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婷
乌鲁木齐市第九中学 830011
摘要:高中学生正处在人生的关键阶段,加强对高中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是一个为其未来实现自我发展,展现自身价值的重要的“筑基”过程。由于数学教学在高中教育体系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关键地位,因此,充分发挥数学教学的育人功能,实现对高中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对于高中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高中数学;自我能力;培养分析
引言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高中是社会个体成长与发展的重要阶段,在高中时期加强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本研究运用文献综述法解析了自我教育的基本内涵,并探讨了高中数学对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路径,其目的在于规范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为促进高中学生数学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借鉴与参考。
一、自我教育能力的类型及发展规律
(一)自我教育能力的类型
1自我认识能力,是指学生通过与他人相比较、自我反省、自我评价、自我分析及自我观察等方法进行自我了解、自我认识的能力。自我的活动状态、自我的机体状态都包含在自我认识的范畴之内。
2自我学习能力,是指学生能够独立地获取知识、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也称之为自学能力。虽然我们具有与生俱来的学习能力,但这种与生俱来的学习能力仅仅只是为我们后天的学习提供基础条件,并不等于我们真正学会了怎样去学习。只有经过了后天的努力,我们才能学会怎样去学习。所以,自我学习能力对于自我教育能力而言是最重要、最根本的能力。
3自我体验能力,是指个体在自我认识的过程中,对自己各个方面的行为表现与品质是肯定的、满意的,从而就会产生自赏、自豪、自信、自尊、自慰等积极乐观的主观情感体验的能力。所以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要对学生所需要的品质、技能的形成多多给予鼓励。
(二)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规律
1他人教育转为自我教育
在教育过程中自我教育与他人教育所占的比例呈现动态变化趋势。自我教育的作用包括:由无到小、由小到大、由大到主。他人教育的作用包括:由主到大、由大到小。根据这一变化的规律,就要求教育者要明确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并把教育的重点转移到自我教育中。同时要把握好学生自我教育的时机,及时有效地促进中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提高。
2从部分至整体
从纵向看,自我教育的发展规律是从整体到局部。例如,中学生在完成作业和解决问题时,从一开始的不能自控到后来对结果的检查核对及修正,最后对整个活动过程的监控,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根据这一发展规律,教学者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时,要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否则会挫伤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积极性。
3从单维至多维
学生自我教育的类型是多样的,结构是错综复杂的。所以,从横向看自我教育由单维到多维的转变,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教育者认识到这一点,有利于激发学生更高得自觉性。
4不自觉→自觉→自动化的转变过程
自我教育的发展过程是由不自觉状态慢慢过渡到自觉状态,再到自动化状态。
根据这一发展规律,教育者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时,所迈出的第一步就是让中学生认识、了解自我教育的重要作用,并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反复的自我教育,在自我教育实践中逐渐成熟。
二、高中数学对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路径
自我教育最为初始的应用范围为思想品德教育,是学生通过自我修缮、自我调整来提高自身修养的重要手段。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自我教育的应用范围得到有效的拓展,例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自我教育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的途径,对于学生确定正确的数学学习动机,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重要的促进与保障作用。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彰显出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实用价值。
(一)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确保其数学综合素养的有效发展
自主学习是自我教育的重要形式,不仅是学生根据自身知识体系的缺失而进行的有针对性的补充与完善,同时,也是学生拓展知识体系,汲取知识营养的重要手段。数学是一门逻辑严谨、环环相扣的学科,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难以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的,因此,引导与鼓励学生开展数学方面的自主学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就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通过预设目标、课堂提问、指导自修、鼓励研讨等手段,来激发与调动学生参与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要主动实现角色的转换,突出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切实发挥出引导与辅助的作用,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支持;另外,高中数学教师应组建教学班级的微信群,对学生在课后的自主学习给予必要的督促与帮助,师生之间可以通过微信进行信息反馈、答疑解惑,从而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实际效果提供保障。
(二)规范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其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学习动机是由学习需要与学习期待两种成分所组成,对于学生的学习行为具有重要的引发、推动及维系作用。正确的学习动机是获取理想学习效果,实现预期目标,展现自身价值的基础保障。高中学生正处于为接受高等教育打基础的关键时期,而作为贯穿于小学、中学与大学等教育阶段全过程的数学教学而言,其是高中学生知识储备、基础构建的关键环节。因此,高中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地开展自我教育,明确数学学习对其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使之能够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动机,要彻底摒弃“为了高考而学习”的狭隘观念,遵循素质教育理念的引导,强调对自身数学综合素养的培养与发展,为成为未来社会有用之才提供坚实的保障。
(三)引导学生端正数学学习的态度,择取正确的发展取向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是学习与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工具。俗话说“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由此说明了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性。伴随着新时代的来临,人才的标准发生了改变,培养综合型、实用型的人才,已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的重要责任与使命。在此背景下,为确保高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实际效果,学生必须要端正数学学习的态度,明确数学学习对其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这对于高中学生择取正确的人生发展方向,夯实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态度层面的疏导与规范,使之能够本着积极、认真的学习态度来对待数学学习,掌握数学知识。
结束语
综上述,数学是研究空间结构与数量关系的学科,起源于人类早期的生产活动。作为一门基础科学,其应用范围极其广泛,在推进人类文明进步与科学技术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高中教育在社会个体的成长与发展进程中,扮演着承上启下的重要角色,通过对初等教育知识的积累,为接受高等教育打下坚实基础。伴随着新时代的来临,社会对高中学生的自我修养与自我发展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高中教育来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就成为当下及未来高中教育发展的重要取向。数学学科是高中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通过数学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无论是对新时代下高中数学教学的改革发展,还是对高中学生的自我发展而言,均彰显出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分析高中数学教学对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J].潘明勇.??学周刊.?2020(20)
[2]论高中数学教学对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研究[J].傅菊敏.??当代教研论丛.?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