表达,给予学生更多的信息和习作素材。充分的阅读有利于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拓宽学生视野,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二)习作练习有助于激发学生阅读学习的热情
小学生的认知层次处于增长阶段,写作课程是对语文教学难度的升级和深化。小学语文教师采用读写结合的模式进行阅读教学,能够改变传统教学的束缚,提升学生语文认知,拓展学生的阅读层面,使学生深入阅读中寻找写作素材。习作练习对于激发学生阅读热情、更深入地理解文章含义有重要作用。
(三)读写结合有益于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由于阅读教学中没有语言表达,小学生容易对阅读学习提不起兴趣,感到阅读学习是一件困难的事情。采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文章中的美句进行仿写,实现延续作者情感思想的扩写,在仿写和扩写的过程中,实现读写结合的深入,有益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四)读写结合有利于阅读与写作实现自由转换
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二者的有效融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行读写结合教学,能够同时提升学生的阅读技能与写作能力,并且实现阅读与写作技能的自由转化,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实现“以读促写,以写助读”。
二、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一)落实读后感写作练习,夯实读写软实力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读写结合是以阅读和写作为目标的双向互动,使学生对文章深刻理解,同时可以利用阅读所学,造就写作功成,使自身创作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深意。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经过教育学家层层甄选的,学生在进行通篇阅读后,最终应当落实到读后感的写作上。从读者转化为作者是对阅读的升级,学生将阅读的内容、作者的思想以及内心的情感落实到书面,能够使学生深入文章的中心和内涵,铸就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二)仿写摘抄两手抓,充分感受阅读魅力
语文教材是学生基础的阅读材料,能为学生提供广泛的阅读素材和丰富的写作参照,学生应当把泛读与细读相结合。精读、品味能够深化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感悟文中的哲理,吸收文章精华,从内心深处认识作者思想。教师在进行读写结合学时应当注重对课本教材的挖掘,重视教材的精度和细读。精读的本质在于赏析文中的阅读价值,深化课文理解,汲取美文的营养,教师在读写结合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可以采用仿写和摘抄同步的方法。摘抄是借鉴美文的精髓,仿写是对所见的文本进行加工、输出的结果,二者都能够加深学生对教材的消化和吸收。
现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本文进行仿写或者摘抄,以此深化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摘抄与仿写美文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目标性和针对性进行,比如寻找文中比喻、拟人的手法来摘抄,或将秋雨人格化进行仿写。仿写与摘抄并非最终目标,而是通过两手抓来实现学生写作技巧和阅读技能的提升。
(三)增强课外阅读实践,拓展读写结合新渠道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不应受到課本教材的束缚,还应当结合课内外的阅读共同实现阅读的有效性。优秀的课外读物是课本教材的补充和延续,小学生应当在立足课本的前提下增强课外阅读实践,为学生提供有价值和有深度的文本,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阅读积极性。不同类别的课外读物能够为学生开拓读写结合教学的新渠道,为学生汲取知识提供新途径,为学生创作发展提供新素材。教师要合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读物的涉猎,比如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千零一夜》《安徒生童话》等故事书,对中段学生推荐《三毛流浪记》《宝莲灯》等,对小学高段学生推荐《西游记》《水浒传》等名著。教师要在课外阅读的教学实践中为学生规划安排,制订读书计划,帮助学生实现高效阅读,从而更好地积累写作素材,落实以读促写。
(四)在阅读中积累课上课下的优秀写作素材
无论是课上的教材,还是课外的读物,学生们都可以从中汲取优秀的句子或者语段,作为写作的素材,写作素材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和生活中進行积累的,在阅读教学中,为了方便学生对素材的收集,教师们也可以进行适当的指导。
就拿我教授的班级来讲,我会让学生们每一个人准备一个素材摘抄本,在课文中遇到合适的素材时,会留给学生们一定的时间进行摘抄,比如课文《春天来了》,里面运用到大量的拟人、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把春天的形象刻画得生动形象,在这里,我会让学生们把描写春天的优美语句摘抄到本上,用于日后的写作;还可以让学生们小组讨论,交换平常自己在课下积累的素材,这样不仅能让学生们体会到分享的快乐,还能训练学生的发散型思维。
(五)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
记录日记是现阶段学生们积累写作经验的有效方法,对于小学生而言,在记录日记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在于日记的内容和写作的方法,单纯记录每天发生的事情、见到的人或物,像流水账一般,无法发挥记日记带来的的效果。
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指导学生们正确记录日记的方法,但是,由于小学生们的自主能力不强,自觉性不高,所以缺乏对日记的持之以恒,所以为了更好的督促学生们写日记,我会选择在一场课上,让学生们主动分享自己的日记,对于日记写的生动有趣的学生,我会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进行及时的表扬,并作为优秀日记,展示到班级的展示板上,供学生们进行学习和参考;除此之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们在课下购买几本优秀日记,进行阅读和仿照,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还可以让学生们对课文进行剖析,学习里面的写作手法,运用到日记当中,避免流水账的产生,比如在《邓小平爷爷植树》这一课中,作者对邓小平爷爷植树这一动作,进行了一连串详细的描写,为我们形象地展示了邓小平爷爷植树时的细心和和蔼,在学生们记录日常发生的事情时,也可以运用到这一连串的动作描写。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行读写结合的模式,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写作技巧及阅读技能,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基于此,教师在读写结合教学实践中应当不断进行教学创新,改进教流学方案,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台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20(11).
[2]王怀忠.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读写结合有效性探究[J].中华少年,2018(10).
[3]李旭.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20(18):129-130.
[4]桑艳辉.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交际,2020(06):203-204.
[5]王惠月.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践行读写结合以提高学生的构段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20(0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