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宜东
城口县教师进修学校 重庆市城口县 405900
摘要:计算教学属于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新课改等因素影响下,传统的教学计算教学问题逐渐浮出水面,所以,本文将对小学数学计算教学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数学;计算;教学
引言:小学数学教师应深入分析新课改要求,提高对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任务的重视程度。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结合计算教学实际状况、学生特点等,合理设计教学对策,才能提高计算教学效果。
(一)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偏重计算结果,忽略了计算过程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时呈现出偏重计算结果、忽略计算过程的现象,判卷时只要学生结果正确,往往就给满分。实际上,数学计算重点应是计算过程,若学生计算过程问题颇多,则代表学生思路模糊、运算能力较差;若学生计算过程繁琐、耗时,则表明学生未能深度理解知识、掌握最佳运算方法。因此,数学计算教学必须提高对过程计算的重视程度。
2、计算教学方法创新性较差,无法吸引学生
小学数学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思维影响,常采用老旧的教学模式,所以学生很难提起学习兴趣。由于数学计算过程本就枯燥乏味,诸多知识点又需要反复运用,所以在计算时容易出错,因此受到了学生的反感。若教师在教学中无法创新教学方法,就不能打破现状、吸引学生,所以小学数学教学效果便难以提升。
3、忽视了口算教学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基础内容包含口算教学,而且口算教学效果对学生的计算能力产生了一定影响。不过,口算教学常被教师忽略。实际上,开展口算教学,可为学生培养计算速度及能力,更能帮助学生改善计算水平。若忽视口算能力培养,无助于提升学生的注意力、思维反应能力,未来还会影响学生的口算能力、计算能力,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数学学习能力产生影响。[1]
4、缺少健康的计算习惯,无法理解计算技巧
一些小学生缺乏良好的计算习惯,在数学计算过程中十分随意,常常不能根据要求书写计算步骤,或因马虎大意导致计算步骤缺斤少两;同时,部分学生无法深刻理解计算技巧,常常在计算时生搬硬套数学技巧,严重影响了数学计算效果。
(二)小学数学计算教学问题的处理对策
1、为学生培养计算兴趣,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特点、年龄、基础知识掌握状况等,积极的创新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参与数学计算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培养数学计算学习兴趣,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2]
比如,教师在组织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采用情景再现创新教学的方法,调动学生参与数学计算学习活动的兴趣。
此时,教师可创设数学情境,即“小明同学去超市买铅笔,每只铅笔0.5元,小明准备买7只铅笔,请问小明需支付多少钱?”然后,教师可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习题知识点,独立完成习题计算。通过联合实际的方法,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最后,教师可结合学生计算结果,进行知识点总结分析。
2、为学生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数学计算具有艺术性,小学生之所以计算能力差、计算准确率低,主要是因为缺乏足够的耐心、细心等。因此,要想提高小学生的计算准确率及速度,重点便是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因此,在计算教学时,要叮嘱学生认真审题、严格验算,避免出现疏忽大意、省略计算步骤等现象。
比如,小学数学教师在组织人教版教学五年级《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一课教学中,就应该引导学生注重细节的养成,如认真读题、掌握分母分子换算技巧、保存计算过程、方便验算等,从而才能为学生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以“山上有苹果树200棵,而桃树比苹果树多,试问桃树有多少棵?”在此题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主动读题,列出已知条件,然后详细书写计算过程,最终验算计算结果,确定答案。这样可为学生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并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
3、做好口算教学引导
口算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教师在组织口算教学时,应坚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积极的为学生传授口算方法与技巧,并引导学生进行口算练习,以此帮助学生奠定扎实的数学计算基础。
比如,在人教版教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中,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复习数学整数加减法口算技巧,然后以此为基础,引入“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方面的概念知识、技巧进行深度讲解,如“同分母加减法,分母不变,计算分子”等,从而帮助学生了解知识及技巧含义。然后,教师可设计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计算习题,如+、+、-、-等,要求学生根据习题内容进行口算练习,帮助学生在掌握分数加减法概念等知识的基础上,锤炼分数加减法等口算技巧。
4、为学生总结结算技巧
数学知识博大精深,合理运用可以帮助人们将生活中遭遇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在小学阶段,教师要积极的为学生传授数学计算运算技巧,才能帮助学生提高计算能力及计算准确性。所以,在数学教学期间,教师要积极的和学生保持交流、沟通,主动探索、发现学生存在的知识盲点及诉求,然后结合学生特点及教学内容,为学生传授合适的计算技巧,从而帮助学生改善数学计算能力。[3]
比如,在小学数学五年级人教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一课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总结计算技巧,然后传授给学生,即“遇到分数加减法问题,首先,观察分子分母是否可以互约,然后观察两个分数的分母,寻找他们的最小公倍数,并将其换算成以最小公倍数为低的分数,同时,分母扩大几倍,分子也应随之扩大;最后,分母不变,分子相互加减,得出结果。”通过为学生普及分数计算技巧的方式,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数学知识、掌握全新计算技巧,对激发学生数学计算兴趣、改善数学计算水平具有帮助。
结束语:总之,小学数学教师在数学计算教学中要明确当前计算教学呈现的问题,然后有目的性的制定、实施问题解决对策,才能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计算能力及数学知识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关于小学数学计算问题教学方法的探讨[J].陆逸茹.考试与评价.2020(01):2
[2]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策略[J].雷禄龙.读写算.2019(23):95
[3]聚焦运算千“方”百“计”——低年级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J].黄碧玲.年轻人.2019(16):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