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皇帝的新装》的几点教学思考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7期   作者:程群
[导读] 对于《皇帝的新装》这样一篇经典的童话作品
        程群
        浙江省临海市城西中学
        对于《皇帝的新装》这样一篇经典的童话作品,若依然只着眼于文本内容进行粗浅讲读,则与小学教学何以异。因此,在备课时,笔者特意做了一点不一样的思考与尝试。
        思考一:编者大哥为何把这篇文章安排在七年级,还是上册?
        关于这个问题,我的理解是这样的:
        1.这是初中语文教学的目标与任务所决定的。文道统一,初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与联想想象能力。
        2.经典作品常读常新,培养学生与小学不一样的思维方式与思辨能力,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三观不正,何以人生。
        思考二:皇帝到底有多爱新装?
        1.有多爱?
        许多年以前,有一位皇帝,他非常喜欢穿好看的新衣服。他为了要穿得漂亮,把所有的钱都花到衣服上去了,他一点也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除非是为了炫耀一下新衣服,他也不喜欢乘着马车逛公园。他每天每个钟头要换一套新衣服。人们提到皇帝时总是说:“皇上在会议室里。”但是人们一提到他时,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课文节选)
        从这一段话我们可以看出他对新衣服的喜爱程度。
        (1)不关心军队建设。军队是国之重器,担负着保卫国家的重任,是国家稳定、人民幸福的基础与保障,更是皇权地位稳固的基础与保障。作为一国之君,竟然为了爱美而弃国事于不顾,爱新装不爱江山,足见这位皇帝对漂亮新衣服的钟爱程度了。
        (2)不喜欢看戏。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融文学、表演、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观看戏剧,可以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与审美品位,提高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同时,剧院也是一个非常适合社交的场所。一个国君,不注重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反而拼命追求外在的光鲜靓丽,可见皇帝对穿在外面的新装的喜爱。
        (3)不喜欢逛公园。逛公园不仅是去游玩,更重要的是与民众接触,了解民情。康熙为何多次微服私访?乾隆为何六下江南?虽有游玩的因素,更多的还是为了深入基层,体察民情。作为一国之君,心中无民,国将不固的道理必须要明白的。但是我们这位皇帝就是不明白,或者说揣着明白装糊涂,为了一己爱好,国计民生可以先放在一边不管不顾。
        总之,这位皇帝为了追求外在的新奇漂亮,可以放弃国计民生,抛弃国家保障,放弃个人的品德修养与精神追求。
        2.真的爱?
        皇帝真的是仅仅喜爱新衣服吗?不是的。新装不过是表象罢了。其实,皇帝喜欢的不仅仅是新装,而是追求一切新奇的东西。这种追求已经到了一种变态扭曲的程度了。如同现在大行其道的各种自媒体,比如抖音,比如快手,里面那些为了点击率与曝光度,可以做任何无底线、无下限的秀。一切只为吸引他人的目光,一心只想成为世界的焦点,整天妄想着一夜爆红、三天暴富。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不达目的,绝不善罢甘休。外在的某种欲望已经让人性扭曲到何种程度了。
        当一个人内心虚弱、不够自信的时候,他往往需要借助某种手段来掩饰自己的虚弱,假装自己很强大。虚张声势,色厉内荏,诸如此类,不外如是。

美颜,可以让各种丑人在镜头前信心百倍地搔首弄姿;神奇的东方化妆术,可以让川剧的变脸都黯然逊色;华美的新装,同样可以让一个人光彩夺目,霸气逼人。《红楼梦》的王熙凤,整天把自己打扮得如仙女下凡,神光四射,不怒自威。为啥?同样是为了掩饰内心的虚弱与不自信。比起大观园里的妹妹们,王熙凤的学识修养、文化素养差得实在太多了。先天不足,后天来补;败絮其中,也就只能靠金玉其外来掩饰了。当然,王熙凤绝对不是败絮,否则她也管理不好荣府,只是在某方面稍显欠缺,比起其他姐妹稍有不足。
        思考三:这么拙劣的骗术为何能获得成功?
        一个孩子都可以一眼看穿的骗术,为什么上至文武百官,下至平民百姓都能深信不疑呢?其中的奥妙在哪里呢?
        1.高明的骗子都是大师。他们似乎具有化繁为简、化腐朽为神奇的神乎其技。他们既是魔术大师,更是心理学大师,非常善于揣摩人们心理,紧紧抓住人们心中的渴望,满足人们的迫切需要。虽然人们都明白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的道理,但是很多人心里其实都有一个天上掉馅饼的梦,谁都希望能够轻轻松松成功,谁都想走捷径。于是彩票店越来越火,棋牌室遍地开花,各种赌博层出不穷,各种诈骗粉墨登场。
        一夜暴富真的就是一场白日梦,如果你有一点点相信,迟早掉坑里。许多办实业的企业家们哀叹创业艰辛,眼红人家玩金融的圈钱速度,于是也一窝蜂地往金融圈里钻,结果呢?绝大多数赔得血本无归,自己弄的身败名裂。为什么传销屡禁不止,规模越来越大,许多人陷进去一次又一次,就是因为他们心里都想不劳而获、一夜暴富,希望天上掉个大馅饼砸自己头上。只要一个人有一点点占便宜的心思,骗子们就能够无往而不利。
        2.人性的弱点与命门。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弱点。有的人并不在乎,因为有些弱点无伤大雅;有的人非常重视,因为有些弱点是致命的。然而撇开无关紧要的弱点不说,那些致命的弱点只会影响你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甚至会让你离成功越来越远。事实上,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身上的弱点,总以为自己没有这方面的毛病,似乎有些自以为是。可是,从人性的角度出发,每个人身上都有普遍性的弱点。人的弱点并不是一件坏事,不用想着完全消灭它,何况并不可能做到,我们要做的是尽快发现它,然后对它进行克制。卡耐基说过:“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
        人生天地间,有七情六欲,金钱、名利、权势、地位等让人欲罢不能。许多人把“成为高富帅,迎娶白富美”作为人生成功的标志。于是乎,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各种铤而走险,各种违法乱纪,各种坑蒙拐骗,各种丧心病狂就都不足为奇了。只要你有某方面强烈的欲望,骗子就能轻易抓住你的弱点和命门,让你一步步掉坑里。毕竟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不切实际的欲望总会把你带到悬崖边上,一不留神就万劫不复。
        思考四:为什么两个大臣不首先怀疑骗子,而是首先怀疑自己?
        1.盲目媚上。两位大臣久居高位,久为人臣,久掌权力,久享权势,这一切已经使他们逐渐丧失了最初的诚实品格和自我判断的能力。因为皇帝相信,所以不敢质疑;因为自己看不见,所以只能怀疑自己。不敢批评皇帝,只能愚弄自己。至少这样可以与领导保持一致,不至于丢了官位权势。
        2.先入为主。久在官场形成的思维定性与思想僵化,让他们习惯于服从与执行。皇帝的意志高于一切,他们已经失去了思考的能力。
        3.害怕失去。归根结底,他们不敢怀疑,害怕其他人说自己不称职,害怕别人取而代之,害怕失去自己目前所拥有的一切。不敢说真话,因为很多时候,说真话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
        综上所述,笔者思考的几个问题可以引导初中学生从更多的角度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引导他们将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将前人的作品读活,获得新的认知与理解。培养他们辩证思维能力,提高思维质量,适应初中阶段以及将来的高中语文学习。
        最后啰嗦一句:在这个浮躁喧嚣的时代里,还是应该引导学生多读一读诸如诸葛亮《诫子书》一类的作品,牢记“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淡泊一点,自由自在,平平淡淡才是真啊!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