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9月26期   作者:刘海波
[导读]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突破,

        刘海波   
        西宁市第十四中学   810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突破,开展教育的方式正呈现多元化趋势,其中就包括带有全新科技元素的微课。微课以短小精悍著称,便于保存,易于传播,是一种学生、家长、教师都能接受的教学辅助工具。对于高中物理教学来说,微课的优势主要在于能够帮助任课教师快速锁定教学重点难点,对革新物理课堂教学模式、提高物理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微课对高中物理教学的优势和应用展开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微课;高中物理;物理教学
        引言:信息技术的进步促使人们信息交互传递的效率不断提升,多元化的信息交流工具在生活中的应用范围也在扩大。当信息技术逐渐渗透进教育领域,一系列提升教学效率,改进教学方式的新工具或思路也随之产生,例如微课。微课概念由国外传入,并以独特的优势风靡校园,受到教师和学生的青睐,很快就积攒了极高的人气。教师利用微课,可以快速收集并总结课程教学的重点、难点,做好课堂设计和教学反思,并帮助学生答疑解惑,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
        一、微课的特点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优势
        (一)微课的特点
        首先,微课内容短小精悍,其具有时间短、设计精确、内容干练等多项优势,应用广泛。微课能够实现知识点的进一步集中,教师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把抽象性强的或难懂的知识点制作成5到10分钟左右的短视频,发布在课程平台或社交媒体上,供学生按需学习,随时观看。其次,微课主题突出,实现了教学环节的统一。再次,教师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水平只能在课程结束后才能全面展现,微课加快了课程评价的速度和效率,在实现资源共享的基础上也能有更多人针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制作水平进行评价。
        (二)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优势
        第一,有助于帮助教师总结重点难点。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存在一定的难度,物理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学生往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理解物理概念和公式,且效率不高。对于任课教师来说,如何突破教学中产生的重难点,让学生能够顺畅地理解概念和知识,往往是最难突破的要点。教师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由于教学条件不满足要求,教师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只能通过口述和板书的形式加强学生的理解。教师利用微课,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专题讲解重难点,达到教学内容的突破。
        第二,有利于革新物理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积极性会对他们探索和研究物理知识的主动性起到决定作用,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目的。在传统教学模式下,一部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并不高,会对物理学习效果产生影响。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微课,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是革新物理课堂的重要方法。教师通过微课进行课堂导入,能够刺激学生的视听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不同类型课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自主在线学习型微课的应用
        物理教师在自主在线学习型微课的教学设计过程中,要对教学目标、学生水平、班级学情等多个因素进行全面考虑,力争用微课让学生能够掌握最基本的物理概念,打好学习基础。例如在《牛顿第三定律》一课中,教师可以将要求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纳入微课,并举出生活实例,如手拉弹簧、水中划船等,将理论与实际结合,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课后可给学生布置作业,通过联系生活回答教科书背后留下的问题,这就给学生空出了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二)课堂穿插辅助型微课的应用
        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利用微课实现当堂答疑的目的。具体而言,教师可以丰富微课的设计形式,以丰富的视频为主导,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宇宙航行》一课中,有关卫星变轨等问题一直是教学的难点,学生很难掌握这一块的知识点,其核心在于学生没有卫星运动的概念。因此,教师可以在进行课堂设计时着重考虑这部分,将知识点制作成通俗易懂的小视频,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够通过直观画面深入学习,增添了课堂的趣味性,也活跃了气氛。
        (三)课后查漏补缺型微课的应用
        课后查漏补缺型微课的原理和上两类有所相似,也是使用微课的重要节点,其能够帮助学生检验课堂学习的成果。教师要结合物理教学大纲的特点,做好分层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教师要将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明确列出,让学生反复观看,并梯度设置习题,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测验,最终让学生能够实现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教师可以结合上两种微课一同开展课后巩固,有助于提升学生物理学习的成就感,从而以更具有开放的思维看待问题。
        三、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分析
        (一)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传统教学模式往往强调教师的课堂主体地位,学生是被动的学习状态,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都未实现有效激发。对于学习过程中涉及到的概念、公式以及它们的应用,都需要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反复实践。因此,任课教师可以以微课教学为契机,将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做好重点难点的渗透,以及学生的其他疑惑,发挥微课的众多优势,将学习的空间突破课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利用微课实现物理个性化教学
        尽管微课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但课堂仍然占据主要地位。传统模式下,个性化教学和学生间存在的差异性成为了教师推进教学的困难,而微课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难点。教师可以通过微课为重点学生单独答疑解惑,或者是学生普遍存在理解困难的重难点设置微课专题。同时,对于物理学习的潜力股和尖子生,教师都可以为他们制作有助于提升物理学习成绩,发散物理思维的微课。正是通过这种方式,不同学生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班级物理的整体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三)通过微课授课提升教师素质
        微课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入融合后的产物,这不仅需要任课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操作水平,也考验了教师对教材的解读能力,以及教师的教学实力。教师制作微课本身是一个探索和自我提升的过程,要想让制作的微课受到学生的青睐,达到课堂教学的预期目标,就要从自身做起,着手提高信息技术操作水平。教师要强化专业知识,锻炼教材解读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借鉴同行的优秀经验,迁移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同样能够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
        (四)利用微课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现在,各种教学资源平台或课程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极大方便了教学资源的流动和使用。优质的微课一旦上传到平台,就可以作为长期性的教学资源而存在,既能随时随地取用,也有利于传播。对于任课教师来说,微课是一个促进交流沟通、分享经验的契机。学校可牵头进行交流合作,或组织校际经验培训,以达到相互促进的目的,在共同努力下提高物理教学水平。
        结束语: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形式也在不断变化,微课已经对教学方式和思维产生了巨大的改变,是现代教育改革的体现。任课教师要加强教学实践,总结经验教训,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以及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肖东.试析高中物理教学中微课资源的整合运用[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20,49(02):71-72.
[2]牛丽.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学,2019,10(23):106-107.
[3]喻清华.浅谈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9(29):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