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教师开展专项化体育教学活动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9月26期   作者:康曙亮
[导读] 随着我国教学新课程改革实施,各项教育制度不断完善,
 
        康曙亮
        乌兰浩特市第十五中学  137400
        摘要:随着我国教学新课程改革实施,各项教育制度不断完善,各学科教学方式都在逐渐转变。包括体育课程,它是中小学必修的一门课程,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了健硕的身体资本,才能更好地学习。所以这就对体育专项化改革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打破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束缚,以求能够取得更好地体育教学效果。对于高中生而言,他们的思想观念已经初步建立,尽管面对高考压力,但体育教学不能抛弃,所以教师要选择适合他们的方法进行专项化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中体育、专项化体育教学、探讨
        前言:高中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到高中生的年龄特征,他们的身体和心理正在快速发育,所以要针对不同班风的班集体进行针对性的体育专项化教学。传统的体育教学包括“热身五分钟,锻炼半小时,活动十分钟”,在这种“老套路”的体育风格下,学生正在不断对体育项目失去兴趣。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本篇文章首先简要分析对当前高中体育教师开展专项化体育教学活动的必要性,其次提出在高中体育教师开展专项化体育教学活动时可能遇到的问题,最后对高中体育教师开展专项化体育教学活动浅显的策略探讨。
一、当前高中体育教师开展专项化体育教学活动的必要性
        学生是社会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身为祖国的新一代青年,他们身上背负着全社会对其的热切期望。随着高中教育改革的实施,新的教育观强调国民的素质教育,而对于学生来说,素质教师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所以素质教育除了要追求文化课进步以外,还要更加注重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和谐发展。这就显得高中体育教学被重视了起来,对高中体育的专项化教学改革突显出其必要性。
二、在高中体育教师开展专项化体育教学活动时可能遇到的问题
(一)高中生的高考压力使得体育教学无法顺利开展
        很多人常说“高考,是人生逆袭的最后一条捷径”,它不看爹妈、不分长相、不看背景、不问出身,但全靠分数。所以很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教师也是对学生抱有很大期望,面对如此大的压力,学生们只能拼命地在学习,教师也是想方设法的给学生们多上课,拖堂、占课已经不足为奇,甚至有部分学校在高三就停掉了体育课。这就使得体育教学无法实施,更别提要专项化的改革教学。
(二)受传统体育上课模式影响达不到预期效果
        不管是在体育课也好,还是文化课。很多课堂教学方法仍然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一味地追求分数、达标,因为有传统教学模式的存在,所以才出现了新的教育课程改革。

课程是新课程,但教师还是老教师,并且他们习惯于老套的教学模式。学生想要不断地前进发展,就需要教师首先适应新改革,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有想法的开展专项化体育教学,才能使学生发展达到预期效果。
三、对高中体育教师开展专项化体育教学活动的策略探讨
(一)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将学生的对体育专项的兴趣提升起来,课程教学大约就已经成功了一半。想要高中生对体育专项活动产生兴趣,教师需要改变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不断推陈出新,吸引学生眼球,使学生在面对学习压力的同时,可以找到一个能放松自己的,又能使自己进步的一个新天地。
例如,在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中,教师一般会让学生热身跑步,之后做做操,再然后就自由活动。这样一来,很多学生就不知道干什么,本身学习任务又重,这样无疑是在浪费时间。所以教师在安排学生自由活动时,应该明确活动的目标,可以根据兴趣爱好将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体育项目,在规定时间内要完成多少这个项目。如此一来就增加了学生的活跃性。
  (二)教师自身不断优化,力求达到预期的良好教学效果
   对于体育这方面的课程,因为之前不被重视,所以它的师资力量本就薄弱,教师本身对自己也不会做过高要求。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体育又称为改革的重要课程,教师要把终身学习当成自身发展的不竭动力。在面对一个个朝气蓬勃的正处于青春期高中生来说,对于教师自身的要求还是挺高的,只有当教师对所教的课程计划心里“像明镜似的”,才能在体育课堂中达到预期良好效果。
        例如,在对学生实施“篮球”教学活动时,教师本身应该熟知打篮球的规则以及动作要点。一堂好的篮球课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密切配合,同时,教师应当明确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中,尽量的当做学生学习技巧的领路人,知无不言。
(三)贴近高中生心理发展特点,完善管理体系
        高中生的身心发展有着其不可逆的规律性,在任何教学活动中,教师都不应该忽略这一点。体育教学的本质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的体质,使学生更好的发展。学校应该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有计划的完善对学生课堂的管理体系。这包括对学生的管理和对教师的管理,对学生要求上课要服从教师的安排,不自己做危险活动;对教师要求认真对待每一堂课,不能给学生布置完成不了的活动项目,根据学生的年龄身体特征合理安排教育活动。
结束语:
        面对各项新课程改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是深化基础教育领域体育学科教学改革工作的关键。而在改革实践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所以需要我们不断去完善改进它。在体育专项化教学活动中,不断提升学生对各个体育专项的兴趣是关键所在,所以教师要不断探索专项化体育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策略。
参考文献:
[1]王海兰.对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实践的分析[J].教育,2019(12):80-81.
[2]顾瑶琴.体育专项化改革的必要性调查统计研究[J].教育,2020(12):138-139.
[3]朱康.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模式下不同项目运动负荷比较研究[J].教育,2020(122):58-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