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段语文差异化教学的实施方法初探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9月26期   作者:陈康泓
[导读] 小学是学生打基础的阶段,同时也是学生身心飞速发展的重要时期。
        陈康泓
        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长春路小学116011

        摘要:小学是学生打基础的阶段,同时也是学生身心飞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作为与学生语言能力关联密切的学科,小学语文对于小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学生的优缺点,对学生展开差异性教学,以此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差异化教学;高段

1 小学高段语文差异化教学的内涵
        “差异”教育是一种基于公平教育的教学法,尽管其实施过程为“区别对待”,但是,此种做法恰恰是为了保证资源公平和机会公平。学生间存在个体差异是一项不争的事实,无论教师是否承认,此种差异都在真切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如果教师按照字面意思去理解“公平教育”,实行一刀切的教学法,则会造成学生享受的教育资源存在差异,违背了公平教育的初衷。因此,差异教学不仅具有必要性,还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创新性,符合新时期小学教育的要求。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实施差异化教学要结合高段学生学习的特性,针对性的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2 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的意义
        差异化教学是近年来在教育领域流行的一种新的教学策略,因其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所以在中小学学科教学工作中得到了有效推广。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最基本的工作便是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而随着教学形式的多变,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成为目前语文教学工作急需解决的一个难题。
在差异化的教学理念影响下,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适合适合的语文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并逐渐向学生灌输自主学习的重要性。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差异化教学更能突显出教学过程中的优缺点,并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调整,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学习难题,并掌握学习方法。另外,差异化教学还能够促进各学习层次的学生共同进步,帮助其有效提高语文水平。通过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差异化教学能够发挥学生的最大潜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
3 小学高段语文差异化教学的实施方法
3.1 分析学生层次,科学设置课程
        因材施教在小学语文中应当秉承分层次教学的教学思想。学生先天的成长环境不同使得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方向不尽相同,与此同时,在学习能力上也显现出了一些差异。例如,有的学生学习能力强,对于新知识能够很快地接受,而有的学生学习适应能力一般,在学习的过程中显现出了一些问题。在语文学科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分层,针对不同层级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让学生沿着自己适应的学习方向开始学习,避免在开始时便承受过多学习压力,才能让这部分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将精力投入到课堂当中来。
例如,在学习古诗《牧童》的过程中,就可以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有的学生记忆能力较强,有的则较差。这时,教师就要采取分层的方式,按照记忆力等计划分为两组,记忆力强的可以先进行古诗背诵,而对记忆力弱的则可以延长背诵时间,并要求这部分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课下时间查找与古诗相关的故事、或者作者人物背景等。

总之,学生在相同时间之内做的任务是一样的,只不过是让记忆力差的这部分学生稍微降低学习难度,同时充分利用学习时间去积累一些知识。
3.2 洞察学生差异,引导共同参与
        学生的差异在学习过程中便有所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并有序开展教学工作,设置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共同参与。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兴趣无疑会影响教学质量,如果遇到学生不喜欢的教学内容时,要避免对学生进行过多的管教,遇到这种情况首先要对学生进行了解,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并从侧面进行积极引导,例如鼓励学生发展学习兴趣、同时要打好功课基础等。
有些学生在课余时间里喜欢阅读漫画书、有的学生喜欢看一些历史经典。这些都是学生兴趣爱好的集中体现。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发展正常兴趣爱好的重要性,同时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课余兴趣爱好带入课堂中来。教师要依照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展开教学。
        例如,针对爱好历史故事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走到讲台上,和大家共同分享一些历史故事,这不但锻炼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是对其他学生的一种积极引导,鼓励其他学生勇于在课堂上展现自己,并将爱好分享给他人,使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3.3 多元教学指导,激发学生潜力
        差异化教学要求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有相应的指导方式。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不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特点,对学生进行积极指导。
        例如在《材料作文》教学的过程中,一些学生在写作手法上出现了问题,而另一些学生的作文读起来十分单调,缺少华丽的语句进行修饰。这时,教师可以带领前者对写作手法进行学习,而后者则可以通过读阅读课外素材积累语句,并尝试着应用到作文中来。通过因材施教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同时,在进行作文教学的时候,教师可尝试布置不同的题目,对于不擅长作文的学生,教师可将题目设置得简单一些,要求其以身边的人或者事情为写作内容。而对于擅长作文的学生,教师就可以将题目布置得稍微复杂一些,比如要求其以课外爱好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为了照顾学生的情绪和心理,教师应布置开放性作文,即由学生从上述两个题目中自行选择。
4 结束语
        差异化教学是一种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教学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差异化教学,首先教师应充分了解班级学生,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情况进行分层,从而使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教学活动中,使各层次学生均有所提高,最终达到实现教育面向全体的目标,促进学生共同进步和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吴婷. 小学语文名师课堂评价语研究[D].西南大学,2020.
[2]刘红华.巧用信息化手段 打造差异化课堂——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1):82-83.
[3]黄涛,龚眉洁,杨华利,王涵,张晨晨.人机协同支持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20,41(02):108-114.
[4]张亚. 小一新生语文素养差异化现状调研及教学策略研究[D].宁波大学,2018.
[5]杨艳. 如何进行小学语文差异化教学[C]. .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十).: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2017:4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