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区角活动中空间的合理利用问题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9月26期   作者:乔玲
[导读] 新《指南》的颁布,让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开始重视区角活动
        乔玲
        宁德蕉城区人民政府机关幼儿园          
        新《指南》的颁布,让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开始重视区角活动,而幼儿园区角活动对于幼儿成长发育中的影响也越来越为教育工作者了解。但大多数幼儿园受到场地的限制,在空间上并不是很充裕,这导致了幼儿在区角活动中无法尽情地与材料进行交流。如何合理利用空间,合理设计材料与空间之间的关系成为了幼教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以下是我对于区角空间设计与利用上的一些小小的思考。
        一、现幼儿园区角环境利用上存在的问题
        (一)区角材料局限于桌面操作
        受旧思想的局限,大部分的教师在设计新的区角材料时,第一时间设计的都是桌面材料,幼儿习惯将材料放在桌面或者托盘中操作。但是幼儿园的桌面空间有限,这就造成幼儿在操作的时候手碰手、肩擦肩的现象。有的教师为了缓解空间上的“拥挤”,只好反复强调幼儿在操作过程中要安静、要小心、要遵守区域规则,可也往往发现效果不佳,还常常会发生幼儿因为操作空间不足而导致的冲突。
        (二)空间上利用率不足
        在上述问题出现的时候,有聪明的教师懂得将幼儿操作的空间拓展到隔断或者材料柜上,但是这样的空间利用率是不够的,许多幼儿依然堆积在一个区角内进行操作。偌大的教室里就出现了区角内拥挤,教室中间空旷的现象。
        (三)新材料的过度投放
        材料投放的无序导致新材料投放的增加,材料投放内在联系性差,无法很好地推进,造成材料投放下去后,旧材料荒废、闲置,与此同时,新材料又要不断地大量投放才能满足幼儿的需要。这种恶性循环下,教师疲于制作大量重复的新材料,造成了时间和精力上的浪费。
        (四)区角环境创设的一成不变,利用和维护周期长
        幼儿园环境是开学初就创设的,往往创设的环境需要维护半个学期。环境与幼儿互动的内容少,大部分环境上多展示为幼儿的美术作品或者仅是展示教师制作的墙饰,环境利用率低。
        二、区角环境的空间利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教师在进行区角环境创设过程中,要坚持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实施适合幼儿发展的教育,结合幼儿园周围环境资源的特点、教育发展规律与幼儿实际需要进行资源的开发和环境创设。
        (一)合理利用教室空间
        1、活动室
        幼儿活动室是幼儿最为熟悉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合理有效地利用是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很多幼儿园的活动室集合多种功能于一体,比如集中学习场地、餐厅、卧房,因为有便于操作的桌子,便于放置玩具的玩具柜,因此,现今大部分的幼儿园也将活动室视为区角活动开展的优先选择场所。
        2、走廊
        幼儿园的走廊存在两种规格。一是向阳或者是光线充足的走廊,二是背阳或者夹在许多个班级中间狭长而阴暗的走廊走道。考虑到保护幼儿视力以及活动安全的因素,在这里,我们需要利用的是前一种走廊。教师可以将需要走动的、需要商议或者其他声浪比较大的游戏内容设置在走廊,将需要安静或动手操作比较多的区角放进活动室,这样可以较好地将“动区”与“静区”区分开来。
        3、卫生间
   卫生间也是区角活动开展的好地方。这里有着其他地方没有的优势——靠近水源,因此,卫生间内或者卫生间附近可以开展与水有关的区角内容,比如打蛋器打泡沫游戏、倒水游戏等。大班开展的区角游戏洗鞋子、洗手帕等活动选择的就是在卫生间内开展,幼儿在清洗完毕之后,还能动手收拾被打湿的地面台面,不会因为“爱玩水”而打扰他人以及给保育老师增加工作量。
        4、楼梯及楼道
        有的幼儿园班级内部是有小阁楼设计的,这样就产生了一个特殊的小空间——楼梯和墙壁的夹角空隙。很多老师往往放弃了这个小小的角落,认为它太小不方便,其实不然,这个小空间是幼儿最为喜爱的私密空间。

光线好的楼梯底下可以设置成幼儿的“静静阅读角”,光线稍弱的可以做成摆满变形金刚的“男孩屋”或者摆满布娃娃的“女孩屋”,就是幽暗的楼梯底部也可以干脆设置成“勇士角”,让孩子在里面锻炼胆量,或者是干脆做个布帘子,在里面玩光影游戏。
(二)扩展可操作的空间
        扩展了许多的地方作为区角游戏的场所,可是还有老师会提出“桌子不够”“没有台面可以游戏”这样的问题,为此,接下来,我们要谈谈的是如何扩展可操作空间的问题。
        1、桌面
        桌面是幼儿园区角游戏传统的选择,通常幼儿将取用到的材料放置到桌面进行操作,优点是易操作,好管理,但是如果幼儿人数太多,这样就会出现桌面不够用的情况,而且,并不是所有的材料都适用于桌面操作,比如挂衣服、大型垒高游戏等。
        2、墙面
        墙面在区角游戏中的利用,是被我们忽视已久的。墙面的使用不仅可以提高空间的利用率,减少拥挤度,还能增加游戏的趣味性,比如小班区角游戏“长颈鹿的脖子”,小班幼儿的游戏需要设置一个情景激发他们的游戏欲望,为此,我们制作一个长颈鹿的头和躯体,让幼儿用积木等材料在中间叠高,如此,墙面就成了我们游戏的好伙伴,我们可以在墙面上部贴上立体的长颈鹿头,在下部安装一个长颈鹿身体的平台,让幼儿在其中搭高。编辫子、结绳网这类型有“长度”的区角游戏也可以放置在墙面上操作,科学有趣还不拥挤。
        3、地面
        地面也是以往被忽视了的游戏“圣地”。其实许多大型一些的区角游戏都可以放在地面上开展。比如游戏“停车场”,在大地垫上隔出不同的“停车位”标注上车牌号,在玩具车上贴上车牌,学习将车“停”进专属车位,这样的游戏只有在地面上玩才过瘾。再如区角游戏“造高楼”,将一个个罐子、纸片按照建筑物搭建叠高成型,这样需要大场地的游戏也只有在地面上玩才可以成功。
        4、空中
        空中可以玩吗?是的,在空中架设一个网格,让幼儿学习使用晾衣杆将衣服挂在上面,这不是一个很有趣的游戏吗?在空中设一个悬空的袋子,让幼儿在下面将自己制作的小火箭、小飞机、小球等物品抛掷上去,这不也是一个很锻炼人的小区角吗?
        其实空间的利用全看游戏的需要,没有人规定一定在桌面上游戏才是区角,幼儿爱玩,喜爱操作才是区角存在的意义。但是空间的利用不是无目的的,这需要与我们将其巧妙的与材料和活动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
        (二)科学设计区角环境
        1、与材料结合在一起
        有的教师在将材料与环境结合的过程中为了“结合”而“结合”,比如说需要利用地面是吗?那就拿个毯子,把桌面操作的材料拿到地面玩,这样不就可以了?其实不然,这样做,只是换个地方玩,而且有的效果还不如在桌面上操作。因此什么材料合适在哪里玩儿,这是需要教师思考的问题。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想的是在哪里玩好玩。好玩指的有两点,一是好操作,二是有趣。比如“停车场”游戏中,因为需要游戏的场地比较大,因此我们就要根据材料的特性放置到地面游戏。有的材料可在桌面游戏,也可在其他地方游戏,我们就要想想那里玩更好玩,比如区角游戏“毛毛虫的脚”,将衣服夹子夹到“毛毛虫”躯干上变成“毛毛虫的脚”,这样的游戏放在桌面也可以操作,但是我们将毛毛虫张贴到已设置的“草地”墙面上,让幼儿或站或坐地帮助光溜溜的毛毛虫夹上“小脚”,一下子增加了趣味性,幼儿操作的兴趣也就更加浓厚了。
        2、与活动内容结合在一起
        在利用区角材料创设环境的时候,还要注意与活动内容相整合。例如小班区角游戏“掉下来啦”,就是结合了主题活动“蛋”的内容来设计的,教师在墙面上张贴了一个母鸡的图像,同时在下方利用卷纸芯、一次性纸杯等物品设计了一个弯弯曲曲下“蛋”的通道,再在地面上放置一个放满了报纸屑的“鸡窝”,让幼儿从上方放置乒乓球感受“鸡蛋掉下来”的过程,同时还能满足他们在报纸屑中“寻蛋”的探索欲望。游戏整合了主题内容,同时又开发了操作的趣味性,让一个简单枯燥的游戏变得生动起来。
        如何有效整合,如何科学设计,这考验到教师的个人素质,但我相信,只要用心思索,从幼儿角落考虑问题,从材料的科学性、趣味性着手设计,每个区角游戏都将闪耀出它与众不同的光芒,让幼儿从中受益。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