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艳
(常州市泰村实验学校 江苏省常州市 213140)
【摘要】数学学科是一门逻辑性和抽象性较强的学科,也是一门对学生思维能力以及想象能力较强的一门学科,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只有不断的思考和创新,才能够更加高效的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基于此,为了能够实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帮助学生提高数学综合学习能力,初中数学教师要不断创新和优化教学方法,通过有效的数学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数学综合思维能力的有效提高。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思维能力;重要性;有效策略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虽然我国初中数学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改革成果,但是在目前还有部分教师仍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课堂生依旧十分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虽然有所关注,但是缺乏足够的重视。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阶段,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完善数学学习,还有利于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基于此,教师必须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出发,深入探究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策略[1]。
1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数学思维能力是学生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必须要具备的一项能力,也是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能力。数学思维能力是人对抽象的符号化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的能力之一。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高低,对学生在数学实际问题理解和分析上的综合解题能力有着直接性的影响,同时也决定学生数理运算能力以及抽象理解能力的一项重要基础性能力。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高低能够直接影响学生的数学考试成绩和学习效率。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不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而只知道强制性的让学生死记硬背数学概念和公式的,对学生进行题海训练,就会导致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只记忆不思考,导致学生在解决试剂盒问题的过程中只知道死板的套用数学公式和概念,而不知道对数学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这样的数学教学形式会导致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不知道举一反三,面对同一类型的数学题目,一旦换了一种表达形式,学生就会无从下手[1]。初中数学教师想要让每位学生都具备良好的解题能力,就需要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入手,只有当学生具备了较高的数学综合思维能力,在面对各种实际问题时,学生才能够运用独立思考能力和计算能力顺利解决数学问题,学生能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学习成就感,从而促进学生数学综合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
2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策略
2.1通过拓展教学解决抽象知识背后的实际问题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和发展,与学生对抽象知识和事物的认知有着密切关系,如果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能顾对抽象化的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那么学生会对话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思考能力也会得到有效提高,如果学生学生在学习中直接死记硬背抽象知识,而不知道进一步理解和和探索其中的原理和用途,那么学生就很难正真地理解和掌握抽象化知识,只能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和记忆这些知识点,不会灵活应用抽象知识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将数学知识与现实中具象化的问题进行结合,通过对抽象知识相关背景的拓展和延伸,让学生明白数字背后的原理和具体的用途,这样才能够有效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例如在“勾股定理”相关知识点的讲解中,这部分的知识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2],如果教师只是按照课本内容生搬硬套的为学生进行口头讲解,部分逻辑思维能力较差的学生很难理解。这时教师可以引入我国古代在测量土地中遇到的测量三角形形状土地的故事,为学生讲解勾股定理的作用。通过故事讲解和课堂学习,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到这一定理在现实生活中是如何解决土地面积测量问题的,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勾股定理背后会的现实问题,从而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提升。
2.2开放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数学学科是一门严谨的工具性学科,初中数学教学应当在应有的严谨教学和学习态度下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这样能够大大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全身心的积极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由于每位学生在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尤其是在一些具有较强抽象性和理解难度的知识学习中,比如函数知识,几何图形知识等,在这些知识的学习中通常会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3]。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对问题进行积极自主地思考和探究,而学习能力相对薄弱的学生虽然也会思考问题,但是大部分时候都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节奏,甚至有时候会走神。在这样的学习状态下,学生对数学学习会产生挫败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信心。因此,为了能够避免两极分化的现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积极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多样化的创新教学形式,为学生设计一题多解的开放性问题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究,是活跃课堂学习氛围的有效措举。另外,教师在课堂上抑扬顿挫的声音以及幽默有趣的教学风格都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途径。这样的教学环境更能带动学生在新知学习中的积极思维,能够在有效的课堂教学时间训练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
3结束语
综上可知,在实际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数学教师必须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学情,以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核心教学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和问题展开全方位的思考和探究,从而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廖青明.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 读与写(教师), 2019, 000(005):1-1.
[2]李瑜. 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 中华少年, 2019(8):84-84.
[3]李娇娇, 杨闻起. 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