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实施有效的教学 ——《有效教学理念与实践》读书心得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7期   作者:益西康珠
[导读] 教学是教育过程的核心,而有效教学是一种教学的追求
        益西康珠
        拉萨江苏实验中学 西藏自治区 拉萨市850000    
        摘要:教学是教育过程的核心,而有效教学是一种教学的追求。实施有效教学是教师职业的重要目标。本文阅读《有效教学理念与实践》之后,深入理解和分析有效教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影响有效教学的基本因素,达到实施有效教学的要求。
关键词:有效教学  理论  实践
引言
        《有效教学理念与实践》这本书从有效教学的概念,历史,特点开始研究,结合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教学理解框架,实践价值研究,到最后通过实际案例研究有效教学策略。以课堂的有效教学为中心,围绕着这个中心分析一切影响实现有效教学的教学主体和教学过程。研究怎样才能避免这些因素的影响,从而实施有效的教学。
一、终身学习、不断反思
        通过《有效教学理念与实践》这本书的阅读,可以发现作为教师,知识的储备和专业的能力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基本条件。包括科学知识、学科知识、教育心理学理论知识等。
(1)加强学习,培养终身学习意识
        教师的身份非常的特殊,工作极富挑战。因为我们每一天面对的是永远变换的环境,永远变化的个体。没有一种方法可以“放四海为皆准”,也没有一种策略可以成为最佳。那么不断的学习新知识,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是我们工作的重点,也是遇到的挑战。
首先要养成阅读大量课外书籍的习惯。因为书籍是我们进步的阶梯,只有阅读才能增加我们的知识储备。随着社会的发展,新技术、新方法、新词汇等会日新月异,我们现有的知识远远不够与动态发展的学生进行交流互动。
        其次要不断地学习专业知识,研究专业领域,才能更好的胜任教学工作。尤其是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数字化社会环境中,信息技术的飞快发展,导致新的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新的教学技术,学习技术层出不穷。最后还要学习教育心里学,因为教学的整个过程设计不能离开这样的理论基础,否则会脱离教育的本质。
(2)加强反思,培养总结反思意识
        理论研究能够指导并促进实践,而实践往往是检验理论是否成立的重要途径。从学生身份到教师身份的转变意味着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要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经过三年的实践其实可以发现很多时候理论会受到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导致不能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共生”。所以理论学习固然重要,实践中反思更为重要。
在《有效教学理念与实践》中提出“我国著名的心理学林崇德”曾经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教学活动中很多时候教师往往会忽略教学反思这个环节。一节课上完认为已经是最好的教学设计,无需再去调整和完善。然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如果不去反思、不去总结归纳,只能原地踏步。
    教学反思的目的一方面就是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改进提升。另一方面就是观察学生的反馈情况,改善学生的学习。最后进行总结归纳,从新完善教学设计,再一次使用,让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更上一层楼。
二、转变角色、关注差异
        《有效教学理念与实践》在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落实的过程中提出教师尊重儿童的主体性、重视儿童之间的发展差异将是教师实现有效教学的必由之路。在过去教育中我们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共性发展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传统课堂的教学形式是以教师为主讲,学生只需听讲。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发展,我们需要培养符合时代发展的学生,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善于创新的学生。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以愉快式的教学为主,不搞满堂灌。我认为一堂有效的课应该是学生占课堂90%主体地位,而教师占10%指导与参与。另外一节有效的课堂还应该满足下面的特征。一是互动性强,提高参与性,体会合作与协作学习。二是自主性高,分工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任务,体会个人参与学习。三是意识性强,激活学生的已知,不会才教,以教导学,让学生自己实现新旧知识的链接、建构。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层次性,关注他们的差异。要充分的预设按照学习困难的程度,怎样实施教学。
三、结合教学、做出改变
        实现有效的教学是每位一线教师的目标。它包括一节课的课堂目标、一学期的学期目标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有效教学从教师有效的“教”而达到学生有效的“学”为目的。
(1)有效的准备
        有效教学的“效”不仅仅是指课堂有效,还应该包过课前的准备——有效的备课。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过程、备活动等各方面,有效备课就是为了能够达到有效的结果。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我认为备课应该更加的深入细致,可以分以下几点。
备教材——钻研教材内容,除了研究教材本身的内容,还可以结合编写教材的参考书目更加深入学习。分析教材结构,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打乱教材的顺序,从基础到难点,从简单到复杂。
备教案——根据实际分析学生学习情况,学习基础。编写教学三维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式、教学过程详案。其中教师往往会站在“教”的角度去设计,而会忽略站在“学”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备方法——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准备也很重要。比如用图片和实物结合理论讲解,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用精彩的问题设置吸引学生的自主性等。
(2)有效的组织
        在教学过程中,有效的组织同样也是影响有效教学结果的重要因素。 有效的准备是前提条件,有效的组织是中间的过程。那么有效的组织可以从以下几点完成。
语言的组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组织教学语言。做到口齿清晰、内容精炼、情感丰富、逻辑严密等等。
时间的组织——40分钟的课堂时间,应该有效的组织分配。教学各部分的时间分配标注在备课本上。尽量按照预设的控制时间,需要的时候可以合理的调整。
活动的组织——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活动中互动、协作的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内容。而活动的组织不能是只停留在简简单单的讨论合作上,更需要结合一些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等等有效的活动,需要精心的设计与规划。
(3)有效的学习
        在《有效教学理念与实践》这本书提到:所谓有效教学,就是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教师与学生以课程为中介,通过有效的教与有效的学以及有效的教与学的交流与互动实现预期课程教学目标。 那么实施有效教学除了教师有效教学,还包括了学生的有效学习,从而学生获得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有效的学习应该是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中而不是被动的接收。另外有效的学习需要进行有效的自学,而不是盲目的自学,需要参考一些课前的“导学案”或者教师的指导。
        总之,实施有效的教学是一个教师职业的长期追求目标。在过程中我们可以不断地审视自身存在的问题,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困难,总结教育生涯中不足之处。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树立学到老、活到老、全方位学习的思想。
参考书目
[1][2][3]陈晓端.有效教学理念与实践[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http://wxphp.com/wxd_4ocvv30a6g565jb3uu43_1.html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