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雨梅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工程力学》课程是工科专业必学的基础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力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结构、构件在荷载等因素作用下的平衡规律与承载能力,分析、解决简单的力学问题,为后续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工程力学》课程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三大内容,其中理论力学通常包括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要求,本校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所修内容主要是静力学和材料力学。在教学工程当中,学生普遍反映工程力学知识点抽象、难学、学不懂、没兴趣学,老师在教学时反映学生基础差、学习积极性差,教学效果差。为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工程力学,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本文探讨了基于职教云的教学改革思路和实践。
一.工程力学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困境”
工程力学课堂素来呈现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无精打采,老师闷闷不乐的情景。一方面学生对工程力学的学习存在认知偏差。例如静力学部分的内容在中学物理中就有所涉及,所以当工程力学一开讲,许多学生就会想到工程力学就是物理的一个分支学科,很多概念都熟悉,容易产生对这门课程的轻视心理;有些学生觉得中学物理没学好,对工程力学也产生了畏难情绪,对课堂上老师所强调的概念不主动去理解消化,久而久之完全跟不上老师的教学,甚至放弃学习。另一方面,由于工程力学内容多,课时被压缩,教师备课和上课的压力大,加上工程力学课程需要学生通过必要的练习掌握知识点,该门课程作业量较繁重。笔者承担6个行政班的授课,一共200多人,如果采用传统模式,收作业、改作业、登分,一次课下来耗费时间和精力非常多,工作压力非常大。
二.基于职教云的工程力学课程改革实践
职教云是以学校为单位面向师生的在线教学平台。教师可以将国家资源平台———智慧职教中的课程(素材或题目)直接导入到职教云中,开展授课。通过手机APP【云课堂智慧职教】教师可以实时的掌握学生的动态,也可以通过APP与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学生可以通过APP学习课件、提交作业和考试等完成一系列课程要求;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真正的达到翻转课堂的目的。
(1)教学资源丰富
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将国家资源平台——智慧职教中的课程直接导入到职教云中。课程中不仅包含ppt和微课,还包含题库。
导入之后教师仍然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课程设计,删减或者增加内容。可以加入自己的原创课件和网络上下载的资源,还可以通过链接导入mooc资源。这样的平台和条件大大降低了教师备课压力,避免在各个平台轮流转的尴尬。学生练习可以利用题库,避免了教师批改、登分的麻烦。学生可以利用APP自行查看错题解析,方便快捷。例如材料力学中的剪切内容,需要认识连接件,通过实例理解剪切过程,才能了解剪切的受力特征,掌握剪切的强度计算。利用职教云可以针对教学需求,查找各个环节需要的案例资料和视频,还可以配以对应的习题给学生练习。
(2)教学环节的设置清晰明了
按照课前、课中、课后的顺序设置。课前可以布置要求,加入视频资料,学生可以提前查看,可以带着目的去上课。课中可以添加ppt和视频,设置提问和讨论环节,还可以根据知识点的需求增加测验。课后可以布置课后要求和课后作业。例如平衡问题的求解,可以在课前添加事先准备好的工程案例和计算模型,提起学生的兴趣,在课堂中可以通过提问等方式和学生互动,课后还可以添加计算实例视频,帮助没有掌握好的学生课后进一步巩固。
(3)过程考核有迹可循
传统模式下的过程考核依赖老师的手工记录和后期的资料整理,在职教云当中可以根据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设置过程考核比例,学生的出勤、回答问题、作业、测验、课件的学习、期中考试、课堂表现都可以实时打分,根据预先设定的分值比例,可以实时生成分数,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表现,教师可以查看各个学生分数,便于线下及时督促。考试也可以在线上完成,生成最终分以后直接导出成绩,不需要改卷登分。
(4)师生互动方便快捷
学生对于课程内容和老师的可课堂教学可以在课后实时评论,不需要大家特地抽出时间来进行交流,老师可以根据反馈进一步解疑或者调整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李艳芳,蔡久评.高职高专《工程力学》教学改革的尝试与总体思路[J].教学研讨,2011(3):69-72.
[2]王伟.“1+3”教学法在高职院校“工程力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6(9):64-66.
[3]史晓君.高职院校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28(2):11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