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现存问题及其应对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9月26期   作者:吴平
[导读] 小学低年级是学生系统、集中接受语文学科知识启蒙教育的重要时期
        吴平  
        湖南省株洲市渌口区渌口镇湖塘小学  412100
        摘要:小学低年级是学生系统、集中接受语文学科知识启蒙教育的重要时期,在该时期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如何直接影响到他们后期语文素养及其能力的形成、进步与发展。也正因为如此,人们格外关注小学低年级语文学科教学的效率及其质量。本文主要分析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现存问题及其应对策略研究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语文;现存问题;应对策略
引言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小学生而言,他们自身还处于懵懂的孩童时期。无论是学习方法还是理解能力都是较弱的。但其由于内心的空白性,便可以充分跟随小学教师进行全方面的综合素质提高。
一、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现存问题
(一)教学方式过于枯燥、单调
        认真观察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种情况,很多时候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解,学生则一个个背起小手、端端正正地坐着聆听,整堂语文课下来,师生之间的必要互动基本很少,甚至是没有,学生则看起来像认真听讲,却实质上早已神游出外,脑子里开了小差。试想,在过于枯燥、单调的教学方式的长期作用下,在这样的沉闷、乏味课堂氛围中小学低年级学生何谈能获得高质量的学习效果呢?我们小学低年级语文学科教学效益及又何谈获得提升与发展呢?
(二)未能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在当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还可以注意到这样一种情况,即很多时候教师们倾向于照抄照搬教材,对相关教辅资料也采取“拿来主义”,直接将上面的相关内容讲解给学生,却很少认真静下心来认真思考这些所教学与讲解的内容是否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是否可以采用学生熟悉的一种方式进行教育教学与引导,这就导致很多时候学生感受不到语文学习的有用性与有趣性不说,而且学生也很难借助所学到的语文知识更好地服务自身的社会生活实际。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征自然也便未能充分挖掘与体现出来。这种脱离了学生实际社会生活的教学模式也使得我们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质量大打折扣,受到了严重的干扰。
(三)未能重视家庭教育的力量
        小学低年级学生尚未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也尚且不积极、主动,这不仅仅需要学校教师在校的热情引导与教育,而且还需要家长们在家予以积极的配合,对低年级学生形成有效的监督。但是在当前实际教育过程中,大多数低年级语文教师忽视了家庭教育力量的挖掘,很多时候都是将学生的学习局限在了学校范围内,这种孤立式的教育很难发挥出针对低年级学生教育的合力,也使得学生脱离了学校的教育环境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与引导难以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与积极的语文学习积极性,从而为其长远性的语文学习带来了诸多不便与限制。
二、小学低年级语文有效教学策略
(一)语文教师转变自身教学观念
        当前,在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展开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自控能力较差,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师在上课时,不会主动去挖掘语文知识的本质,只是笼统地为学生按照课本上的内容进行解释,学生很难理解真正的知识,慢慢地,学生就会对学习语文知识产生抗拒心理,不利于低年级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真正地发展。低年级的语文教师没有去转变角度,不能真实地体会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需求,进而拉远了学生和语文教师之间的距离,降低了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应该主动转变自身教学观念,为小学生带来高效率的语文课堂。作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应当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科学应用多媒体设备。

例如,在讲《小壁虎借尾巴》时,教师可以提前制作好图文并茂的课件,以更好地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其集中注意力听讲,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由于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能体会到新鲜事物,小学生将会对语文这一科目产生学习的兴趣,逐渐形成学生自发性学习的局面。
(二)带领小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在时代的不断发展下,对小学生展开语文教学相当重要,让小学生获得更多的语文知识能提升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扩大学生的知识空间,提升小学生的个人品位。小学语文这门课程属于文科课程,通常情况下,小学生会认为学习文科知识的方法就是死记硬背。但是,小学生是厌恶死记硬背这种学习方法的,因此,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就会逐渐处于被动地位。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让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找到自己的学习空间,在课堂教学中找到学生本身的价值,从而让小学生真正地了解语文知识。小学语文教师完全可以组织小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这样有利于小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同时还能让小学生感受到小学语文课堂的魅力,逐渐爱上语文,进而大幅度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为小学生讲解《静夜思》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小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提前把学生划分成若干小组,之后根据《静夜思》这一首诗进行任务划分,要求每个小组对这首诗进行翻译,这样,小组中的每一个学生都会投入学习中,从而更加深刻地了解这首诗,此外,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进行听写比赛,把《静夜思》作为听写的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让小学生进行比赛,这样有助于激发小学生的好胜心和集体意识,从而在调动小学生兴趣的同时,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三)创新课堂教学活动形式
        教师在基于新教材展开课文教学时,应当尽量让课堂活动形式更加丰富多元,体现出语文课程学习的趣味性,提升学生整体的教学参与程度。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对于童话故事类题材有很多选用,这类教学范本通常会让学生很感兴趣,这些轻松有趣的故事不仅易于学生理解接受,也是让学生喜爱语文课程的学习,激发学生课堂主动性的教学构成。在讲到这类教学范本时,教师可以多设计各种开放式的学习活动,基于这类文本的分析解读锻炼学生的多元学科能力与素养。比如,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或者是让学生自主进行课本剧的编排,还可以让学生就故事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做分析点评等。这些都是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这也会让学生就故事内容产生更深刻的学习印象。比如在教学《小马过河》这篇文章时,考虑到学生普遍非常热衷于阅读故事、分配角色和自我展示的学习活动,因此,教师可以结合这篇文章的教学给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让学生自主进行课本剧的编排表演。在故事编排时,每一位“小马”“者马”甚至“松鼠”和“老牛”都非常认真努力,在进入角色、把握语音语调、故事情节的转换等方面多次练习磨合,争取合作把演出做到完美,尤其是在课后,孩子们还会津津乐道,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会变得非常浓厚,合作学习的意识也有所提升。这样的课堂组织与构建方式不仅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学习的内在乐趣,这也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加丰富的学习收获,是充分利用新教材的有效实施方法。
(四)教师要善用激励性评价
        教师要采取肯定的、积极的、富有激励性的语言和行为评价学生,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如教师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竖起的大拇指,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轻轻的抚摸等,这些正面的、有温度的评价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结束语
        总之,教学方法的正确性是非常重要的,为更好地帮助小学生学习语文,小学语文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方法,保证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会感到枯燥,激发学生学习小学语文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韩艺青.小学语文低年级有效教学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2018(65):48.
[2]李启琴.小学低年级语文有效教学模式分析[J].科普童话,2019(3):14.
[3]陈花.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有效教学策略[J].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2019(5):36-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