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互动课堂构建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9月26期   作者: 肖超
[导读] 有关教学中课堂互动的话题,历久弥新,
        肖超
        湖南省耒阳市第一中学  421800
        摘要:有关教学中课堂互动的话题,历久弥新,本文主要谈论在高中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课堂互动,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互动课堂能够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也能够激发学生对于物理学科知识的探讨,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本文所讨论的高中物理课堂互动,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及人机互动等多元互动模式。讨论如何通过多元互动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物理;互动;课堂;教学
        所谓课堂互动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以及学生与老师围绕的可能学习的目标和内容进行交流和互动的学习过程。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要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以及学生的个性特点等,设定恰当的互动模式,进行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通过课堂互动,交流对于知识的理解,互相帮助,主动探究所学知识。课堂上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可以是个体之间的活动,也可以是分组互动。无论采取哪种互动模式,都需要老师精心的准备,恰当地运用,才能有效地提高物理课堂教学。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互动,首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参与性。课堂互动的目的便是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学科知识,因此只有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互动中去,才能够实现互动目标。就是在课堂互动的设置中,应该想办法让学生主动的跟随课堂教学的顺序,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创造性。通过各种渠道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学习兴趣的提高,从而实现高效的物理课课堂教学。
        一、 开展师生对话,实施互动式课堂教学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互动,首先是师生互动。这种互动,以师生对话为形式,以学生掌握新的知识为目标,师生互动,如果设计不好,容易出现就是单向互动的现象存在,师生互动的活动中,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互动的积极性,要学生主动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中去就是在教学中,要主动设置教学情景,启发学生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积极性。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就是应该围绕所学知识,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所学知识。就是通过创设情景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讨,互动交流,在互动交流中完成教学任务。在学习“回旋加速器”时,教师提出问题、展开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从而让师生在互动中完成教学任务。教师首先介绍回旋加速器涉及的知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起探讨物质的微观结构知识。最后教师向学生提问如何通过物理的方法获取高能粒子?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讨,启发学生思考加速电场,通过提高电场两极电压的办法来获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根据现有的技术与条件,那么这个方法可行吗?总之,巧妙设置师生互动环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课堂互动,通过课堂互动提出解决办法,从而理解了直线加速器的工作原理。
        二、 开展实验互动,突出物理实验特色
        物理的学习离不开实验,在物理实验课教学中展开师生互动可以帮助学生分析物理现象。

促进学生在物理课教学中对于相关问题进行观察和分析,这对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物理实验课一般是用来探究物理原理的,由于物理实验课是验证物理现象与物理规律的。在物理实验课中,通过师生互动。可以加强学生对于物理规律和物理现象的认识,也可以引导学生对于物理原理的探究。从而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知和印象。例如:“摆动中的机械能守恒”的实验,所用到的实验器材比较少,实验过程也简单,易于操作,但是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也能使这一实验过程悬念迭起,引人入胜,比如把提桶拉到鼻尖上时,学生就会担心提桶会撞破老师鼻子吗?在实验过程中,当摆动就要完成一个周期时,提桶接近鼻尖,学生就会惊呼,这个实验的演示过程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本来是个演示实验,经过老师的精心设计就变成了能够有效实施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活动。实验结束以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动能转化问题的讨论。学生的讨论结论就是重力势能在转化过程中变为动能,这一过程印证了能量守恒原理。
        三、 设计发散性问题,扩大师生互动空间
        发散性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发散性问题能够促进学生通过多种思路思考和推断问题,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提出发散性问题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发散性问题有助于多种思维的碰撞,也有助于实现课堂教学中的交流互动,学生在交流互动中扩展了自己的思维,产生了新的思考,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创造性得以提升,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重新的整理和思考,有助于学生物理学知识的巩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升,发散性思维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互动,有助于扩大学生的课堂互动空间。比如在教学中教师就“灯泡电阻的伏安特性图线”设置以下发散性问题供学生思考:①用灯泡的额定功率与额定电压来计算电阻;另外一个学生用多用表测量灯泡的电阻所得数据与计算的电阻值不一样。让学生思考是为什么?②将实物图连接起来,从中得到一组实验数据,并作出灯泡的伏安特性图线。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设置这样的开放性问题,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课堂互动。
        四、 相互讨论切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开展高中物理互动教学,目的是为了优化学生思维,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互动来与教师一起解决相关学习内容中的问题,在课堂互动中就是应该让学生思维得到发展,让学生的条理性更加明确,通过课堂互动,能够让学生更准确地表达观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只有在课堂互动中,积极地进行讨论,产生思维的碰撞,才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总之,互动教学是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教师要准备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互动的效率,让学生在民主的课堂气氛下,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课堂教学教师与学生一起积极参与讨论、探究,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素质提高为目标,课堂互动围绕物理学教学内容展开,争取实现高中物理课堂互动教学促进物理教学效率提高的目标。当然,要提高物理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需要广大一线物理教师不断地改变教学模式,不断地进行探索。
        参考文献:
1.吕飞. 互动让高中物理课堂更精彩[J].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0(24).
2.张临斌. 互动模式彰显课堂魅力——高中物理课堂互动教学模式探析[J]. 科学咨询, 2020, 000(002):143-1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