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肖波
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实验小学 044200
摘要:通过核心素养视角提高学生的综合数学能力备受关注,更成为重要的教学方法,站在核心素养的角度上实施小学数学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和综合素质,也会使得教学过程更加具有成效。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引言
在素质课改的大环境支撑下,小学数学正趋向于教学革新方向发展,而核心素养成为全新的思想导向,教师实际授课时需要在该思想的支撑下对具体的授课手段进行有效的创新。
一、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难点问题
由于小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面对复杂抽象的数学问题很难理解,所以很多小学生会出现厌学的心理。部分小学生会认为是不是自己智力不够完善,对数学知识难以掌握,久而久之学生会失去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成绩也会相应地下降,这就导致学生在数学学习当中形成恶性循环。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当中,需要提高自身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才能够抓住数学学习的关键点,进行突破和提升。但是有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经常会感觉数学知识过于枯燥乏味,整天就是题海训练,难以有效的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主动的思考和探索;部分学生则认为在数学学习过程当中,如同游戏中的闯关,在面对一道道难题时,有效的攻破能够增强自身的成就感。两种不同的心理会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造成很大的差距,所以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重视自身在学习当中的心态,强化学生的良好学习行为。
二、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概述
在全新的教育工作领域,核心素养成为支撑各个学科实现改革的主导思想。在小学阶段,数学所呈现的核心素养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即文化意识、直观想象与数学建模、逻辑推理、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在数学课实际执教和活动深化落实的过程中,教师合理贯彻核心素养,并以此为基准就具体的授课形态进行创新,将呈现出十分显著的促进作用。首先,能够促进数学的素质课改深入发展,保证所构建的数学体系在内部结构和教学环境等方面符合改革发展需求。其次,促进授课效能的全面提高。在核心素养的支撑下实现对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等多个方面的有效培养,从而保证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并支撑学生高效的完成对数学基础知识和相关应用技能的强化巩固与内化。同时,在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建设方面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能够为学生在数学领域实现更加深远的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启蒙和技能基础。
三、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对策
(一)利用思维导图,培养数学思维
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采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挖掘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根据教学内容,教师在黑板上或利用多媒体将思维导图展示在学生面前,促进教学内容直观性、形象化,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例如,在《完美的图形——圆》的教学课堂中,老师根据教学过程,在黑板上一步步完善思维导图的构建,从组成要素到元素中半径与直径的关系,再到圆的周长与面积计算公式,让学生在思维导图的构建中掌握完整的圆的知识链,从而使得教学环节无缝衔接,将学习内容完整性、整体性的传授给学生。这样在思维导图的引导下,活跃学生的思维,找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提升逻辑推理,更牢固的掌握数学知识。
(二)增强数字分析,提升运算能力
数学研究的对象是数字与图形,数据的分析与运算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如果学生不具备运算能力,则数学学习无从谈起。
因此在日常教学授课中必须重视数学定理和公式的理解,促进学生运用公式和定理更好的进行数学运算,提升数学运算能力。例如在《扇形统计图》的学习中,为了提升学生的数据分析与整理能力,实现对统计知识的理解,以及相关统计问题的有效解决,老师要强调学生数据分析与运算能力相结合,从而实现概率教学课堂的高效性,促进学生牢固掌握有效知识。再如,分数的四则运算在小学高年级是重要的运算题,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必须让学生精确的记忆算理,在算理的记忆过程中才能实现数学运算题的巧妙解决。“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的;如果是同一级运算,一般从左往右依次进行;如果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如果符合运算定律,可以利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明确记忆算理,保障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三)鼓励课堂讨论,挖掘潜在能力
以往的数学教学课堂相对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相对较差,而且很难让学生对所学内容具有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以往的教学思路,创设更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策略,构建更加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邀请学生共同参与,锻炼学生学习探究能力,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从而构建良好的学习思维。例如:《分数初步认知》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活动开展。淘气和笑笑去郊游,带了橘子和苹果还有一个西瓜,他们如何进行食物的分配,西瓜该如何分配?这时就会有学生说可以分两半,接着教师进行追问,西瓜的一半用数学语言如何表示?引入课堂教学内容,同时也让学生感知到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领略到数学知识的魅力,更重要的是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大大提升课堂教学的综合效能,通过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增加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进一步促进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实现。
(四)完善学生学习状况评价
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很多教师依靠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进行综合性的评比,但是由于小学生在数学学习阶段容易受到个人思维的影响,对数学产生不同的学习观念,所以教师要充分地考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对于学习的影响,并且在教学评价当中,根据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能力进行综合性的评比和分析,使学生能够在教师公平公正的引导下树立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强化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多边形面积公式》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多媒体完善图形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问题分析意识,使学生能够对这一部分知识点进行深人的思考,养成正确的学习思维,强化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要在教学当中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状况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和引导,强化小学生的学习质量,从而促进小学生树立科学的学习心态,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结束语
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实施小学数学教学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数学能力。因此,老师应该重视核心素养的指导和引领作用,站在核心素养视角下转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建立新颖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素养。
参考文献
[1]黄修明.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培育的基本路径探究[J].华夏教师,2019(36):21.
[2]朱艳.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二).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122-123.
[3]骆平.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培养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4):56-57.
[4]周晓.试论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2):30.
[5]孙红艳.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1524-1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