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溧莉
(泰州实验中学 江苏泰州225300)
摘要:对数学的剖析定义自古以来都掌握在少数有数学天赋的人手里,数学是一门比较难学的学科,尤其是对一些逻辑思维不强的同学来说,更是难上加难。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科学的运用各种适合数学教学的方法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增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当今的高中数学课堂,大多知识已经不再像初中小学那样浅显易懂了,当然随着学生的年龄增长,数学科目的确应该有它该有的难度。所以在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方面,教师要及时正确的引入问题来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教学法、实践探析
前言: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新课改强调了各个教育方向的不同要求。所以为了适应新课改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应该重视在数学教学中的教学方法改变,切实发挥适应策略的重要作用。其中,对高中数学教学的问题教学法要不断予以实践,以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以及其他能力。本篇文章首先对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问题教学法的必要性进行阐述,其次提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问题教学法时可能遇到的问题,最后对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中的实践进行浅显的探析。
一、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问题教学法的必要性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会直接照念数学知识结论,这样很容易让学生被动的去接受知识,从而对数学失去探索的兴趣。而采用问题教学法,可以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增加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频率,有利于课堂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采用问题教学法,教师可以清除了解学生会什么和不会什么,学生可以因此而加深对问题解决的印象。教师可以借助问题教学法,提升数学理论的趣味性、层次性与可研究性,并且能够全面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以及后续对其的应用能力。所以,高中数学教师要善于运用问题教学法进行教学,以求达到学生更好的学习水平。
二、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问题教学法时可能遇到的问题
1.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闻所未闻,学生无从回答
问题教学法是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运用提出的问题来掌握学生学习的深浅。但是对于所问的问题,很多教师没有联系学生自身的学习状况,没有注意学科知识的顺序衔接。这就很容易导致学生听不懂而无法回答的问题,比如在教高一学生学习数学必修一中的函数这一章节时,如果教师提问学生关于圆的函数或者椭圆的函数表达式,那学生就会产生疑惑。因为他们初入高中学习生活,本就对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难以理解,并且也从来没有接触过复杂函数,所以很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2.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观念,对高中数学缺乏探索精神
新课改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现下大部分学生仍然以教师为绝对权威,认为教师讲的都是对的,只要跟着教师走就是对的。所以学生对教师在课堂中提出的问题不会单独思考,一心只想等着教师给出正确答案。数学本身就是一个需要去不断探索的科目,它可能在学生目前的日常生活中难以运用与实践,但它却是学生后续发展中的一块重要基石。
所以现在很多学生对高中数学的难很难激发起探索意识,以致于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没有自己的自主性。
三、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中的实践探析
1.引导学生提问,发展学生思维
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观要求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不能只单单的教师提问,学生作答,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应该去思考学习的方式。教师在提出问题的同时,应该去鼓励学生进行恰当的反问,就像论语中所说“举一隅而三隅反”。这样有利于学生思维的自我拓展,由此及彼的了解到更多。
例如,教师在教高二学生学习关于圆的方程时,可以提问学生可否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一个圆?学生作答。之后教师可以再接着问:“同学们针对这个问题联想一下,能不能再提出有关于圆的其他图形的问题呢?”之后学生可以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提问那能不能在直角坐标系上画出椭圆这样的图形呢?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得教师和学生能够及时沟通,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合理设计数学课堂问题策略
一堂好的数学课应该由教师课前先制定好有关课堂教学中的数学问题,以及有关解决策略。虽然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但对于这种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来说,事先制定好设计计划是很有必要的,有了策略,教师才能更好地发挥在课堂中的引导作用,从而使学生朝着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例如,在教高三学生复习必修一时,教师应该纵观本科教科书的目录内容。找好突破点,可以选择由易到难的方式去逐步进行系统复习。也可以有选择的跳跃性进行精讲,对于较难的章节,教师可以放到后面细讲,先将较简单的章节进行理论知识的提问,方便学生对知识的再次掌握。
3.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增进师生互动
新课改背景下的数学教科书对高中生学习数学的顺序做了调整,其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接受知识。而目前仍有很多教师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对数学课堂教学的思维模式太过于固化,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问题教学法是着重于培养学生能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教师有目的的去提问,而不是生硬死板的照念理论。
结束语
在高中数学教师运用问题教学法讲解数学知识时,需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以及教师的引导性。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对问题的思考会不断地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问题教学法是很适合数学学科教学的一种方法,能够给学生们带来很多的好处,并且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数学课堂的氛围营造也具有积极地作用,所以教师要善于运用问题教学法。
参考文献
[1]杨兴华.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中的实践策略探析[J].教育,2020(25):71-72.
[2]顾泰君.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中的实践方法研究[J].教育,2019(08):44-45.
[3]罗代丽.浅谈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及感悟[J].教育,2019(05):53-54.
作者简介:单溧莉,1987年6月,女,汉族,江苏,大学本科,中学二级,高中数学,225300,单位:泰州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